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英雄,在抗击日寇这件事上,比马占山还要早。
他是真正意义上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人——时任辽宁省警察厅长兼沈阳市警察局长的黄显声将军。
黄显声1896年生于辽宁省岫岩县(今岫岩满族自治县),1918年以旁听生身份考入北京大学文科补习班,1919年参加了著名的五四运动,此后他目睹了国家的积贫积弱,决心弃笔从戎,1921年回到东北老家,考入了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科,一年后毕业,开始在东北军服役。
由于他文化水平高、军事素质好、为人也正直,时任东北最高长官的张学良决定提拔他担任自己的卫队旅长并兼任沈阳市的警戒任务;
1930年黄显声担任了辽宁警察厅长兼沈阳市警察局长,到1931年上半年,军人的直觉告诉他:战争快要来了!
他于是开始整顿、训练警察队伍,在沈阳城内禁烟、禁赌,提高警务人员素质并抓紧时间采购了一批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1931年8月,空气中的紧张氛围越来越浓,黄显声把短枪、警棍等武器发到下属手中(警察不能使用长枪等重型武器),并开始在警察局长的办公室里24小时坐班不离岗,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但可惜的是东北军和南京的高层还在做着和平梦,甚至幻想像过去一样,寻找第三国居中调停解决冲突,黄显声人微言轻,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准备以应付突发事件。
9月18日夜晚,事变爆发,北大营的士兵惊慌失措,有的甚至连裤子都没穿上,在土炕上就成了日军的俘虏,但城里的警察早有准备,在凌晨时分,在黄显声的统一指挥下,辽宁警察厅和沈阳警察局的两千多名警察,分成12个总队在城内反击,打响了14年抗战的第一枪!
为扩大抗日武装,黄显声以辽宁警察厅长的名义发布告示:凡抗日武装来投我部者,百人以上的领队授上尉衔,率领骑兵250人或步兵500人来投者,授少校衔,给予营长职务,率500骑兵或步兵1000人以上者,授上校团长。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时一批爱国的东北军将领、东北三省各地的警察,都慕名来投黄显声,其中最出名的有邓铁梅、王凤阁等,还有李杜、王德林等在吉林省与黄显声部遥相呼应。
此时黑土地已经是遍地烽火,到处狼烟了,东北,乃至全国最早的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日义勇军,已经呼之欲出,而他们公认的创始人,就是黄显声将军!
东北军撤进关内时,黄显声的三个骑兵总队断后掩护。黄将军亲自带第三总队到大凌河畔杨官屯拒敌。1932年1月2日,黄部与日军渡大凌河部队展开激战,战斗到夜间两点三十分,黄下令炸毁女儿河铁桥阻挡日军追击,部队撤向关内;
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之孤军作战没有援助,黄显声只得带一部分部队入关,留下一部分在黑土地上继续抗争。
1932年8月,黄显声将军的部队驻扎在北平西苑,1933年,这支部队又参加了长城抗战,在百马关一带袭击了日军,但由于当局的软弱和畏战,黄显声只能忍气吞声退出战场。
1933年后,黄显声开始和我党、我军秘密接触,逐渐了解了一些革命道理,东北军中开始出现我党党员,这一举动促成了后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黄显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下了大功。
七七事变后,黄显声继续率部在漳河一带抗击日军,1938年应长江局邀请去武汉工作,但就在此时特务逮捕了他,理由是“前线通共”、“非法抗日”,将他带往贵州息烽集中营秘密关押,后转移到重庆白公馆监狱。
在白公馆监狱中,黄显声受尽了折磨,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极大摧残,但他依然鼓励难友,要他们坚持斗争,坚持信念,这一段故事后来还被写进了小说《红岩》,书中给“小萝卜头”宋振苏教俄语的黄伯伯,原型就是黄显声将军。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黄显声与江姐、宋绮云等人一起被杀害于白公馆监狱,这位懂军事、懂医术、懂武术、懂日、英、俄三国外语,还懂篆刻的北大高材生、东北义勇军创始人,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敌人无声无息地杀害了!
解放后,黄显声将军的遗体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