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新闻 >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时间:2020-05-26 17:09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文丨张玮01.先说下家喻户晓的,鲁迅先生的第二任妻子。许广平,出生在广州的一个士大夫家庭里。说许广平“家世显赫”,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其祖父

文丨张玮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01.


先说下家喻户晓的,

鲁迅先生的第二任妻子。


许广平,

出生在广州的一个士大夫家庭里。

说许广平“家世显赫”,

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其祖父许应骙被慈禧太后认作干儿子,

获赐可在宫中骑马,

官至浙江巡抚(相当于浙江省省长)。


及至许广平父亲一辈,

家道中落,

但广州许家,

依旧是名门望族,

家里英才辈出:

反英军入广州城斗争的功臣许祥光、

有“许青天”之称的许应镕、

廉洁清官许应锵、

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

有“铁血将军”之称的东征名将许济、

红军名将许卓、

著名教育家许崇清等。


许广平的父亲许炳枟是庶出,

在许家这个大家族中地位不高,

一生也没取得功名。

不过这反而让许炳枟比较开明,

传递到女儿许广平身上,

倒成了一件好事。

在那个时代,

许广平居然被允许像男孩子一样读书、上学,

甚至可以不缠足。

这也对许广平的性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鲁迅与许广平


1918年,

许广平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本科。

1919年,

许广平积极投身“五四运动”,

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编辑。

1922年,

在短期担任小学教师之后,

许广平考入了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

也就是在那里,

她遇见了鲁迅。


当时鲁迅在该校兼任国文系讲师,

讲授中国小说史。

当时习惯坐在第一排听课的许广平,

后来这样回忆第一次见到鲁迅时的情景:

突然,

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

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

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

粗而且硬,

笔挺的竖立著,

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

一向以为这句话有点夸大,

看到了这,

也就恍然大悟了。


一开始,

许广平和鲁迅只是师生关系。

这样的关系,

维持了一年多。

1925年3月11日,

女子师范大学发起了,

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学潮,

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的许广平,

正是学潮中的骨干。

为了寻求理解和支持,

探讨中国女子教育的前途,

许广平主动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

这封信,

连同后来的134封两人之间的来信,

被编为《两地书》。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鲁迅先生一家三口

1925年10月20日晚,

在鲁迅寓所的工作室里,

鲁迅坐在靠书桌的藤椅上,

许广平坐在鲁迅的床头,

许广平握住了鲁迅的手,

鲁迅同时也向许广平报以轻柔而缓缓的紧握。

鲁迅对许广平说:

“你战胜了!”

许广平羞涩一笑。

27岁的许广平和44岁的鲁迅,

终于走到了一起。


1927年10月8日,

鲁迅和许广平来到了上海,

住进了景云里23号。

但是,

两个人没有住在一起。

在景云里,

鲁迅住二楼,

许广平住三楼。

而且,

鲁迅二楼的住处,

放的是一张单人床。

对外,

鲁迅一直说许广平是帮助自己校对文稿的助手。

但是,

大家都看得出来,

助手不仅住进了鲁迅家,

而且亲朋好友宴请鲁迅时,

都会同时邀请许广平。

鲁迅的一些学生,

其时已经开始称许广平为“师母”了。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鲁迅故居,景云里23号

02.

鲁迅为什么还要那样做?

于是,

就要说到另一位妻子,

朱安。


朱安也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

父亲做过县令一类的官。

但没有许广平那样幸运,

朱安的家庭非常守旧,

完全是按照一个旧式女子的规范,

去培养朱安的。

据朱安自己的回忆,

小时候缠足,

她疼得大哭,

但母亲告诉她:

“好人家的女儿都是要缠足的!”


等到要读书的年纪,

父亲又告诉她:

“女子无才便是德,

好好的女孩子,

读什么书,

那些诗词唱曲的,

没的把心念野了。”


所以,

朱安没有上过一天学,

识字也不多,

她所需要做的,

就是乖乖地学些女红,

烹饪等持家的活计,

做大家眼里的“好人家的女子”。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朱安


很快,

朱安就到了适婚年纪。

朱安的和顺恭谨是出了名的,

于是周家老太太就将她定为自家的儿媳。

周家虽然家道中落,

但在当时也算是体面人家,

所以朱家也是同意的。

在整个定亲过程中,

两家人征询了不少人的意见,

但唯独没有问过未来的新郎和新娘的意见,

他们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1906年6月,

当时在日本仙台留学的鲁迅,

忽然接到母亲的来信,

说是病重,

让他速速返国。

鲁迅一回到家,

却发现家里张灯结彩,

原来,

母亲把他骗了回来,

是为他安排娶亲。

新娘,

就是朱安。


多少有些出乎大家的预料,

婚礼时,

鲁迅没有半点反抗,

他戴上假辫(因留日后他已剪去辫子),

带了红缨大帽,

按照当地仪式,

在新台门的神堂上,

与朱安双双拜了堂,

然后任由人扶着,

去了新房。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在日本留学时期的鲁迅


只是那个新婚之夜,

鲁迅通宵达旦地看书。

第二天,

就搬到母亲的房里睡了。

再过数天,

就回日本继续求学去了。

后来,

鲁迅对好友许寿裳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

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

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按照鲁迅的解释,

他这样做,

一是为尽孝道,

他甘愿放弃个人幸福;

二是不忍让朱安做牺牲,

在绍兴,

被退婚的女人,

一辈子要受耻辱的;

三是他当时有个错觉,

在反清斗争中,

他大概活不久,

因此和谁结婚都无所谓。


在许广平进入鲁迅的生活之前,

鲁迅就和朱安做了20年,

“名存实亡”的夫妻。

鲁迅一直在外,

朱安就一如传统的,

绍兴太太般地做着家务,

奉养着母亲。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朱安(右一)

但是,

许广平的出现,

不可能不引起朱安的内心波动。

在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定居后,

朱安租住的砖塔胡同“二房东”之一俞芳,

曾这样回忆自己和朱安的一段对话:

俞芳对朱安说:

“大先生和许广平姐姐结婚,

我倒想不到。”

朱安回答:

“我是早想到了的。”

俞芳问:

“为什么?”

朱安回答:

“你看他们两人一起出去……”

俞芳问:

“那你以后怎么办呢?”

朱安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

我想好好地服侍他,

一切顺着他,

将来总会好的。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

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

爬得虽慢,

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

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

我没有力气爬了。

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


俞芳回忆,

朱安说这些话时,

神情十分沮丧。

但让朱安这只“蜗牛”彻底绝望的事,

随后还是发生了:

许广平怀孕了。

在鲁迅与许广平的孩子,

周海婴诞生后,

鲁迅的母亲自然很高兴,

但朱安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于是婆婆狠狠地批评了她:

有个孩子有什么不好?

于是,

朱安也不敢不高兴了,

相反,

她慢慢认了命,

又高兴起来。

她开始把周海婴当作自己的儿子,

自我安慰死后好歹有个子嗣祭奠她,

不至于让她做孤魂野鬼。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鲁迅之子,周海婴

朱安对周海婴的想念,

是通过人代笔写信(她识字不多),

向许广平表达的:

“我听说海婴有病,

我很记挂他。

您要给他好好地保养保养。”

“听说海婴研究无线电颇有心得,

凡人有一技之长,

便可立足,

也很好的。”

等到周海婴十五六岁时,

朱安开始直接给他写信,

有一次还问他是否有同母亲的相片,

给她寄来一张,

“我是很想你们的”。

但是,

直到朱安去世,

她也没有见过周海婴。


03.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逝世。

之后,

许广平把全部的精力,

都投入了整理鲁迅作品的事业中。

1937年4月,

她将鲁迅杂文13篇,

编成《夜记》出版。

又以“三闲书屋”的名义,

自费出版了《鲁迅书简》的影印本,

及《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书。

11月上海沦陷后,

为了保护鲁迅的全部遗稿及其他遗物,

许广平留在上海。

1938年4月,

她又编成了《集外集拾遗》。


留在上海,

也给许广平带来了麻烦。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向美国宣战。

次日,

日军开进上海租界。

12月14日凌晨5时,

许广平在寓所被捕,

先被关押在北四川路日本宪兵司令部,

然后又被转送到汪伪的特务机关“76号魔窟”。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许广平

因为许广平是鲁迅的伴侣,

了解熟悉活跃在上海文化界的左翼名人,

所以日本人希望从她身上打开缺口,

将进步的上海文化名人一网打尽。

在狱中,

面对打骂、断食、拷打甚至电刑等各种折磨,

许广平始终没有屈服,

一字不吐。

在关押了76天后,

无奈的日本人最终让内山书店,

把许广平保释了。

许广平曾说:

“身体可以死去,

灵魂却要健康地活着。”


与此同时,

朱安的生活境遇也不好。

独守空房侍奉婆婆的朱安,

晚年也陷入了穷苦困境。

她甚至准备卖掉鲁迅的遗稿,

这一行为引来了各方的反对。

温顺的朱安第一次情绪激动地为自己辩护:

“你们总说要保护鲁迅先生的遗产,

要保护鲁迅先生的遗产,

难道我不是鲁迅先生的遗产吗?!”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鲁迅(右一)

这时候,

是许广平一封封信写给了她,

一笔笔款汇给了她(当时许广平自己也不宽裕)。

在鲁迅去世后,

朱安一直拒绝别人的接济,

包括周作人的钱。

(她知道丈夫与周作人关系不睦,

且后来周作人在汪伪政府任职),

却一直乐于接受许广平汇寄的生活费。

朱安也对人说:

“许小姐待我好,

她懂得我的想法,

她的确是个好人。”


1947年6月29日,

69岁的朱安孤独去世,

临走前身边没有一人。

许广平当时无法赴京,

汇钱托朋友为朱安办了丧事。

但是,

朱安生前希望葬在鲁迅身旁的愿望,

没有达成。


1968年3月3日,

许广平发现鲁迅手稿失踪后,

她心急如焚,

连夜写信给周恩来,

要求彻查真相。

在送这封信的过程中,

她心脏病突发逝世,

享年70岁。


鲁迅:原配为他守寡一生,与许广平是“师生恋”

鲁迅一家三口

两个女人,

终其一生,

都在捍卫自己的爱情 ,

然而,

在三个人的世界里,

总是那么的拥挤,

总有一个人,

显得是那么的多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