自古不少故事中,英雄只爱美人,不屑江山。近代倒是出了一位人物,美人和江山,他都不要,而且都送于同一人,蒋介石。这又是何人?有如此的“海量胸襟”,然不成由于淡泊名利,所以才远离这些?
若是读完他的故事,大家也许会从他身上,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他就是谭延闿,民国初年的政治家,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第一行政院院长。谭延闿在政治上有抱负,个人修养也很好,是那时的书法家,还擅长诗法。
追随孙中山谭延闿从小就明白,若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自己付出更多努力。这应是和他的出身有关,谭家是官宦之家,但是谭延闿的生母只是他父亲的一个妾,他极为孝顺,不忍母亲在吃饭时还是站着,一直努力考取功名,直到他考中会员时,他母亲才有资格坐下吃饭。
年少时的经历,都会对个人成年后的选择产生巨大影响。谭延闿在28岁,已经是翰林院的编修,但是他支持革命,赞成修宪,于是他选择了追随孙中山。他为了支持孙中山,还将自己的田产卖了,所得的5万钱财全部用来充当军饷。
辞让黄埔军校校长孙中山很是重用谭延闿,任命他做内政部长以及北伐军总司令,后来黄埔军校创建,孙中山就想让谭延闿去做校长。谭延闿曾在湖南办过教育,这在孙中山看来,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然而,谭延闿婉拒。给出的理由是,军校不同于普通的教学教育,他不适合。不过,他同时又推荐了一个人选,那就是蒋介石。
拒绝娶宋美龄这并非是谭延闿第一次拒绝孙中山的“美意”了,之前孙中山就想保媒,想将宋美龄嫁于谭延闿。谭延闿虽出生于封建家庭,但是他的想法相当前卫,他此时已有结发妻子,他不想纳妾。
(其实想想,孙中山的提议,哪是让他纳妾,但是人家很是坚持,不愿意为了某种利益,而拿自己的家庭去做牺牲。)
宋家一直就很操心宋美龄的终生大事。宋美龄先后有过几段恋爱史,不过由于各种原因都无疾而终,后来蒋介石出现了,一见倾心,一心就想娶宋美龄。只是,宋家没看上他。(有私人作风因素,更有政治因素)。只有宋霭龄赞成。
当时谭延闿拒绝孙中山的好意后,却并没有影响他和宋家的继续来往,他还认宋美龄的母亲做干娘,这么一来,他和宋家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为了能说服家人接受蒋介石,宋霭龄就想到了谭延闿,这件事谭延闿倒是没拒绝,在他的一番劝说下,宋家也就不再反对这门婚事。
(1927年12月1日,这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大婚的日子。媒体的反应很是直接,一份出版的报纸上,在其二人结婚照下,居然加了四个字“中美合作”,一点不掩饰外界对这场婚事的评论。从这一刻起,中国当时的显赫势力已经结成联盟。)
也许有人会说,正是有了谭延闿的两次“礼让”,才让蒋介石有了更大空间的作为。其实,谭延闿至始至终都在恪守自己做人的“本分”,不骄不贪,正因如此,才深得孙中山的器重。这又何尝不是中国读书人一直所坚守的道德准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