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16年间,浙江省公民因私出国22万人,一半来自温

时间:2020-07-17 17:1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据统计,1979年到1995年16年间,浙江省公安机关批准公民因私出国共22万余人次,这22万人一半来自温州及青田。青田在90年代中期前出国

据统计,1979年到1995年16年间,浙江省公安机关批准公民因私出国共22万余人次,这22万人一半来自温州及青田


青田在90年代中期前出国人数接近4万,一个县就占了全国总数的九分之一。


1998年后增速更是惊人,平均每年有2万人以上出国,这使得青田华侨总数在21世纪初急剧扩大,2001年就达到了18万人以上。


16年间,浙江省公民因私出国22万人,一半来自温州及青田。

这段时期青田人出国的原因很简单,刚刚结束动乱,国家百废待兴,青田当地的苦日子一如既往。年轻人蹲在家里思来想去为了生计挠破了头,父母突然一拍脑袋想起来,说你祖辈或是什么长辈亲戚在欧洲一直过的不错,正巧这时候国家的出境政策也终于放宽了,不如赶紧趁现在过去投靠,随便找个事情做。


学者周晓虹在研究近代以来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时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现代因素使宗族血缘关系弱化的影响从苏南到浙北、再到浙南,呈递减趋势。


意思是说,在江浙地区,自北向南,家族观念越来越重,到了浙南一带,已经是江浙地区家族文化保存的最完好的地方了。


这种强盛的家族文化,是青田的华侨数量在第二次出国潮中得到了爆发式增长的根本原因。


16年间,浙江省公民因私出国22万人,一半来自温州及青田。

这批出国的新华侨们,陆续给乡里带来了好消息。出国成了一门可证的能盈利的生意,自然而然的演化成了青田的一门产业。


青田人通过“亲带亲”以及“邻带邻”的模式,发展了越来越多的亲戚和同乡们加入到了自己的出国大军。而通过在世界各国建立“青田同乡会”,出国后的青田人又紧紧抱团在一起。


“青田同乡会”,可能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以县为基础而成立的海外侨团。青田人的家族观念之深,丝毫不弱于以闽粤民系为代表的有着悠久华侨史的地区。此外,不同于其他地区对于家族观念的狭隘理解,青田人比他人更重视和珍惜乡亲邻里的关系。


西班牙华侨麻卓民先生曾得到一位青田同乡的经济援助,这位同乡借给他五万欧元,不要利息不要借条。


麻卓民先生在后来成立了巴塞罗那中文教育基金会,这家基金会创办的孔子文化学校,一共拥有五个校区,现在是全欧洲规模最大的中文教育机构。


法属圭亚那将近两千名青田华侨,几乎都曾得到过他们的同乡郭胜华先生的资助。郭胜华先生为此借出的钱款,多达五六千万。


这位郭胜华先生,因为提交过数十份具有很强针对性、操作性的政协提案,人称“提案大王”。


从家族宗亲到同乡,青田人不断扩展自己的家族观,他们又和海外的“近邻”温州人团结在一起,成立了更大的华人社团。


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奥地利华人总会、葡萄牙华人协会、法国华侨华人会、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旅德浙江华侨联合总会、巴西里约华人联合会等等,这类侨团皆是由青田人和温州人所创办或主导的。


16年间,浙江省公民因私出国22万人,一半来自温州及青田。

悬挂在青田华侨广场上的世界各地青田侨团会旗


普通人的家,是“父母在,不远游”。


青田人的家,是冒险的全世界。


1891年,青田人陈元丰和他的另外两个青田同乡结伴一起,三人携带青田石雕,从温州港出海到上海,又从上海坐轮船抵达安南西贡,也就是今天的越南胡志明市。陈元丰一行计划在这里再换一次轮船,去往一个更遥远的国度。


多年后,陈元丰回忆起当时的经历时说:“当我们初次到安南时,并没有想到欧洲去。到了西贡,也不知道有欧罗巴这个名字,更不用说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等是什么样的国家。只知道既有来船,必有去处,相信外国轮船去的地方,一定有生意可做。”


在西贡的轮船售票处,正在贩卖的是终点站航往法国马赛的轮船。但陈元丰并不识字,他指了指最后一站,表示自己要坐到那个尽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