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平,实在复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位经历了晚清帝国、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的中国近代海军宿将。
如果再多几句话:他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军官之一,英国留学归国,参加过甲午海战,经历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当过清朝和民国的海军司令,短暂代理过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当过福建省省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证新中国的诞生——这一年,他已经91岁高龄。
1859年,萨镇冰生于福建福州——近代以来盛产中国海军将领的城市,他出生的这一年,清朝正挣扎在内外交困之中:在东南,清廷与太平天国仍在殊死争战;在北边,清军与英法联军还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这一年爆发了大沽口之战,英法联军惨败,但翌年他们卷土重来,攻占北京,烧掉了圆明园……就在这么一个动荡年代,萨镇冰的人生大幕拉开,走向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萨镇冰的这个“萨”姓,有些独特。他出自著名的福州色目人萨氏家族,其始祖为辅佐元世祖忽必烈经略吐蕃有功的色目人答失蛮,元代中期赐姓萨,后为蒙古族同化,明后更“从汉俗,弗称氏”。因为先祖曾世居山西雁门,故常称为雁门萨氏,元代末期一支后人迁居福州,名列福州八大家族,名人辈出。
1869年,萨镇冰10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二期,他的一位同学,名叫邓世昌。1876年,萨镇冰17岁,作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国,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同学中还有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严复……
学成归国后,他到天津水师学堂当教师。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方惨败,他大受刺激,不愿意再教书,坚持要上前线,如愿以偿。他很努力,27岁的时候,就当上“威远”舰舰长。30岁的时候,已擢升为从三品的游击将军,是当时最年轻的海军高级将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惨败,他的同学很多战死,他劫后余生,又担负起重建海军的重任。东奔西走,鞠躬尽瘁。
1909年萨镇冰随载洵考察欧洲,左二 他与许多名人都有交集。著名作家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曾是他的学生。1936年3月,冰心写过一篇文章《记萨镇冰先生》:
“萨镇冰先生,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从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常常听见父亲说:‘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萨镇冰一人而已。’从那时起,我总是注意听受他的一言一行,我所耳闻目见的关于他的一切,无不增加我对他的敬慕。时至今日,虽然有许多儿时敬仰的人物,使我灰心,使我失望,而每一想到他,就保留了我对人类的信心,鼓励了我向上生活的勇气。”
在这篇短文中,冰心饱含深情书写了萨镇冰“清洁超绝”的人格:惜才爱兵、热心慷慨、廉洁自律。冰心一直想搜集足了资料,就为萨镇冰写一本传记,许多年后,她还懊悔没有写成这本传记。
萨镇冰的传记,确实不好写,漫长的九十余年历史,要写下来,太厚太厚,但只有读懂了这本厚书,才算读懂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历史,才算读懂了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艰难,才算读懂了如此历史背景下的人民海军70年,何等不易! 要写萨镇冰的历史,还有中国近代海军的历史,无法绕开甲午战争。
此役,日军军舰虽有多只被重创,但无一艘被击沉,而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师,却全军覆没,清廷被迫赔款、割地,列强从此视中华为鱼腩,尤其是海防形同虚设,列强军舰,自由出入中国内河,飞扬跋扈,中国的国运被逆转……
距离甲午战争五十多年后,萨镇冰即将走到人生尽头,谈起这场惨败,仍然愤恨难平。
此恨绵绵。
萨镇冰的同学、同乡,在甲午战争中,或悲壮,或屈辱地纷纷死去: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致远”舰舰长,驾“致远”舰全速撞击日军主力舰“吉野”号,未果,壮烈牺牲;黄建勋,“超勇”号舰长,“超勇”号起火沉没时,黄建勋落水,从容死难;方伯谦,“济远”号舰长,因脱离战场,后被处死。威海卫之战中,刘步蟾,“定远”号舰长,因弹药告罄,自杀……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先后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他时任“来远”舰驾驶二副,“来远”舰先是在黄海海战中被敌舰疯狂围攻,中弹200余发,仍坚持作战,是此役北洋舰队幸存军舰中受伤最重的一艘。在接下来的威海卫之战中,“来远”号被日军鱼雷艇施放的鱼雷击中,一声巨响,“来远”舰翻转,不久沉入海底。谢葆璋在军舰爆炸的瞬间,纵身跳入冰冷剌骨的海中,凭着一身好水性,拼命游上刘公岛,得以死里逃生。
萨镇冰没有参加黄海海战,但在威海卫之战中,奉命守卫日岛,有出色表现。
黄海海战以后,北洋舰队不敢再战,剩余26舰退守威海卫港。日岛是拱卫军港的一大屏障,在刘公岛东南2000米的海面上,面积14亩,它是威海湾最早看见日出的地方,得此名。岛上没有淡水、粮食和蔬菜,守军所需物资全部靠刘公岛和威海湾南岸供应,守岛官兵常年驻守在阴暗潮湿的地下掩体中。萨镇冰上日岛后,日夜备战,因生活环境恶劣,加上劳累过度,他病倒了,夫人陈氏闻讯从福州赶来探视,被萨镇冰下令撤开扶梯,不准夫人登舰。左右将士极力相劝:夫人千里迢迢过来探望,见一面又如何?萨镇冰断然答道:“此地非同寻常,此时非同寻常,怎能允其登舰?告她当我已死,令其速回!”
1895年1月20日,威海卫之战打响,日军先攻日岛。时值隆冬,大雪纷飞。日军以18艘舰艇分四批轮番进攻,并从已被日军占领的威海卫南北炮台,以猛烈的炮火狂轰日岛。战况激烈,萨镇冰率守军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了11天,一直打到日岛炮台损毁,炮弹告罄,才奉提督丁汝昌的命令,撤回刘公岛。
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威海陆地悉数被日本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仍在抵抗,11日,丁汝昌拒降,自杀。3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萨镇冰当时想自杀,被人劝阻,为重建中国海军,忍辱偷生。以萨镇冰为主角的电视剧《东方有大海》第20集,重现了这一段。
这一年,萨镇冰36岁,在他漫长的余生中,这份痛楚,从未消失。
今天看来,甲午之战,北洋水师官兵不可谓不英勇,这场惨败,堪称是清政府系统性的溃败:政治腐败、军纪废弛、理念落后、高层掣肘……但是,清廷没去自己反思,战败后,反而把怨气全撒在海军身上:将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及海军内外学堂全部停撤,北洋海军的军官士兵一律遣返,部分军官受到革职查办。
萨镇冰没有受到处分,萨本仁教授所著《萨镇冰传》分析说:“大概是他苦守日岛的奋勇遵纪表现,尤其是他所管带的‘康济’练舰在作战中没有被击沉的缘故”,但他也在遣返之列。他回到福州,囊空如洗,家计维艰,连两个子女也无法抚养,只好到官绅家庭当塾师挣钱糊口,雪上加霜的是:妻子也过世了。萨镇冰一直没有再娶,冰心在《记萨镇冰先生》中写道:“夫人去世后,就将子女寄养岳家,鳏居终身。人问他为何不续弦,他说:‘天下若再有一个女子,和我太太一样的我就娶。’”
在福州赋闲一段时间后,萨镇冰被重新起用——清廷想:还是得有海军,分别向英国和德国定购了“海天”“海圻”等舰,萨镇冰任“海圻”号舰长。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打进了北京城。议和时,清廷有个吓破胆的蠢材,提出将“海天”“海圻”等5艘大型军舰出售,撤销一切防务,以表示中国绝无对外备战之意,以此讨好外国人。此言一出,萨镇冰坚决反对。这几艘舰得以保存。
萨镇冰逐年升迁,1909年,清政府将北洋、南洋、广东、福建四支水师,统一改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萨镇冰任海军提督,此后升任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号人物。辛亥革命后,萨镇冰任海军总长,1921年5月卸任,从此告别了海军,这一年,他62岁。这是一个并不老迈的年龄,他此后还担任了各种职务,但再也没有回到海军。
但萨镇冰给海军留下了一批“种子”:
他重建海军时,将北洋水师将领的后人带入军中,方伯谦的侄儿方莹,后来成为抗日名将,日本投降时,他代表中方接收了日本降舰。因不愿打内战自请退役,为中国共产党做地下工作,1949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海军。
萨师俊,萨镇冰的侄孙,以中校军衔担任中山舰舰长,1938年10月24日,在武汉保卫战中,指挥中山舰与日机作战,被炸断双腿,躺在血泊中,仍死战不退,后壮烈牺牲,中山舰亦被炸沉,他是抗战中阵亡军衔最高的中国海军军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遵。林遵跟萨镇冰同为福建福州老乡,他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侄孙,1924年,他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这所军校,是萨镇冰1903年冬天创办的。林遵在抗战中英勇打击日寇,抗战胜利后,率“太平号护卫舰”、“中业”两舰接收南沙群岛,将南沙主岛以所乘军舰舰名改为“太平岛”,并在岛上竖立纪念碑。1949年4月23日,正是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的当天,时任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的林遵,率1200余名官兵、25艘舰艇在南京篱斗山江面起义。毛主席赞道:这次起义是“在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卸下海军总长职务后,萨镇冰回到福建,1922年10月,北洋政府任命他为福建省省长,同年11月解职。1923年2月,军阀王永泉等策动毛一丰掀起“倒林(森)拥萨”风潮,他担任“自治”省长。1933年,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在榕发动“闽变”,当时他不计较个人名利和身家性命的安危,参加这一抗日反蒋的义举,被聘为高等顾问,任命他为福建省省长,但不久又解职,从此从政坛引退,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他以自己的崇高威望,热心家乡建设,关心民间疾苦,获得了“活菩萨”的美誉。
在今天,看萨镇冰留下的照片,黑瘦,沉默,罕见欢颜。
读跟他相关的文字,一直在想:萨镇冰一生,是有巨大遗憾的。
无论是生前与身后,萨镇冰都有巨大声望;无论在朝在野,他均爱国爱民,扶贫济困,绝对是一个好人,尤其是他为官数十年,为政清廉,从不谋取私利,一生没买过一块田、没建过一间房,身后无片瓦寸地。冰心在《记萨镇冰先生》中写了这么一个细节:
“萨先生所在的兵舰上,纪律清洁,总是全军之冠。他常常捐款修理公物,常笑对父亲说:‘人家做船主,都打金镯子送太太戴,我的金镯子是戴在我的船上。’有一次船上练习打靶,枪炮副不慎,将一尊边炮的炮膛,划伤一痕。(开空炮时空弹中也装水,以补足火药的分量,弹后的铁孔,应用铁塞的,炮手误用木塞,以至施放时炮弹爆裂,碎弹划破炮膛而出。)炮值两万余元,萨先生自己捐出月饷,分期赔偿。”
这样一个人,自然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但是,萨镇冰的人生,仍然是有大遗憾的。
电视剧《东方有大海》有这么一个细节,在甲午战争惨败后,知己勉励萨镇冰:成为现代的赵氏孤儿,像程婴一样忍辱负重。今生今世,一定要报仇雪耻,重建海军。
确实,甲午战争之后,萨镇冰一直在为重建海军而努力,但当他1921年卸任海军总长后,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海军,也没能恢复到甲午海战之战前的规模。在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海军的规模仅有甲午海战时的一半,总吨位不及日本的三十分之一。抗战开始不到几个月,中国海军的绝大部分舰只被击毁或自沉。
当时迫于日军水陆攻势凶猛,国民政府不得不做出封锁长江航道的决定,沉船点在江阴,阻止日舰沿江而上,1937年8月11日,数十艘军舰和商船开始自沉于此:海圻号,购自英国,萨镇冰曾任舰长,自沉;海容、海筹、海琛三舰,购自德国,自沉;建安、建威号驱逐舰,福州船政局建造,自沉……
这些舰艇,有相当数量是萨镇冰在清朝的时候到国外购买的。
何等悲壮的一幕!史载:国民政府的海军将士看着仅有的一点家底沉入大江,无不泪流满面。悲剧的是:因为汉奸黄浚(时任南京政府行政院机要秘书)出卖情报,长江中上游的日舰在封江前争分夺秒往长江口逃逸,把他们捂在长江里“瓮中捉鳖”的计划因此大打折扣。在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海军变成了一支没有军舰的海军,他们硬是靠在江底布水雷,炸沉了300多艘敌舰。1945年,庆祝抗战胜利的阅兵式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士兵走来,打着一个牌子写着“海军”。
抗战胜利时,萨镇冰在重庆,不知道他是否看到这一幕,如果看到了,86岁的老人,又是何种表情?
有人说,萨镇冰是“一代海军名将”,其实,萨镇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近代海军耆宿,一个模范军人,但并算不上是海军名将——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生不逢时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汉城 《毛泽东年谱》记载:1952年5月25日,毛泽东在致时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叶恭绰的信中写道,“数月前寄读惠书,并附萨镇冰先生所作诗一首,不久又接大作二首,均极感谢。萨先生现已作古,其所作诗已成纪念品,兹付还,请予保存。”
毛泽东信中所言萨镇冰的诗作,有两句是:“尚望舟师能再振,海氛一扫捍岩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后打进了汉城,萨镇冰得知此事,回想起57年前的甲午悲歌,当即作诗一首: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1952年4月10日,萨镇冰于福州病逝,享寿94岁。临终前不久,萨镇冰写道:“国疆昔小而今大,民治虽分终必联,人类求安原有道,俗情狃旧尚无边,忘怀富贵心常乐,从事勤劳志益坚,所望群公齐努力,相扶世运顺乎天。”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发来唁电。中央人民政府给费治丧,福建人民政府为其举行公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