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中国导盲犬之父”王靖宇:为了给视障人士带

时间:2020-07-22 17:3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训导员在训练导盲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新华社大连5月18日电(记者崔师豪)“在基地成立之初的2006年,导盲犬申请人数大约有5万人,办公室的电
“中国导盲犬之父”王靖宇:为了给视障人士带来希望

训导员在训练导盲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华社大连5月18日电(记者崔师豪)“在基地成立之初的2006年,导盲犬申请人数大约有5万人,办公室的电话都被打爆了。”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创始人、被称为“中国导盲犬之父”的王靖宇说,“可当年我们仅仅成功训练出两只导盲犬。”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面向全国,并能在导盲犬的繁育、培训、应用等方面提供专业性指导的非营利性机构。目前该基地有在训犬约80只,并已建立完整的寄训循环体系,基地培训出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视障人士使用。

“近年来我们基地训练的成功率大约在50%,预计今年可训练成功30多只导盲犬。”王靖宇说。

曾留学日本的王靖宇有着广岛大学动物行为学博士学位,2001年毕业后任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从小到大养过十几种动物的他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感情,“2004年雅典残奥会时,我在电视中看到不少运动员都带着导盲犬,又因为我的曾祖母是视障人士,我长期关注这个群体,就产生了自己培训导盲犬的想法。”

当时导盲犬培训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王靖宇只能靠自己查资料、问专家,“摸着石头过河呗”。

王靖宇起初自己掏钱买狗、买饲料,“有时下班回来家里一片狼藉,卫生纸被狗扯得满地都是。”家人不理解,他耐心劝说,“人总得为社会做点事情。即使现在我不做,将来也一定有人做的。这项事业总会发展,早比晚强。”

经王靖宇多方奔走,基地于2006年成立。经过多年发展,大连导盲犬基地每年导盲犬训练成功的数量从开始的个位数,上升到了去年的30多只,训练成功率从开始的20%上升到了50%。“近些年基地的训导员数量比之前多,基地也积累了十多年的训练经验,发展得越来越好了。”王靖宇说。

“中国导盲犬之父”王靖宇:为了给视障人士带来希望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收到的捐赠物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起初,导盲犬训导员离职率高,因为工作强度大,待遇也一般。”在基地工作了10年的训导员王林说,“每位训导员最少带6只狗,打扫犬舍、喂食、训练。每天就是不断地行走,工作一上午可能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作为导盲犬训导员,王林工作日的微信步数至少每天两万步。

员工离职率高、训导员队伍不稳定,原因在于公益性质导盲犬基地的收入无法填补每年训练支出的资金缺口。王靖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培育一只导盲犬的成本在15至20万元之间,其中包括训练员工资、狗粮和疫苗的采购费用、员工的外出考察费用等,其中员工工资占了全体成本的70%。据统计,去年大连导盲犬基地的训练支出有200多万元。

有人建议王靖宇把训练成功的导盲犬卖出去,他不以为然,“导盲犬助残事业应该是一项给盲人带来希望的事业。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视障人士家境不太好,一旦市场化不仅仅会给他们带来失望,甚至会让一些人绝望。”

目前辽宁省视障人士约有30万人,可基地成立至今仅训练成功200多只导盲犬。面对这一局面,王靖宇认为,一是导盲犬事业需要更多的政策导向,二是需要缓解基地运营的资金压力,“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去推行,推开了就会好办许多。”

“2010年起,我们每训练成功一只导盲犬,大连市政府就会补贴6万元。”王靖宇说。2019年,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通过政府补贴与社会捐赠,收入超过了支出,资金问题暂时得到缓解。

“在这工作的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为视障人士找回另一双眼睛。我相信中国导盲犬事业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王林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