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有房贷或者车贷,再次之信用卡贷款也是有的,不得不说贷款,作为经济杠杆,近20年为改善民生、居住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使得年轻人精疲力尽,面对遥遥无期的二三十年贷款,唉声叹气。
贷款业务的出现,加强了货币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企业因贪欲而借贷,为还贷而生产。这其中产生的钳制作用,使生产不再仅仅基于人们对货币的主观需求欲望,还将客观责任加诸其上。因此,如果说货币是商品经济的润滑剂,那么贷款就是这种润滑作用的催化剂了。
没有输家的游戏,贷款业务虽然借入方总是要多还给借出方一些货币,但是对央行承担的借贷利息,企业会通过扩大生产抵消,同时还有盈余。也就是说,在以贷款为主要形式的货币流动中,银行、和生产企业都是盈利的,没有输家。正因为此,这样一个贷款的循环才会周而复始的存在下去,为经济的发展服务。
我国货币总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只要控制得当,用货币之饵钓生产之鱼的把戏,将一直诱惑着红尘中的凡夫俗子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生产交换之中去。
贷款是个“永不休止”的循环。但这个结论是建立在“需求正常”的前提下的。一旦国民对产品的需求不足,贷款促进经济的链条就将中断。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呈现衰退态势。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央行希望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促进货币注入,从而引导经济加速发展。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日本国内对商品的需求不旺盛,由贷款而促生的扩大再生产对企业盈利意义不大,因此企业对申请贷款持谨慎态度。
因此,贷款作为“没有输家”的游戏,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适当放贷。一旦由贷款进入流通的货币太多,就会导致闻之色变的通货膨胀。比如我们熟知的津巴布韦,纸币还不如卫生纸值钱。
如今楼市低迷,一波又一波的刚需扛起来房贷,需求已经释放很多了,如今多地出台刺激楼市政策,从贷款利率到买房条件放宽,都是在挖掘需求,挽救房地产市场,但这种靠挖掘激发出来的需求,能拉得动经济这辆巨车吗?
刚需的幸福多亏了“房贷”,而如今的生活也拜“房贷”所赐!成也贷款,败也贷款。不敢想象,如果人们的购房需求停滞,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