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

时间:2020-05-28 17:39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二战中遮云盖日的盟国轰炸机编队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用成千上万吨炸弹炸垮了轴心国的战争潜力,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些轰炸机之所以能完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二战中遮云盖日的盟国轰炸机编队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用成千上万吨炸弹炸垮了轴心国的战争潜力,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些轰炸机之所以能完成任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装备了大量自卫机枪。这些机枪形成的猛烈火网无数次击退了轴心国的战斗机。轰炸机的机枪火力是随着战争进展而越来越强的。

战争初期的轰炸机只装备了几挺机枪,而战争后期才服役的B-29装备了12挺大口径机枪,简直就像是一只刺猬。

驾驶这些轰炸机的机长和机群的指挥官们是空中英雄,很多人都有传记流传于世。但是,有谁能记得和他们同机飞行、为他们保驾护航的机枪手是谁?不起眼的战斗岗位和较低的军衔,注定了这些机枪手要成为无名英雄。

轰炸机的机枪及其机枪手之所以被忽视,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其在军事史上存在的时间太短了。正如一名英国空军机枪手说的那样:“机枪手这一兵种在英国空军中前后出现的时间不超过50年。二战结束后,他们就如英国历史上曾十分出名的克雷西长弓手那样过时了。”

尽管机枪手地位不高,晋升的机会也更少,一般只是由新来的、低级别的士兵充任,但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提高了轰炸机存活率。

有鉴于此,战争史以及兵器史应当为他们留有一席之地。

战争初期的英军

在战争初期,英国空军的“布伦海姆”和“汉普登”轰炸机在白昼空袭中都遭遇了惨重的损失。英军一度推脱,说这是由于编队队形没有维持好的原因。

1939年12月3日,24架“威灵顿”轰炸机前往攻击德军战舰,德军出动了Me-110以及Me-109前来截击,结果一架Me-109被击落,英军全身而退。这次行动让英军更加坚信轰炸机编队的威力。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哈利法克斯”MK.2双机编队,可以看到它们装有3台博尔顿·保罗公司的动力枪塔。机背上的是C型MK.2枪塔,说明这是早期型号。

但几天后的12月18日,24架“威灵顿”又一次编队轰炸德军停泊在威廉港的战舰。这天天气晴朗、视野极佳。德军雷达在112千米外就发现了来袭的英军轰炸机,迅速调集战斗机前往拦截。到达目标上方的22架“威灵顿”里有12架被击落,另外6架在到达英国海岸后迫降。这一战例让轰炸机的自卫能力饱受质疑,随后的挪威、丹麦战役让英国空军的决策者意识到,轰炸机无法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执行白天任务。

1940年4月12日,英军开始对德发起夜袭。只接受过白天作战训练的机枪手现在又要重新适应夜战的要求。夜战中,他们的角色更多地是观测员。实际上,最好的机枪手要能够做到一枪不发。

英国空军第6大队第429中队的“哈利法克斯”轰炸机机枪手戴维斯说:“我在行动中从不打第一枪。如果开火,只会暴露自己的位置。如果你率先发现敌机,最好就是偷偷溜开。晚上视距受限制对我们比较有利。我知道本中队有个战友在马格德堡击落一架‘梅塞施密特’,从来没听说过其他人击落过任何敌机。我还听到另外一个中队有个伙计击落了5~6架敌机,我不清楚他们是否驾驶的是‘哈利法克斯’或者是‘兰开斯特’,但没人愿意在编队时靠着他飞。”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一架Me-110(红圈处)正在从6点钟方向接近B-17,伺机发起攻击。

但由德军第4夜间飞行中队指挥官施纳福少校提供的报告指出:“在被本中队击落的轰炸机里,有大约40%没有做抵抗或者规避,有50%在被我们袭击后进行还击以及规避,剩下的10%~20%是主动开火。”施纳福少校还认为,英军轰炸机机枪手开火的时机太晚,如果轰炸机一开始就猛烈开火自卫,会吓退很多进攻者,尤其是菜鸟新手。他自己有两次被英军轰炸机率先射击,他都选择了退避,转而选择其他目标。

1941年7-9月,英国空军得到了一批美制B-17C“飞行堡垒”。

这一时期的B-17只在机鼻处安装了一挺7.62毫米机枪,在机背、机腰和机腹安装了6挺12.7毫米机枪。英军认为这样的武器配置无法有效地保护轰炸机,他们评价道:“目前的武备几乎没有任何价值,除了对鼓舞士气上有点作用。如果把这些武器移除掉,可以加强一下目前尚算合格的装甲板。如果按照‘汉普登’轰炸机的样式换装7.7毫米机枪,会得到更好的火力。”

白昼轰炸的美军

接下来轮到美国人来学习这一课。英军使用B-17的教训反馈给美军后,美军确实对B-17的装甲和自封油箱进行了加强。但美军从骨子里认为,英军的失败是由于B-17数量太少,没能达到构筑自卫火力网所需要的编队密度。

美军还把B-17和B-24的火力全部升级到12.7毫米机枪。B-17F装备了12挺,B-24D装备了11挺。按照美军规范,一个编队的54架B-17S一共有648挺机枪,每架飞机备有9000发弹药。标准的M2勃朗宁12.7毫米机枪可以每分钟发射750发子弹,有效射程540多米。可以想象一下,德军飞行员如果试图攻击一大队B-17,将飞入如何恐怖的一张火网里。

美军白昼轰炸机群采用密集箱式队形,各机相距很近,其侧射和后射火力能够相互支援。在实战中德国截击机会设法将美军机群打散,使其不能互相支援。

曾驾驶过Me-110以及Ju-88的德军夜间战斗机飞行员斯坡登说:“美军的‘飞行堡垒’非常厉害。我参加过5~6次白昼进攻。我们这些夜间战斗机飞行员进行白天作战,由于不适应而损失很大。美军机枪手在我们还是一个小点的时候就会开火。我们就像是飞入一片火海。记得一次,我方4架Me-110在波罗的海上空进攻一队B-17。我们按照夜间战斗机学校学到的那样从敌机后方接近。雷达手告诉我:‘机长,距离3千米。’我们的20毫米机炮射程为2千米,因此我需要继续接近。当我到2千米刚准备射击时,突然发现我的飞机翅膀像被人拿手指戳了一样,满是洞洞。美军机枪手率先开火了。‘乓’的一声,我的座舱盖也被击碎。我这才意识到美军的火力网有多么恐怖。这时我虽然想开火,但飞机已经损失了电力,无法操纵机枪,并且一侧发动机已经损毁。我只有赶紧拉个急转弯,脱离战场。”

1942年8月17日,新组建的美军第8航空队执行第一次任务。第97轰炸大队的12架B-17S攻击位于鲁昂附近的索特维勒火车编组站。任务圆满完成,无一损伤。倒是护航的4小队英国空军2架“喷火”被击落。之后的一系列任务里美军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是机枪手的培训还有待加强。

第8航空队的指挥官伊拉·C·伊克准将(下图)写道:“我非常有信心,采取的措施卓有成效。300架轰炸机的编队行动可以在白天轰炸德国境内任何一个目标,损失率低于4%。”其实到这时为止,美军的作战行动都在德国境外,且有战斗机护航。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很快,德国空军驻扎在法国和低地国家的战斗机部队发现了美国轰炸机的弱点:B-17和B-24的机鼻方向只有1~3挺手控机枪。因此德军放弃了传统的尾部进攻战术,改为迎面进攻。这样双方的相对速度达到惊人的960千米/小时,机鼻机枪手只来得及发射一轮子弹,天晓得能打中多少。德军也投入了更大规模的战斗机,导致大量B-17和B-24被击落。不过德国空军从来没有成功地阻止美军轰炸部队到达目标上空。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航空画家斯科特·罗宾逊的作品,反映了1943年10月14日的一场空战,341号和081号B-17即将投弹时,081号左侧机腰机枪手击落了一架Ju-88。

美第8航空队在进入战争的第一年主要集中打击德军机场以及一些战术目标。随后目标升级为德国境内的战略目标。其第78、79和80次任务的轰炸目标是德国位于卡瑟尔、奥舍斯勒本和瓦内明德的飞机工厂。这些地点都被德军重兵把守。在这3天的进攻里,美军第8航空队损失了54架重型轰炸机。

第84次任务的目标是位于雷根斯堡的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厂以及位于施维因福特的滚珠轴承工厂。这是开战以来最深入德国腹地的一次行动。美军投入了创纪录的轰炸机编队,一共出动了376架B-17,还有有18个中队的P-47“雷电”战斗机以及16个中队的英军“喷火”参与护航。为了确保任务的成功,盟军还投入了数个B-25、B-26以及“台风”中队对德军各机场进行了大扫荡,希望以此瓦解德军的防空体系。

德军战机航空枪炮威力巨大,在迎头攻击中给美机造成巨大破坏,甚至能将机首乘员当场击毙。

美军之所以坚持白昼轰炸,除了对自己的轰炸机有自信外,也是因为白天轰炸的准确性远胜于夜间轰炸。所以,这次任务是对上述理念的试金石。

负责轰炸雷根斯堡的轰炸机共有139架B-17。按计划,他们作为第一波进攻,然后降落到北非。轰炸施维因福特的B-17是第二波,有222架。美军认为德军战斗机在拦截完第一波轰炸后,需要时间重新加油装弹。这个空档就可以给第二波轰炸机减少不少负担。第二波轰炸结束后,将返回英国。

由于英国天气原因,轰炸雷根斯堡的轰炸机推迟到早上9∶30起飞,轰炸施维因福特的那一波在3个小时后方才起飞。当天的大雾使很多护航战斗机没有找到需要自己保护的轰炸机,唯一联系上的战斗机中队由于航程原因,在德国国境线上就被迫脱离。

德军战斗机在B-17尚未到达德国境内就开始了拦截行动。空战非常激烈,美军在雷根斯堡方向上损失了24架B-17。施维因福特方向上简直就是悲剧,德军意识到这一波轰炸即将到达,利用关键的3个小时抽调了多达300架战斗机迎战。

根据当时参与轰炸的机组乘员报告,他们看到了德军的Me-109、Fw-190、装备火箭弹的Me-110、Me-210以及Ju-88参与了进攻。战斗结束时,美军被击落了60架B-17,11架回到英国但已经报废,另外的162架或多或少都被击伤。

战斗报告显示,有超过550名空勤人员在此战中阵亡或是失踪,其中大部分是机枪手。综合所有机枪手的战报显示,一共击落了288架德军战斗机,就是说当天德军几乎所有来拦截的战斗机都被打下来了,这显然有点夸张。

因此美国陆军航空队并没有认可这些战果。参加当天战斗的美军第100轰炸机大队第351中队B-17机腰机枪手威廉·J·霍华德说:“我没有申请击落战果,但我肯定打中了不少敌机。战斗中轰炸机编队非常密集,当你在朝一架敌机射击时,肯定也有一大帮人瞄准同一个目标。”根据战后的研究来看,机枪手们击落了21架德机,而护航战斗机也击落了21架。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白昼轰炸使盟军轰炸机损失惨重,B-17以生存力强而著称,但该机机尾的机枪手恐怕已经阵亡了。

美军在之后对德国的空袭中依旧损失不小。9月6日,262架B-17轰炸了斯图加特,损失55架。10月,第8航空队再次光临施维因福特,损失了60架,并有138架受损。

每次作战的损失率都在10%以上。第100轰炸机大队第418中队的B-17机背机枪手顿·阿金森回忆说:“我刚到第100轰炸机大队报道时,他们已经出发去轰炸施维因福特。我记得他们当天出动了13架轰炸机,最后只回来了1架。在新的飞机补充之后,新的飞行员还要再花时间练习密集编队飞行以后才能再次恢复战斗力。”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双簧管”无线电导航原理示意图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GEE系统将飞机引导至距离目标10分钟航程处,然后“双簧管”系统与雷达和无线电相结合,将飞机准确引导至目标上空。

在第8航空队的《保护重型轰炸机免受损毁的措施研究》报告里提到:“10月14日对施维因福特的轰炸中损失了60架飞机,占出动总数的26%。在远距护航战斗机投入使用前,轰炸将仅限于法国以及德国边境地区。”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兰开斯特”安装的H2S系统控制台

“根据1943年7月、8月和9月的38次作战行动结果来看,没有护航的轰炸机编队比有护航编队的被击落数要多7倍,战损要多2.5倍。”

惨痛的事实告诉美军,如果没有远距护航战斗机,空袭德国腹地注定要失败。

日本的轰炸机和战斗机

1937年8月,日本侵华部队的海军航空兵最新型三菱G3M轰炸机(九六陆攻)在3次空袭中被击落54架。日军意识到,即使面对力量薄弱的中国空军,如果没有彻底掌握制空权而让轰炸机直接进攻的话,也不啻于自杀。因此他们很快将先进的三菱A5M战斗机(九六舰载战斗机)投入中国战场,以争取制空权。

日军很早就有针对性地建立远程轰炸机以及远程战斗机部队,走在了英美的前面。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就可以保护轰炸机飞越900千米,从台湾起飞轰炸马尼拉。日军的九六陆攻航程远达3200千米,但这是以牺牲装甲防护为代价的。因此日军轰炸机在战斗中处于“一碰就碎”的境地。

日军陆航轰炸机的主要武器为八九式7.7毫米机枪,另外也有部分使用德国许可证生产的MG15型7.92毫米机枪、一式Ho-103型12.7毫米机枪以及Ho-1/3型20毫米机炮。日军海航主要使用的是九二式7.7毫米机枪,实际上就是抄袭7.7毫米“刘易斯”机枪的产物。

“珍珠港事件”几个小时之后,日军对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也发动了突袭,毫无准备的美军在一天里被摧毁了165架飞机,其在亚洲地区总共只有235架飞机。当时美军驻扎在菲律宾的35架B-17中只有14架逃到了澳大利亚。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九六陆攻是日本为执行对轰炸中国腹地专门设计的,为保航程牺牲了其它性能。

美军开始反攻后,和在欧洲一样投入了B-17和B-24。日军最引以为傲的“零”式装备了2挺7.7毫米机枪和2门20毫米机炮,对美军轰炸机构成的威胁有限。“零”式自身的装甲防护也很薄弱,没有自封油箱,在进攻B-17编队时凶多吉少。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为弥补截击机性能不足,日本研制了对空烧夷弹等中看不中用的武器。

美国陆军航空队在1942年决定将B-17全部撤出太平洋战场,用航程更远的B-24取而代之。在最巅峰的时候,美军在太平洋投入了11个半B-24轰炸机大队。1942年年中,美军陆航报告指出,轰炸中碰到的拦截越来越少,日军的飞行员水平也大幅下滑。

但日军在战术还是有创新的。如果能让炸弹在空中爆炸,也就是空对空轰炸,效果会比高炮强上好几倍,但技术难度很大。英德两国在做了简单的尝试后就放弃了这样的战术。而日军一直坚持发展,并在1944年取得了不容小看的战果。面对B-24编队,日军惯用的策略是用5机编成纵队,从对手的12点上方进击,前2架飞机飞临目标上方时投下白磷弹,然后分向左右两边;后面3架看准炸弹爆炸的时机,朝陷入混乱的美机发动迎面攻击。

远程护航战斗机

出于盲目自信也好,政治原因也好,盟军对给战斗机配抛弃式副油箱的进程并不快。P-47“雷电”在加装了一对409升可抛弃式副油箱后,留空时间增加5个小时。

如果安装3个油箱,P-47可以从英国起飞,到柏林飞一个来回。装备了2个409升副油箱的P-51“野马”航程达到了2755千米,足够覆盖德国全境。但美军的改装工作不紧不慢,“野马”本来可以早6个月投入使用,但实际上到了1943年12月才执行了第一次进入德国本土的护航。

英军没有研发专门的远程战斗机,但做了很多努力来增加“喷火”式战斗机的航程。1940年8月,一小部分“喷火”型增加了机翼油箱,使得携带的燃油增加了151升。第66、188和152中队装备了这种活动半径更长的战斗机为白天轰炸行动护航。

英国人还给“喷火”加装了机腹可抛弃式副油箱,对航程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但这种油箱的供给一直没有保障。英国空军王牌约翰·强生后来写道:“如果当时设计的能更有远见一点,‘喷火’可以在第8航空队轰炸德国时有非常出色的表现。”1943年8月,英国推出了能携带更多燃油的“喷火”,但这型飞机没有用在欧洲战场,而是被派到了西亚、地中海和太平洋战场上。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喷火”、P-51等优秀的远程护航战斗机,让德国截击机部队吃尽苦头。

二战中轰炸机的机枪自卫作战:不护航可以,没机枪不行

“喷火”、P-51等优秀的远程护航战斗机,让德国截击机部队吃尽苦头。

德军虽然研制了Me-110作为远程护航战斗机,但其内心还是迷信中型轰炸机的速度和装甲足够其完成任务了。不列颠空战中,德国空军虽然也派出了Me-110给轰炸机护航,但被英军的“喷火”和“飓风”战斗机完全压制。德国轰炸机部队也因此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德军当时较为先进的Me-109是短程战斗机,无法给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如果德军当时给Me-109增加挂载副油箱,增加其活动半径,可能会影响不列颠之战的结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