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国之基,谷为民之命。
粮食问题关系到民生,而粮食的安全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中国的人口约占全世界的1/5,粮食的产量约占全世界的1/4。
从"吃不饱饭"到"吃得饱饭",再到现在"吃得好饭"。
中国的粮食发展一路坎坷,但现在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了自己的饭碗。
新中国刚成立后,经历了一段粮食换外汇的艰苦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但举目望去,到处是荒芜和残垣断壁,工业发展几乎停滞。
那个时候中国有什么?
为数不多能出口的,就是一些原本就不富足的粮食。
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2千多亿斤,在除去饲料、榨油、种子、酿酒等其他用途后,平均每人一年仅4百多斤口粮。
折合平均每人一天仅有一斤多粮食。
那时只有极少的果肉蔬菜补充,这每天一斤多的粮食,几乎就是每天所有的食物来源。
在当时,是暂缓工业化,发展民生的"小仁政";还是引进设备,发展工业化的"大仁政",是个艰难的选择。
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发展工业化的道路。
为尽快实现工业的原始积累,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粮食出口。
1950年粮食出口122万吨,1951增加至200万吨,到1960年,粮食总计出口2400多万吨。外汇收入20多亿美元。
此时工厂里的每一颗零件,都是全国人民勒紧腰带,从口粮中省出来的。
在当时,通过节省粮来促进生产,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1959年开始,我国遇到三年的自然灾害期。
再加上当时一些错误的决策,使我国的粮食生产极其困难,遭遇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这个时候的粮食,就从出口换外汇,变成了进口保命。
为了度过饥荒,甚至连树皮、树根、野菜等东西,都成了人们够填饱肚子的裹腹之物。
在那个粮食极端匮乏的岁月,中国人民依靠半物质,半精神的食粮,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寒冬。
"饥饿",成了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永生难忘的记忆。
在那个年代,为了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粮食必须进行计划供应。
按人头每月供给定量的粮食,粮票,应运而生。
不像现在有钱就能购买粮食,在计划供应的时代,必须用粮票才能买的到粮食。
那时候,粮票就是每家每户的"硬通货",没有粮票,注定要挨饿。
与粮票相配合的,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之间二元分割的状况。
在彼时,人员不能自由流动,因为只有城市户口的人,才供给每月定量的粮油票。
没有这些票证,在城市里就买不到粮食吃。
农民进城,都需要自带干粮,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随意务工。
粮票在中国使用长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粮票,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离我们渐行渐远。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到全国。农业的活力又逐渐被激发出来。
与此同时,中国出现了两位值得历史铭记的人物。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杂交水稻和以李振声为代表的远源杂交小麦,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粮食格局。
袁隆平是第一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农业科学家。
1960年,一株野生的"天然杂交水稻"引起了袁隆平的注意。
使得袁隆平坚信,水稻通过杂交,能极大的提高产量。
从寻找到"雄性不育株",到培育出亩产千斤的超级杂交水稻。
袁隆平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突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理论。
李振声是除袁隆平之外,第二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农业科学家。
李振声研究的课题,是小麦和牧草的杂交,使得普通小麦既可以产出粮食,同时又拥有牧草的抗病特性。
李振声也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成功培育出"小偃系列"杂交小麦。
今天我们吃的小麦,就是普通小麦和山羊草,经过杂交、自然选择以及人工选择形成的。
时代的车轮不停的向前,现在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好,但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艰苦的岁月。
因为正是这段岁月,才能让我们一直珍惜现在的宝贵生活。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到现在,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
这既是我们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人,不必再为吃饭的事情发愁!
这是我们的骄傲,也值得我们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