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朵财经
北京时间今天晚上8点30分,美国劳工部公布4月美国非农业人口就业数据。
根据目前分析师调查称,市场普遍认为,4月份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将会继续延续3月份的走势,达到历史新低,减少至少2000万个就业岗位。这一记录将打破2007-2009年美国经济衰退期间创下的就业人口单月减少80万的纪录。
防控不力造成的疫情爆发,失业加剧造成的经济萧条,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的社会矛盾,令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不少美国精英在“百年一遇”的变局面前,更感到深深的焦虑。
最近,国内网络上开始盛传,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亨利·基辛格博士最近发表了威胁我国的言论:“如果美国失败了,对谁都不好过,尤其是中国”。
花朵财经翻阅国内外的资料,发现只有国内少部分媒体传播了相关言论,但是国外媒体都没有对基辛格的表态做出正式报道。
在基辛格的官网上,基辛格最近的一次关于中美关系的表态,还是停留在今年4月初的那一篇《新冠疫情将会永远改变世界秩序》的文章上。
也就是说,如果你问基辛格是否做出了上边威胁性质的言论,大概率会被基辛格老爷子直接否认。
因为,查无实据。
但,如果基辛格现在说出这样的话,花朵财经也表示能够接受。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美国现在掌权的精英们确实很慌张:一边要照顾国内的选情,必须找个替罪羊,必须表现得强硬,只能选择拿我国作为甩锅的对象;一边又明白自己现在的经济重启离不开中国,还得保持双方的经贸往来,还要通过大宗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征收更多的关税,薅更多的羊毛。
矛盾得很。
而且,基辛格除了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还是一个“美国人民的老狐狸”。
「 1 」
基辛格其人
1923年5月27日,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不得不说,巴伐利亚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不但有拜仁慕尼黑这样的欧洲足球豪门,也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出现。1923年,一个一战的退伍老兵,带着满腔愤慨在慕尼黑的一个小酒馆里宣布要政变,结果旋即被扭送监狱,最终写出一本叫《XX奋斗》的小册子,从此改变欧洲和世界的命运。
总之,这个小胡子让所有在巴伐利亚的犹太人家庭寝食难安。
1938年,已经16岁的基辛格全家决定移民美国,目的地,是现在的全球金融中心,纽约。
我们现在提起基辛格,除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熟知的标签之外,还有几个标签我们不得不提。
学院派情报官员基辛格的早年过得很清贫,和同时代的格雷厄姆、巴菲特不一样,他没有家族原始积累的资本进行投资。在金融中心纽约,基辛格唯一能够出售的只有自己的大脑。为了能补贴家用,他白天在一家剃须刷工厂打工,晚上则去乔治·华盛顿高中上夜校。
还好,他赶上了二次世界大战,并在战争中表现出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和情报分析能力。因为精通德语,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弗里茨·克雷默(Fritz GA Kraemer)。克雷默作为五角大楼的战略家,不但发现了基辛格,还影响了亚历山大·黑格和后来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之,是一个死后进入美国版“八宝山”——阿林顿国家公墓的主。
谁说美国没有人搞裙带关系?基辛格的例子告诉我们,纯属胡扯。
基辛格经克雷默引荐,进入美军情报部门后,在二战后期表现优异,因为扫荡盖世太保得力,还获得铜心勋章。二战结束回到国内的基辛格,直接进入哈佛并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54年)。
需要注意的是,基辛格读的是“在职博士”。在深造期间,基辛格一直都在担任美军欧洲司令部情报学校的文职官员,即便是该学校“转制”成民办基金会后,基辛格也在基金会中任职。
作为经常给各种期刊投稿的战略问题专家,学贯古今,辨识各种屠龙术的基辛格终于被“权贵”看上,和洛克菲勒家族五代目,纳尔逊·洛克菲勒开始称兄道弟。家族企业已经被拆分的洛克菲勒五世,想竞选州长,然后竞选总统。
基辛格成为他倚重的臂膀。学院派知识分子似乎又遇到了“伯乐”。
政治掮客现在我们知道,美国没有一个叫洛克菲勒的总统。
在竞选顾问基辛格的全情投入下,洛克菲勒毫无悬念地,败选。
原来,在成为洛克菲勒的竞选顾问之后,由于基辛格自带哈佛博士光环,且著作等身,导致洛克菲勒的竞选对手,后来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也对他青眼有加,并伸出了橄榄枝。
肯尼迪之所以这么干,原因很复杂。
往大了说,是想拉拢美国当时正在兴起的学院派,打压一下美国的官僚集团。
其实,历届想要做点事情,折腾折腾的美国总统,最头疼的并不是参众两院搞立法的反对党,也不是坐在最高法院,嚷嚷着解释宪政的联邦法院,而是美国内部的官僚系统。
经历过二战的美国,已经彻底被大大小小的财团绑架,官僚系统成为这个利益集团里最关键的一环。在官僚系统的小圈子里,如果总统的命令对自己有利,他们就迅速执行;如果如果总统的命令让他们很反感,他们就阳奉阴违,兢兢业业地把总统的想法搞砸,然后老百姓就会骂总统。
读到这里,你也许明白为什么大喊“总有刁民想害朕”的特朗普总是自己开小会的原因了吧。
肯尼迪私下曾经说过,美国是四权独立,司法、立法、总统(行政)和官僚。为了打击官僚系统,依仗司法和立法系统显然不现实,时间成本和政治成本双高。
怎么办?大明朝的规矩,皇帝管不住文官系统,就培养宦官势力。肯尼迪找了一大帮大学教授加入自己的幕僚团队。凡事先在幕僚团队里思考,甚至执行,最后再“知会”一下传统官僚系统即可。
往小了说,肯尼迪是想掌握竞争对手的情报,来一场惊天动地的PY交易。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国内历史上,做了就是二五仔,为人所不齿。但基辛格真就接了这个交易。
做了还不止一次。
1968年大选,洛克菲勒二次出来竞选,竞争对手是尼克松。基辛格回到老东家的怀抱。据基辛格的传记作家说,基辛格在这次大选中两边下注,一方面帮助洛克菲勒全力去赢,但背地里向尼克松提供了大量他在政府内部打听到的消息,最终哪边上台,他都能赢。
不出意外,洛克菲勒二次竞选失败。基辛格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被尼克松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的要职,随后转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骑墙策略,让基辛格平步青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知华派尼克松执政时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权力,甚至凌驾于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之上。
原因,在于尼克松对基辛格的无条件信任。尼克松和肯尼迪一样,也是想在任内折腾一些大事的总统。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对官僚系统的低效率早就看不惯的尼克松,开始在系统内部做了“非常规的骚操作”。
重用学院派情报官基辛格,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据基辛格的传记作家讲述,基辛格几乎全程参加总统组织的秘密会议,会议开完就将尼克松天马行空的想法按时按点迅速执行。一通暗箱操作之后,尼克松和基辛格渐渐开始心有灵犀。
当其他被叫来开小会的官员还只是附和尼克松说“是,总统,您说得太对了”的时候,只有基辛格能够挠到尼克松心尖上的那一小块痒痒肉。经常互相吹捧对方牛逼,还真心说出对方哪里牛逼,拍得尼克松暗爽还说不出声,不用你用谁?基辛格成为当时唯一一个所有时间段都能接近总统的人。
正因如此,1971年,如日中天的基辛格全盘操刀冷战史上最大的战略异位——中美建交。来到中国后的基辛格,和周总理那场长达20多个小时的马拉松谈判,足以载入外交史册。中美建交再次证实,基辛格就是无冕之王,总统能做的,他能做;总统想做而不方便做的,他也能做。
美国历史上,这个角色绝无仅有。
后边的股市,我们就很熟悉了。基辛格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并从中捞到大量的好处。
花朵财经认为,能者多劳,只要最终效果是有利于两国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提高的,给政治中间商赚个差价,也未尝不可。
基辛格后来总结说,美国历史上有四个关键时刻:独立战争,内战,珍珠港和中美建交。前面三个,历史公认;最后一个,是他自己的私货。
在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辞职之后,基辛格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但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任上累积的权势,让他成为美国国政的“话事人”。上一个拥有如此大权利的,还是杜鲁门时期的胡佛。
在离开白宫之后,这种权势一直跟随着他。美国前财政部长,2008年曾经主导美国抗击次债危机的保尔森曾经在高盛就职。作为华尔街大佬的他,曾经说过高盛对新兴市场的投资,第一步就是要选一个对目标国知根知底的人,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跟谁对接最高效,避免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基辛格作为冷战期间第一个扣响中国国门的美国高官,成为最能和中国搭得上话的人。晚年基辛格的影响力和权力,大多来自于国力不断成长的中国。
「 2 」
基辛格其言
作为国际知名的战略专家,基辛格一生说了不少至理名言。
比如“实力均势一直是和平的前提”。崇尚均势外交的基辛格认为二战之所以爆发,在于一战后对德国处理不当,使得德国人渴望复仇,打破均势。
再比如,“历史的大悲剧不是发生于正确与错误相对抗时,而是发生于两个正确互相对抗时。”
4月初,针对百年不遇的全球疫情,作为美国政治精英的代表,基辛格终于还是发表了自己对于新冠疫情的看法。
总结起来,基辛格的这篇只有844个单词的“小”文章,向美国的精英层表达的是什么呢?
第一,特朗普政府做得不好;
第二,美国要拿出二战时(提及曼哈顿工程)的魄力来应对疫情;
第三,美国要与中国搁置争端,携手抗疫;
第四,后疫情时代美国要引领世界经济复苏,更要率先开发出疫苗;
花朵财经认为,这四点汇总,就是一句话“避免让(自由)世界万劫不复。”
基辛格的文章,看似是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为世界摇旗呐喊,实则是站在“上帝之城”的角度,告诫美国的政治精英,不要再盲目自大,否则你们会把疫情之后的世界,拱手让给其他人。
至于这个其他人是谁,不言而喻。
在文章的末尾,基辛格郑重其事地强调:
“We went on from the Battle of the Bulge into a world of growing prosperity and enhanced human dignity. Now, we live an epochal period. The historic challenge for leaders is to manage the crisis while building the future. Failure could set the world on fire.”
我们从阿登反击战开始,进入了一个日益繁荣和人类尊严不断提高的世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划时代的关键时期。领导人面临的历史性挑战是在建设未来的同时应对危机。失败会让世界万劫不复。
如果站在美国的角度,失败让世界万劫不复,并不是抗击病毒的失败让世界万劫不复。明眼人都知道,扛过西班牙流感(其实策源地是美国,西班牙只是背锅)的人类,是不会在新冠病毒面前倒下的。深谙历史的基辛格肯定明白这一点。
所谓世界的万劫不复,是采用美国模式抗击疫情的失败将导致灯塔的熄灭,进而令西方倡导的价值观叙事背景崩塌,使西方占全球统治地位的200年历史彻底终结。在基辛格等美国政治精英眼中,这是“上帝之城”的万劫不复。
「 3 」
后疫情时代,面对基辛格们的絮絮叨叨,我们怎么回应?
对于正在焦虑的美国精英们,我们只有一句话要说:
“时代变了,大人!”
站在基辛格的立场,和同样90岁高龄还奋战在投资一线的巴菲特一起鼓吹美国武运长久,无可厚非。
但花朵财经不禁要问一句,凭什么世界一定要是美国的?
基辛格的文章里,我们又重温了二战时期美国的辉煌。拿二战的突出部战疫来反衬美国现在面临的,是疫情的突袭,并希望美国像突出部战役一样,最终突出重围,这也没错。
但是突出重围之后呢?继续由你美国掌控世界?
美国,早已不是二战后的美国;中国,更不是二战后的苏联。
美国对双重标准的理解,在2008年,就曾让国内为之震惊;在2020年,你们说一套做一套的本事也见涨。口口声声说要和中国携手抗疫,实质上是频频甩锅,做产业链切割,大唱冷战思维的赞歌。
你们为了抚平国内选情,和我们打太极,我们就只好见招拆招,一边吃瓜,一边给你甩瓜皮。
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在这次疫情冲击之下,会从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加速崩塌,这是一个趋势;
中国主导的国内秩序,证明了危机之下的有效性,吸引了别人,提供了另一个治理国家的模式和解决方案,形成一种新的趋势;
但中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目前还远没有成型,甚至连推广都困难重重。
大喊“入关”没必要,解决好国内问题,储备硬实力和理论武器,等待“伐纣”才是正选。
21年前的5月7日,贝尔格莱德时间晚11:45(北京时间8日凌晨5:4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20多名使馆人员受伤,48岁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31岁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其28岁的妻子朱颖牺牲。
今天,缅怀烈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