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说他一看到颁奖礼、红毯走秀、袒胸露乳、绯闻炒作、博眼球就恶心,
所以不看报纸,不看电视,平时在家里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写字、听音乐。
对现实颇感悲哀的他说自己看到了问题,却改变不了。所以他选择远离人群,让自己边缘化。
——《南方周末》
陈道明,痛批流量明星:
他们不是文艺界的,他们是流量界的,
他们是被包装炒作的塑料演员,
从形态上,他们好像在我们这行活动,
但是我觉得他们确实对我们摧毁不小。
陈道明话说得很尖锐,但是他针对的并不是这些流量明星,他想表达的是市场和资本的畸形
市场和资本都在炒短线,赚热钱,速度收割韭菜,剧本都跑到了这些流量明星的手里。
但人是具体的,其他是抽象的,于是他骂这些流量界演员,他们是这个市场的畸形产物。
陈道明很无奈,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站出来表达不满,2010年的时候,陈道明就叹息道:
那个时候叫拍电影,现在叫抢钱。
过去知识分子还讲点风度,还讲点知识,哪怕是虚伪的也好。
现在金钱变成主宰,都变成既得利益者了。
对陈道明的误解陈道明不喜欢流量界的演员。在职业精神上,文化精神上,那些流量明星差得太远。
当年拍《一个和八个》的时候,为了更加贴近人物,剧组成员可以在广西大龙水库什么也不干,光晒太阳把自己晒黑。
一个小时的电影,通常要拍四五个月的时间。一部10集的《围城》可以拍了100天。
可是当今的内娱不会,现在两天一集,三天一集,演员受个伤都要上个热搜,上新闻。
制片人是资方代理人,根本就不管导演要什么,给的任务就是一天必须得消灭多少页剧本。
赶紧拍完,赶紧做后期,赶紧上线。
陈道明很清醒,他不止一次谈论到中国电影的现状:他不喜欢电影人拿审查当借口。
在陈道明看来,电影的审查制得上有影响,但是每个国家的文艺作品都会受到各种制约。
还是我们的导演在思想和精神劲上没达到,没有动脑子,没有用功或者没有这个能力,于是用这个那个的原因,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无能就是无能,就像中国足球,开始时说因为伙食不好,后来又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
电影是一门学问,如今的导演没人做学问了,都在商业这棵树上下功夫了。
但似乎,很多人觉得是陈道明自己没戏演了,抱怨,在指点江山,倚老卖老。
王中军在俞敏洪的《酌见》中就曾谈到:
陈道明老师再牛,也没有一部戏是以他为主的戏,你只是演了你这个年龄阶段的,
很符合你气质的一个大配角。
你不可能这部戏写一个60多岁老头的戏,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
俞敏洪追问:现在有没有这中国哪个老演员,出来的片酬,比年轻人其实还要更高的?
王中军:没有。
俞敏洪:也包括陈道明?
王中军:对。
“新一代永远比老一代赚钱多,这是历史事实”
一方面,接不到剧本
一方面,因为没有合适的剧本,只能出演合适的配角,配角的性质,又让戏骨的片酬不高。
这似乎成为了陈道明没戏演的共识。
但,这是误解。
演艺圈最大的误解就是——
陈道明,片酬低,没戏演了。
陈道明不缺戏演。陈道明的戏路虽说不是千人千面,但是若批评他只能饰演“帝王”,这肯定是错了,
你觉得陈道明的演技总端着:
那是你没看过,陈道明饰演的小人物,《一地鸡毛》里的小林,《冬至》里的陈一平。
那是你没看过,陈道明的正气凛然,《我的1919》里的顾维钧,《围城》里的方鸿渐。
那时你没看过,陈道明的冷峻清傲,《黑冰》里的聂明宇,《归来》的陆焉识。
有些演员,一辈子可能就留下一个经典的角色,但是陈道明,留下得太多了。
2008年,陈凯歌要拍《梅兰芳》,齐如山这个角色最先找到的是陈道明,但是那会正赶上陈道明不想拍戏,后来陈凯歌就找了孙红雷。
2010年,胡玫的《孔子》也找陈道明,当时两边都谈得还不错,合同都签了。
但是陈道明思来想去,又给胡玫发了短信,说自己不演了,后来周润发接演了孔子。
陈道明完全是随性的,他想拍戏了,可能平常不会演的角色也接了,但有一个要求:要好。
陈道明是中国价格最高的演员,
但实际上,这只是标价最高,因为这么多年来,陈道明永远都是看片论酬。
陈道明上戏的原则是这样:先看剧本,剧本合适就见面谈合作,见面谈片子的成本是多少。
成本高,有预算,能有合适的演员就接,有的时候成本不高,但剧本满意,也接。
当年拍《黑洞》《一江春水向东流》,制片人谈的是20天把陈道明的戏给拍完,但是到了签合同那天,按照日程又牵了三个月。
陈道明成为了填窟窿那个人,因为有的时候档期会撞,剧组其他演员,或者摄制组其他地方几头跑,常常杀人,就陈道明待在组里。
20天的戏,这位中国价格最高的男演员,却在剧组里面待了三个月。陈道明没有抱怨——
我觉得这是职业道德,没有多高尚,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你要尊重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能尊重你。
然而,一切都变了。
商业化的浪潮改变了一切,陈道明有心无力,看到了,却改变不了,选择了自我边缘化。
2010年,陈道明在演完《唐山大地震》接受《南方周末》采访的时候说道:
当我离开这个行业的那天,可能三年五年以后,我会停止自己的工作,自己给自己放假,我退休了。我跟制片人朋友开玩笑,我陈道明不做那天,就是跟影视这个行业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我是彻底离开,绝不羞羞答答,你在任何活动上也见不到我。 ”
那会很多人都以为陈道明有退圈的打算了。
站在高处,无力改变陈道明当然不缺戏拍,他觉得悲哀的是,跟他同龄的戏骨们。
那些没有站在金字塔的塔尖,在沉浮中的演员们,还有那些打拼了几十年的老戏骨。
他没戏演。
一方面,他们是真的年纪大了,拍戏其实又是体力活,熬夜熬不动,身体吃不消。
一方面,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剧本,好剧本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每年就那么几个好剧本。
陈道明不缺戏,地位在那,能有源源不断呈上的剧本,可不上不下的老戏骨们,最尴尬。
论演技,他们能胜过国内一大批流量明星们,甚至能压过不少的青年演员
但他们的片酬低,商业价值不高,资本逐利,是本能。
国内的影视市场的营收模式,太单一,影视作品除去广告植入外,大部分收入还是靠票房,
而这些票房又需要靠具有商业价值的人来支撑,可大多数的老戏骨们扛不动票房。
而那些耍大牌,甚至让保镖强光开路的,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脸红。
看起来后浪推前浪,
但实际上是,市场是变大了,但是各方面的配件没跟上,素质没跟上,好的剧本太少了。
在中国每年有关电视剧备案拍摄的就有几百部,每年播出的有1万5千多集。
好的剧本是需要打磨的,刘和平写《大明王朝1566》构思了7年,写了3年才写出来。
可,即便是好剧本,好演员,也会遭遇到冷漠,《大明王朝》播出后,收视口碑滑铁卢。
而影视行业是烧钱行业,拍部片子动不动几千万就下去了,有人是赚了,但更多的人赔了。
一部电影,从孵化,到备案立项,再到录制,后期,路演,发行,是一个周期长且涉及上千人的工程,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宣传得再厉害,电影质量上不去,也是砸自己脚,电影质量很好,但是宣发不够,热度不够,也大多数是石沉大海。
投资电影,就跟把钱放在股市一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电影就赔了。
最保险的就是迎合年轻人。
这也是为何,在过去几年,无论什么导演拍戏都会叫上一个流量明星的原因,
哪怕他们知道他的演技不好,但是需要他出现,哪怕几分钟的镜头,也是宣传的噱头。
有些就更直接了,口碑也不要了,一堆编剧们就写青春剧,偶像剧,流量剧,
因为流量一站,基本上的票房就有了,粉丝经济能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票房和收视率。
这是恶性循环,年轻观众需要释放,只想图乐子,电影人要赚钱,所以要迎合观众,
在这个过程中,年轻的观众想要释放的压力和期待,又是可以被引导和改变的。
中国演艺圈开始渐行渐远,纯粹变成了消遣的场所和娱乐的工具,
电影的道德和文化功能缺位,人们没有信仰,对金钱的抗热都投射在了电影里边...
电影人渴望去改变这一切,但是大多数的电影人只是垂死挣扎无力改变,
因为,他们要生存,要妥协,现实没有理想...
但底层电影工业在被现实的妥协下,没有规矩,没有梦想,没有理想...
陈道明虽然站在高处,却无能改变。
内娱卖的是流量。动不动花几千万请好几个明星代言广告,每年花好几个亿买版权,买的还全部是流量剧的版权,不断在卖流量...
谁都知道要建立生态内容系统,
从长远角度来看,谁都知道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问题在于,谁负责,谁背锅?
砸钱请的明星和广告,可是实打实的见效。
于是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平台制造虚假数据,用虚假数据帮捆绑制作方,制作方只能用流量方制作低品质影视剧,平台为了推销只有再制作虚假数据...
既然大家都走到今天了,要么合并,要么一起死,要么看谁先把谁耗死。
绝大部分的观众,是没有任何忠诚度的,哪边有吸引力就跑了,所以都在搞垄断,搞收购,
因为你跑来跑去,还是我的企业,不管看的什么都是我的电影, 不管喜欢谁都是我旗下艺人
陈道明讨厌这些,他觉得自己适应不了这个时代,于是自己往边缘人群走。
从2010年传出自己退圈的想法后,11年过去了,陈道明没退圈,他还在演绎不同的角色
《庆余年》里的庆帝,《归来》里的陆焉识,
《一九四二》里的蒋介石,《手机》里的费墨,
《唐山大地震》王德清,《楚汉传奇》刘邦。
只是,他对周遭的事情不再过问,他只是专心做一个演员。
但这次,他变了。
陈道明表达自己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愤怒,
而这股愤怒,恰恰是当下需要的动力。
我不知道,那会用强光开路的演明星,是否在看到这内娱变天一切后,会脸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