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新闻 >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

时间:2021-04-19 14:0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好风追《大秦赋》这部剧到了50集,先开始为了追剧熬夜,后来开启两倍速,还是硬着头皮往下看。本来想弃剧,但是为了找到为什么这部剧在豆瓣的评分由

好风追《大秦赋》这部剧到了50集,先开始为了追剧熬夜,后来开启两倍速,还是硬着头皮往下看。本来想弃剧,但是为了找到为什么这部剧在豆瓣的评分由开播的8.9降到了现在的6.4的原因,还是硬撑着往下看。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豆瓣目前评分

好风先开始喜欢这部剧,是因为电视剧开场时宏大的画面,精美的构图,精心设计的服装和道具,以及一干演员的精彩演绎。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13岁的嬴政

到张鲁一出场时就被惊到了,13岁的秦王嬴政啊,太沧桑了,美颜和磨皮后的抬头纹清晰可见,偶尔伸出一双枯瘦的,饱经忧患的手,总是不由的让人出戏。

可是看了几个晚上,和张鲁一熟悉了,也忘了他的年龄。赵姬说“你还是个孩子”,镜头那边就出现了张鲁一沧桑的脸,习惯了也就接受了。

只是这部剧依然让人看着难受,好风花了好几天,想明白了个中原因——评分下降是编剧惹的祸。

我们知道电视剧本与小说创作相似,剧中的人物要有个性化的语言,人物的成长和转变得有过渡和支撑点;故事的情节要曲折,但意料之外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

《大秦赋》这部大制作的电视剧却在对白、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上都出现了硬伤。

①首先,很多对白太随意,缺少历史剧的厚重。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台词缺少历史厚重感这方面赵姬这个角色被吐槽最多,鸡汤式的对话经常让人出戏,以为自己追了一个现代偶像剧。

嬴政很多话也特别潮,除了要陪着吕不韦浪迹天涯,还有对芈华的深情告白,以及在嫪毐谋反后对太后的指责……读者朋友们试一试:把嬴政图片中的台词中的“寡人”换成“我”,有没有一点追琼瑶剧的错觉。这种突然转变的语言风格总让人措手不及。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②人物语言缺少个性化。

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是必备的要素。

如鲁迅笔下孔乙己会说问“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会说“多乎哉,不多也”这样的话,酒店的小伙计绝对不会说。

祥林嫂会说“我真傻,真的”;鲁四老爷就绝对不会说。

林黛玉会写《葬花词》,王熙凤绝对不会。

《大秦赋》这部电视剧是大手笔,不同国家的众多人等粉墨登场,除了赵国的赵偃和郭凯等几个人物的台词有识别度,其他演员的对白识别度极低,每个人都会偶尔冒两句正能量的句子,这样难道就把人物个性复杂化了?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赵姬和嬴政两个个性不同的人的台词竟然很相似。

嫪毐一个粗人与李斯的语言区分度也不高,当然除了编剧刻意安排他听不懂魏嫣的“既见公子,云胡不喜”这样的台词。

之所以说刻意是因为前一集嫪毐还用《诗经》中的情诗和赵姬调情,后一集突然就听不懂同样出自《诗经·风雨》的句子了。要知道战国时期的人听一首出自郑国的民间歌谣并没有难度,而无论从剧情发展还是嫪毐扮演者的表情都看不出他是假装听不懂。

这部剧经常是编剧想让演员来一段什么台词就来一段,而不是根据人物个性他可能说出什么台词。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③人物的成长和转变缺少过渡和支撑点。

如嬴傒这个人物形象,在电视剧开始时处处与赢异人作对:得知吕不韦密见华阳夫人立即带人去抓;知道赢异人藏身监狱去堵;后来甚至刺了赢异人一刀。而这一切都是缘于对王权的争夺。

后来赢异人继位后原谅了公子傒,让他回到咸阳封他为驷车庶长,掌管宗室事务。公子傒一感动就开始全力辅佐异人。

结果在华阳太后发动宫变时,他又开始有了想法,最后赵姬一通当皇帝不快乐的理论让他发誓要扶嬴政上位。这种没来由的转变实在有点突兀。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更夸张的是渭阳君嬴傒至此进入癫狂状态,开始了分裂式表演。一会金刚怒目,暴跳如雷;一会为情所伤,痛哭流涕;一会忍辱负重,如被驯服的绵羊……只是这些情感多半缺少过渡和铺垫,所以给观众以不适感。可惜周铁这位演员了,如此精湛的演技被编剧搞得不合时宜。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嬴政这个角色的塑造的也比较纠结,一会是人畜无害的乖孩子,觉得母亲和仲父是自己的天;一会是暴戾恣睢的独裁者,喜怒无常。而一个人物的几种模式随着剧情的发展随便切换。你以为角色成长了,但很快他又退回去原来的状态了,你以为角色转变了,但不久他又变回去了,人物转变的真是让观众猝不及防呀!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④很多情节既在意料之外,更在情理之外。

其实好风一开始特别欣赏剧中几处情节的设置。

比如在五国合纵伐秦时,让樊於期放了燕国太子丹,这就为樊於期以后投燕埋下了伏笔。

《史记》中关于樊於期这个人物记载的太少,只说他从秦国逃到燕国,最后自杀,用自己的人头支持荆轲去行刺秦王。

《东周列国传》中说他对吕不韦不满,觉得嬴政可能血统有问题,所以支持嬴政的弟弟——公子成蟜谋反。最后成蟜被杀,而樊於期却安然无恙,继续在秦国为将,直到被赵国大将李牧打败,担心被罚逃到燕国。

《大秦赋》这部电视剧的情节很好地解释了樊於期撺掇成蟜谋反而为什么没被杀,因为樊於期所作的一切都是吕不韦的谋划,所以他能全身而退。

可是在《大秦赋》中,樊於期也没等到与李牧开战,剧中他因为保护冬儿不力,致使冬儿死亡,因害怕而逃跑了。

其实,剧中也极力表现樊於期如何不顾生死救冬儿和公子扶苏的,如果救冬儿失败要被罚,那么成功解救扶苏是不是要赏呢?何至于就逃跑呢?何至于后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用重金和封地悬赏,要他的人头呢?

总感觉后面的剧集和前面的不是一个编剧,漏洞太大,观众靠着善意和理解已经补不住了。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剧中关于嬴虞的情节安排也非常不合情理,编剧原本可能要设计一个谍中谍套谍,可惜这个连环套设计的太混乱,除了编剧,观众根本解不开,也料不到。

另外嬴政灭嫪毐的过程在《史记》中也是一笔带过,编剧要脑补这段情节,应该是借鉴了《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

郑伯先纵容被母亲偏爱的弟弟共叔段做大,抓住他谋反的把柄,一举除掉他。

嬴政也想这样对嫪毐和太后,希望借除嫪毐的同时削弱宗室和吕不韦的势力。

只是操作过程太过拖沓,很多人吐槽《大秦赋》拍成了《嫪毐传》。

当嬴政半夜跑到太后房里在床上挂了一把类似于达摩克利斯的剑,不知道其他人观感如何,好风差点崩溃。

另外在《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掌控了整个局势,他的弟弟只等着落入圈套。而《大秦赋》中先开始秦王不杀嫪毐说没有证据时,好风只以为他是为了后面的大动作找个理由。

看着看着才发现,秦王是发自内心的这么想呀!那他杀12岁的甘罗时怎么没要证据?后面因为有人替太后求情,直接杀掉27人怎么不要证据?杀一个与他母亲私通,淫乱后宫的人反倒要证据了?

关键是在对待嫪毐这件事情上,秦王和李斯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后是漏洞百出,如果不是大将王翦接到儿子的报信冒死相救(注意儿子报信并不是秦王和李斯安排的),那么秦国可能就姓嫪了。

电影和电视剧利用这种“最后一分钟得救”的手法确实可以让情节扣人心弦,但是也要合理才行呀,否则观众感觉被编剧耍了,完全不靠谱的剧情,靠着编剧的生拉硬扯凑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违和。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当然,追剧到现在,还是因为本剧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段奕宏扮演的吕不韦,尤勇扮演的王翦,邬君梅扮演的华阳太后等人的演技确实是非常棒。

剧中的服装和道具也非常用心,因为追剧好风跟着看了好多相关的书,包括秦朝时的服饰文化,感觉剧组真是用心了。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比如秦王在雍城行冠礼时戴的这顶冕就非常精致。帽顶上这块板状物,叫做“延”,系于下颌的带子叫做“纮”;两耳旁联缀“瑱”,在延的前端垂着数行玉珠,叫做旒。

这个旒有讲究,从皇帝、诸侯到大夫,各有等差。皇帝的冕旒最多,有12条,其他的有9条、7条、5条不等。

《大秦赋》这部剧中秦王加冠时的冕是九串珠子,因为那时候他是秦王,是诸侯;而序幕中那顶象征着皇权的冕是12串珠子,下面是一个大大的“天”字,那时候他是至高无上的始皇帝,一统天下!

《大秦赋》评分为什么一路走低?张鲁一说这个锅我不背,找编剧去

从这一点看,《大秦赋》又值得一追。

当然一部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好风的一家之言,欢迎大家一起参与到讨论中,追并吐槽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