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淘汰你,连句再见都不会说。世界一直在高速运转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斗转星移。每行每业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微小单元。时局不同,昔日的网红行业很可能变成了没落行业。
人是世界中的微小一份子。
与时俱进永远是时代主旋律,时代不会为任何人停下滚滚向前的车轮。跟的上主流,是每个人的应有之义。曾几何时,富豪李泽楷的保镖也风光无限,东家李泽楷都要花心思笼络他,给他了市值1000万的68万股。
千万股票的诱惑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有钱不一定能请得来G4成员。这是香港治安混乱年代的真实写照。大富豪们纷纷想拥有G4成员的保卫,警察系统的庇佑早已被他们放弃了。G4成员如此吃香,和他们的专业度有关。G4成员是精英中的精英,入门的门槛很高。他们必须在香港的警队摸打滚爬过,还需要在机动部队锻炼提升过。
入选的G4成员,还要在入职前进行10周的强化训练。这场魔鬼训练中,体能、枪械技能、保护技能都会得到提升。平时他们出入各种场所都是西装笔挺,开得车都是经过特殊改装过,具有较强的防弹能力。
香港G4成员中,有一人叫洪立明,他是业界有名的保镖。各国政要在港期间的安全问题,他经常参与其中。有了他在旁保驾护航,重要任务的安全问题就更放心了。那个年代,向洪立明抛出橄榄枝的富豪们自然不在少数。
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也曾深陷绑架门。经过这场虚惊后,李嘉诚焦虑不已,他担心李泽楷会出事。未雨绸缪的李嘉诚特意去拜访了时任香港警队的处长李君夏,请他出面关心一下李家的安全问题。经过李君夏的中间介绍,洪立明爽快答应了李嘉诚的邀请,去了李家做保镖,并承担了李泽楷私人安保任务。
洪立明不仅身怀绝技,还十分敬业,勤勤恳恳为李家卖命。李泽楷平时不喜欢保镖在视线范围之内。洪立明的专业水准高,即便不贴身保护,也能保证李泽楷的安全。李泽楷对于洪立明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支付了洪立明高额的工资。当时洪立明的薪资水平就达到了100万港币以上。除此之外,李泽楷还分给了洪立明电讯盈科的68万股。这么多股票价值如何,和电讯盈科这家企业有着很大关系。
电讯盈科是李泽楷的骄傲。李泽楷虽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他不想在父辈的光芒下生存。他一直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人生。李泽楷虽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是在金融投资里面也很有见地。他善于进行资本运作,电讯盈科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是当时网红的高科技概念股。
洪立明分到的电讯盈科68万股,当时的市值达到了1000万。洪立明对东家这个大手笔,十分感恩,觉得自己多年来辛苦是值得的。洪立明跟在李泽楷身边当保镖这几年,李泽楷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洪立明自己也不懂股票,只知道李泽楷跟他说这些股票价值千万,前景无限好。洪立明得到股票后,并没有直接卖掉变现,而是屯在自己的账号上了。
术业有专攻。人各有各的专长。洪立明的专长在于保卫工作。对于自己不确定的事情,还是要抱着谨慎态度为好。小心驶得万年船,不然今天的开心很有可能变成明日的烦恼。特别是在金钱面前,人要保持清醒。
昔日的香饽饽,今日的垃圾各种不良因素交织在一起,电讯盈科的发展出现了大问题。由于公司经营不善,李泽楷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裁员。裁员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轻装上阵。洪立明这类也在当时的裁员名单之列,因为他不再是必须的了。
香港治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市民的安全感逐年提高。李泽楷这类的富豪也不再需要如洪立明这般的贴身保镖。洪立明保卫工作做得好,但他的工资也很高,"养"他代价很高,裁掉他可以省下一大笔的开支。
裁员之殇,很多老员工首当其冲。他们为企业立下过汗马功劳,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变得可有可无。在职场上拼搏,得记住老板永远是老板,雇佣关系随时可能解除。
企业、老板需要你时,会把你捧上天,视若神明供着也是可能的。企业、老板不需要你时,残酷的做法比寒风还让人刺骨。人要想不被企业抛弃,关键要练就一身本领,让企业、让老板少了你不行才是王道。
风云巨变,祸不单行洪立明不但丢了工作,持有的股票也一落千丈。洪立明当年分得的股票,他一直没卖。一方面,由于他做保卫工作的收入足够花销了。另一方面,他一直把电讯盈科68万股挂在账上,是期待它的下一轮爆发式增长。
意外和明天谁先来,没人知道。但股票跌跌涨涨是常态,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股民们都深有感触,股市市场变幻莫测,也许黑天鹅事件就会发生在下一个时刻,根本不会跟股民打一声招呼。意料也常常多于惊喜。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洪立明却抱着天真的想法,坐等收割韭菜。洪立明本该近水楼台有些内幕消息,但他平时也不关心电讯盈业的发展,只顾低头做好自己的保镖工作。
被迫离职的后洪立明才发现,电讯盈科股价,与10年前相比,真是天差地别,最后居然成了张废纸。这时他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什么叫"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时代变迁太快,道路曲折是常态。平坦的康庄大道,可能只是一段,走着走着你会发现终点已经到了。人在安乐时,要居安思危,这样各种风险才能绕道走。在无风无雨时,太过安逸,失去了看天的能力,暴风雨来临时,淋成狼狈相那是顺其自然的事。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