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是李连杰所演的一出电影,我听到很多的影评都说戏中有太多“说教”的元素。举例,电影中霍大侠的妈妈好像跟他说:“武术其实是要战胜自己而不是别人”;后来霍元甲本身又跟徒弟说教,又跟日本挑战者说教。不错,我相信导演的目的是要在戏中传达一些正面讯息。
但在电影中,这种“直接说教”传达讯息的方式,你只做一两次,观众或者还不会太介意,不过重复多次后,就像太过直接的广告手法,很难让人接受,电影也变得好像唠叨的女人,导演只纯靠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白来说教,但却没有用到以电影情节的方式带出所要传达的讯息。
与其用侮辱观众智商的广告手法,不如用有深度的“意境”带出讯息。杜琪峰导演的《枪火》有一幕很过瘾:
五大杀手保镖因为奉命要二十四小时保护被职业杀手盯上的黑社会老大,于是全部都在老大办公室外面的走廊等候他会议结束。但整个等待的过程就好像怀孕的老婆送进医院产房后,等了一个晚上都毫无音讯。
由于等待是最难熬的,于是其中一个杀手开始踢着纸团解闷。他把纸团踢给另杀手,对方又踢回去,然后他又踢给另外一伙伴……结果,就上演了一幕五人杀手在黑社会老大的办公室外,偷偷踢纸球的小插曲。杜导演让我们看到五个绝世高手也与常人一样,都有童心,需要玩踢东西来渡过“闷到发霉”的等待。
完全没有用“意境”带出的话,导演就可能会要求五大杀手讲:“很闷啊!闷死人啦!”,或者要求黄秋生对吴镇宇说:“唉……我们做杀手的也是人……”。请问看过电影后你还会记得“杀手也是人”这句话吗?
真正的推销高手都是“意境专家”!
之所以要创造意境,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活在自己的某种“幻想”里,我们的消费也很大程度是在为我们的幻想而消费。关于这一点我在上一课已经讲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我上一期的视频。
荣格心理学认为,当你有偶像时,或爱上一个人时,其实就是爱上了自己内心的完美的投射。你在热恋时,其实是爱上了一个自己所幻想出来的角色,而刚好你的对象的一些外表、性格、言行让你觉得他就是你梦寐以求的爱人或偶像。
所以热恋期,你基本上是和你内心的偶像谈恋爱。事实上,你的情人也不可能完全符合你心中的偶像。
当一个人跟你的偶像的相似度接近百分百的话,你反而不会有任何的幻想。所以,要激发一个人的幻想,你反而要从一些看起来好像不重要的细节”入手。
那么我们要怎么从细节来入手呢,下一课我们来着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