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今年好多事上都是C位出道,最近又有一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5月6日,《山东省村庄布局专项规划》等项目和技术规程研讨会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长久以来,在村庄层面上并没有规划的相关技术标准,村庄规划混乱,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管理带来了不便,制约了农村发展。研讨会上着重对三个方案进行了汇报,分别是《山东省村庄布局专项规划》、《山东省村庄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导则》、《山东省合村并居(农村社区)规划指引》。报道提及了“制定全省合村并居规划指引,稳妥推进合村并居,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强有力支撑”,其中的合村并居引起了广泛议论。
何为“合村并居”?合村并居,也叫合村并点。顾名思义,就是将多个村进行合并,只保留一个居民点。在实际操作上,“合村并居”有两个步骤,首先是“合村”进行整体规划,将地理位置上、资源上相近的几个村进行合并处理,取消原本各村的自治组织体系,对村集体资产等方面进行整理;然后“并居”主要是选择新场地作为集中安置点,征收原有房屋搬迁至新社区。进行合村并居的出发点其实比较好理解,一方面是由于村级数量过多,造成基层建设成本较高,这里面既有村级工资发放,也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这种操作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土地也能够进行集中管理。
合村并居并不是山东的独创,也不是今年突然冒出来的。在山东早期的规划编制方案中就已提及相关内容。重庆、四川、河北等地也都实施了类似的政策。江苏省内推行“合村并居”,最早在2000年后的苏州、无锡地区。这一地区经济发达,农业人口转移比例较高,一些空心化的农村确实是适合进行合并,这样也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村资源使用效率。随着江苏政府在后来提出2010年全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工业、服务业速度加快,城市用地指标不足,并最终在2005年决定将全省25万自然村合并为4万个居民点,合村并居迅速在全省铺开。
山东省内也早已开展了试点。2006年,菏泽市启动试点;2008年,德州市启动试点;2010年,潍坊诸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撤销全部建制村的城市,1249个建制村合并为208个农村社区。今年的省厅消息,大概是需要在全省层面上进行顶层设计,为以后全省推开提供技术标准基础。
“合村并居”的“好处”从全国范围来看,山东省的村级数量确实偏多。由于村级单位在我国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并不属于行政区划级别,民政部并没有定期更新的村级单位资料。据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村级单位662479个,其中村委会559702个,居委会102777个。山东行政村数量6.5万个左右位居第一,第二名河北则在5万个左右。
总的来说,山东的乡村分布呈现密度高、规模小的特点。这样就导致了拨付给村级的资金容易被稀释掉,资金作用效果不好,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高。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人口外流,空心村情况也比较严重,宅基地废弃闲置,耕地撂荒。
地方政府支持推行“合村并居”,与国家实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也不无关系。土地增减挂钩是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初衷是盘活农村废弃的建设用地指标,将其复垦,并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将土地高效化利用。但实际中,如果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够了,缺地了,可以动个脑筋减少农民宅基地,这样就实现了面积上的动态平衡。不增值的宅基地,变成能获得巨大收益的城市用地,那可就不是动态平衡了。怎样拆掉农民房子呢,合村并居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从产业结构上来说,合村并居也能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转变,推动城镇化发展,也有利于未来发展农业规模经济。
“合村并居”暴露的问题合村并居在政府层面是乐见其成的,但大多数农民让他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却是积极性不高的,补偿不到位、安置效果不佳也会促使抗拒态度。目前看,合村并居后的效果在各地不同。单就集中安置的建筑形式,有的地方建设楼房小区,有的地方则还是院落。这与各地政府的规划、资金支持力度都有关。
对于楼房的形式,上楼后显然对仍从事农业的农民在生活上多有不便。农机具的停放、粮食的收储这些原来简单的事瞬间都成了问题,购买车库、租赁仓库都是另外一笔不小的支出。粮食的晾晒需要另寻空地,饲养家禽几乎不可能,屋前屋后也无法栽种。而对于庭院式接近原来居住环境的形式,可能相对更友好。无论哪种建筑形式,对于农民来说,其支出是显著增加了,以至于一些农民无力承担购买、搬迁、装修楼房费用,后续的电气、取暖支出也是一笔大头,甚至出现上楼返贫的情况。
合村并居后的居住环境究竟好不好,这与政府的资金投入关系密切相关。合村并居这一过程,在征收补偿、集中安置等环节都需要钱,一个县一拆一建都是上亿乃至几十亿的资金投入。所以很多地方在解决资金问题时,会采用贷款、压低征收补偿、向农民收取新房建设费用甚至是降低建设质量,这就造成政府花了钱,群众不满意。个别地方在推行合村并居中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我们不妨看另外一个例子所带来的影响。与“合村并居”相似的还有一个著名的教育政策叫做“撤点并校”。在建国后,我国在农村一级长期推行的教育体系是“村村办学”,几乎每一个村庄或在相邻不远的大村,都会设置一所小学,在每个乡镇上也都会设置初级中学,部分地区也会规定村小距离村庄不能超过5里路,这些方式便利了农村学生就近入学,在当时对提高识字率、普及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村小过多,地方政府确实难以拨付有效的教育经费,造成农村小学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村小教学水平差、师资力量不足,这都又反过来限制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村小的办学招生规模也开始变得有限,出现麻雀学校。因此,从九十年代到2000年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撤点并校”。
“撤点并校”同样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也不是中国人的独创。美国在60-70年代也完成了类似的调整,较少了一半的学区。在中国,据统计仅在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共减少小学371470所,相当于裁掉了原有47.5%的小学。其中农村小学减少了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想通过集中办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解决长期以来城乡教育不平衡的问题,在实践中对于部分农村学生上学不便问题也期望通过寄宿方式解决。在理论上讲,相较于以前村村办学确实能节约教育投资,将有效的经费更加高效的使用,但实际在实施阶段需要大量投资,在基层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2001年适逢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一系列农村收费、集资,地方政府收入减少,而义务教育财政又规定是以县为主,导致县乡对“撤点并校”的投资开始打折扣。不仅学校设置的密度降低,校车、学校住宿、硬件基础等配套也不足。一些学校甚至又出现了人满为患,拉低教育质量的反向效果。很多80后、90后农村学生中也都有小学早上起大早走几十里山路去上学的记忆。
与初衷不同的是,后来衍生出了校车安全、农村辍学率回升、教育资源浪费、寄宿环境恶劣、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家庭人格教育影响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是原来没有想到的,却深刻影响了农村教育乃至农村学生认知培养。“撤点并校”在贫困山区的力度最大,造成的次生影响也最大。
结合教育界的“合村并居”,我乐于相信合村并居的初衷是好的,关键在实施阶段是不是考虑周全,避免上下走样引发的负面影响,能够不损害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选择,给农民以参与权。并且这一政策需要因地制宜,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效果远好于条件一般的地区。对于如何发展、振兴乡村也应转变思路,单纯提高城镇化也可能并不是具有远见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