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有句伟大的名言:"军民合一,看世界上谁能敌?"把这军民合作一真理讲得很彻底。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爱国情绪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强意识,抗日民族战争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有识之士愈来愈意识到抗战绝不仅仅是军队所能完成的,民众在抗战中的角色也不可或缺。
大敌当前,中国民众展现民族大义1941年3月,日军为尽快结束侵华战争。发动了"鄱阳扫荡战"。组建第33师,第34师和第20混编旅,共有超过65,000名重型士兵。 在150多架飞机的狂轰滥炸和空中掩护下,部队被分为三道,在以上高为核心位置包围了中国军队,企图消灭国民党军第9战区第19集团军主力。
在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时,国共合作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当地中共地下党员黄贤度和中共党员民政科官员瞿文渊的策划与组织下,全县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不顾个人安危,参加到了这场战争中来。运送补给,弹药,伤兵,不少人甚至直接参战。哪里有战事发生,哪里就有支援前线的百姓。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在锦江两岸搭建起了一条运输线。有效地支持了国民军的主力部队 全方位抗日。
战斗前,上高县人民群情激昂,以不同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抗日爱国心。为鼓励参战官员的士气,黄贤度向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传达了民众的抗日决心,还组织当地地下党员们集中武器,组成突击队,以此应急。
二.战事吃紧,县长黄贤度向主力部队做出承诺战争严重损害了生产力。人们家里的剩余食物很少,其他物资也很匮乏。黄度都咬紧牙关,背负起为数万名抗日部队提供供给和支持的沉重负担。黄贤度对参加战争的主力部队作出了三项预先承诺:首先,确保运输队和担架队的正常运作,及时将弹药和军用食品运到前线,将伤病员运送到后方。第二是确保电话畅通无阻,前后交通不被阻塞。第三是确保后方安全,防止叛徒汉奸放火,或其他破坏活动。
在上高县档案馆现有的历史资料中,有黄贤度对第74军副代表的答复。第74军要求黄宪都购买25,000公斤马饲料和25石头大豆。 黄贤度在信中详细答复了购买这批饲料和大豆的实施情况。 在题为"第十九集团军总部分配部从该县购买大米的量"的文件中,该文件规定上高县每天应向该驻地供应26,652公斤大米,每月应提供799,560公斤。
终于,在上高人民的广泛参与下,上高战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一战役历时十九天,中国守军杀死了15,000多名日本士兵,缴获了10门大炮和1000多挺机枪。击毙了日军第三十四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这次战役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造成了日军原本打算转移到北方的第33师的一半以上的伤亡,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华北战场的压力。
上高会战,是国民党军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由于吃空饷、部分编制不存,国军总共只有约40000人,日军也只有70000余人)此次会战的胜利归功于中国军人优秀的战斗素养和指挥官的正确指挥。同样也体现了中国军民团结的民族大义,以及高尚的民族风范和民族自豪 感。军事委员会参谋长何应钦将其称为"自抗日战争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战斗"。 蒋介石对作为进攻主力的第74军感到非常满意。 特别是第74军,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被授予"飞虎旗"。
结语上高会战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抗战精神体现。也是共产党人高风亮节,不计前嫌,共赴国难,组织民众帮助国民党军队战胜外寇的典型案例。这在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中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博大的胸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永远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党史文菀》
《上高战役》
《扫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