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园在2019年晋升千亿房企之列!
2019年,中国奥园合同销售1180.6亿元,同比增长29%;营业收入505.3亿,同比增长63%;归母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增长74%。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奥园的少数股东占公司60%的权益,却只获得20%的净利润,或有“明股实债”嫌疑。
1、高速增长的千亿奥园!
从营收增速上可以看出,近三年中国奥园高速增长,2017年到2019年,营收增速都超过60%。5年间,中国奥园的营收规模从95亿发展到505亿,增长5倍。
2015年到2019年,中国奥园的合约销售额分别为151.71亿元、256.02亿元、455.9亿元、912.8亿元和1180亿元,增速分别为24%、68%、78%、100%和29.3%。2019年的29.3%销售增速,在行业里也算比较优秀。
中国奥园2020年的销售目标定为全年增长12%,合约销售额达1320亿元。2020年1—3月,中国奥园的合约销售额为143亿元,同比减少24%。
2、少数股东权益助力低净负债率!
中国奥园除了销售额增速亮眼,低净负债率也让其他房企羡慕。
2016年到2019年中国奥园的净负债率分别为50.7%、51.0%、58.9%和74.9%,在中国奥园销售额高增长的2016—2018年,净负债率一直控制在60%以下,2019年净负债率上升16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仍然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准。
根据净负债率的公式,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股东权益。
首先看有息负债,2016—2019年,奥园的有息负债分别为184亿、404亿、577亿和958亿,同期货币资金分别为110亿、265亿、396亿和680亿,两者差值分别是74亿、139亿、181亿和278亿,同期股东权益分别为146亿、271亿、307亿和370亿。
2016和2017年,净负债率变化不大,是因为有息负债与现金的差值与股东权益增幅相近,而2018年和2019年由于股东权益增速下降,导致净负债率有所提高。
在中国奥园的股东权益构成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增长十分显眼。2016—2019年,奥园的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57亿、170亿、189亿和220亿,四年时间增长了三倍,占股东权益比重分别为39%、63%、62%和59%。2017年开始,少数股东权益就开始反超上市股东权益,在控制净负债率上,奥园的少数股东功不可没。
3、少数股东占比60%权益,只有20%利润!
少数股东占比一半以上的权益,但是从净利润上看,少数股东获得的利润与其权益并不匹配。2016—2019年,奥园的净利润分别为10.07亿、19.52亿、29.39亿和52.22亿,其中少数股东损益为1.26亿、3.12亿、5.31亿和10.21亿,少数股东占净利润比重由13%提高到20%。
这意味着,奥园少数股东以60%权益获取20%净利润。少数股东的回报率低,让人容易联想到“明股实债”。
中国奥园对此解释到,这是由于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不同期所致,随着过去几个财政年度的物业交付和项目利润的结转,中国奥园的非控股权益正逐渐体现,2019年及未来两年随着交付的高峰,非控股股东的收益体现将更明显。
4、奥园或借少数股东进行融资!
近年来,房企通过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签署协议,通过股权方式进行融资,成为业内流行手段。通常会在合同中签订回购及类似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后由融资方溢价回购股权或提供其他保障措施,由于是一种股权投资,所以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计入的不是债务,而是净资产,可以起到优化债务水平的作用。根据中金的研报,2017年我国房企市场的“明股实债”规模在4000亿到5000亿之间。
根据奥园集团的债券募集书,奥园集团是中国奥园最大的子公司,负责中国奥园内地房地产项目的运营。类似奥园集团这一级别的子公司,共有30余家。在这些子公司的少数股东里,有不少信托、私募和投资公司的身影。
2016年6月8日,中国奥园全资子公司——广州奥园以2亿元收购成都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从而获得了宜华置业70%的股权。随后,广州奥园和四川信托对宜华置业进行增资,增资后广州奥园持股53.29%,四川信托持有45.73%,原持股30%的成都建蓉房地产持有0.98%。此外,四川信托还向宜华置业提供了8.85亿元的贷款,年利率为10.09%。
2016年到2018年,宜华置业分别实现营收5.87亿元、3亿元和20.26亿元,实现净利润2301万元、1606万元和1.58亿元。但是2018年6月,广州奥园以7.01亿的价格收购了剩余股份,宜化置业成为奥园100%控股的子公司。
四川信托以6.86亿元入股,却以7亿元的价格,在宜化置业进入业绩收获期之际离场,这似乎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