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是借鉴前朝失败的原因进行改变,有的改好了,但大多数都矫枉过正了。
科举制度是为了避免魏晋南北朝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九品中正制造成了顽固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左右朝廷,有自己的私兵,甚至时不时造个反,参考南朝。当然,杨坚也是这么上来的。所以才会使用科举制度,使权利阶层更新换代。使皇帝成为真正的统治者,而不是权贵的代言人吧,这样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啊。
可人民进入统治阶层就未必是人民了,少年打败恶龙以后自己反而…但无论如何,能够保证社会阶层之间还能流通,统治阶级有新鲜血液,不会因为后期基因不好而崩溃。
隋朝设立秀才、明经、进士等科的本意是为了选拔更多的贤人,同时获得更广大的群体支持。而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因为政府没那么多钱,官都没人愿意当,更不要说鼓励大家通过考试当官了,皇帝甚至发给地方大员委任状,允许他们自行任命官吏。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系统和完善起来。在政府各级学馆学习的生徒和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都可参加科举,此外还有现任官员参加的科考等。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稍后又开设了制举和武举。考中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宋朝时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发展。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 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职。
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在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西北各少数民族只考两场,而汉人则须考三场。御试时,虽然考生都考策问一道,但前两种人仅限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必须在千字以上。在考试内容上,汉人的题目也比较难。
明朝是科举制度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举是最严密,难度最高的。这个时候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了最重要的考试手段。
清朝科举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和考试程序。在清朝,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二甲、三甲的进士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清朝科举考试中也必须用八股文作文章。乾隆年间考试内容增加了诗赋,以后院试、乡试、会试都必须考诗,称为试帖诗。
这就是古代的主要考试内容和形势,都说现在的高考难,但是看了这篇文章是不是觉得古代的考试也不容易。有的人考了一辈子连个秀才也考不上的,也是有的。虽说科举能选拔人才,但是在某方面,他也埋没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