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广州辟谣非洲籍人士爆雷 缓解忧虑需更多信息

时间:2020-04-08 15:27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文| 令狐卿 广州市政府4月7日上午举行疫情防控通气会,主题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广州市卫健委、公安局等部门提供多角度的管理数据,澄清并否

文| 令狐卿

广州市政府4月7日上午举行疫情防控通气会,主题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广州市卫健委、公安局等部门提供多角度的管理数据,澄清并否定“广州新冠疫情黑人区爆雷”的网传说法,认为包括非洲来客在内的外国人疫情“可防可控”,但提醒市民注意:外籍人群中的零星散发病例和他们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4月7日 ,广州市第68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

广州本次疫情发布会具有强烈的抚慰目的。近期,随着防范境外输入疫情成为防控重点,青岛、南京、广州等地均出现与外籍人士相关的争议性新闻,尤其是尼日尼亚确诊病例咬伤广州女护士事件,最大程度提升了外国人在疫情全局的能见度。广州近期公布与外籍人士相关的病例,更令形势骤然升温。

广州在公布外籍人士确诊病例时,措辞都很中立,不会像民间那样直呼“黑人”如何如何,这是官方礼仪的应有姿态。但不能否认的是,广州民众乃至全国舆论都挑明了“非洲黑人有可能冲击疫情防线”的担忧,仅仅靠发布会的“辟谣”,并不能完全说服人,因为这种的强烈的担忧有着复杂的现实背景。

自媒体文章敏感捕捉到公众的情绪焦点,传播三元里的广州非洲籍人士聚集区重新“封村”的消息,广州的发布会已经否认,说是人和车凭穗康码、测体温可以正常进出。官方排查了高风险国家在穗人员3779人,对6321名外籍入境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目前发现的外籍确诊病例都是在隔离中主动发现的。

可以看出,广州官方始终拒绝将非洲籍人士疫情作为信息专项来发布,而是将他们放在“外籍人士和境外输入”这样的大分类中。这么做确实体现了风度,可与舆论忧虑的指向不在同一个层面,很容易导致各说各话,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无法打消广州市民和国民的疑虑。

需要强调的是,人们对非洲籍群体的担心,不应该全被看作是偏见,甚至是歧视。当这个问题冲出地方议题的范围,进入全国舆论场,就将非洲籍族群的日常管理与疫情的紧急管控交错在一起。要想真正安抚民众焦虑,除了讲清楚“最近的”疫情防控,还需要交代常规管理的存量和情况。

比如,当发布会传达“可防可控”的信号时,依据的是“境外输入”已经排查了多少、检测了多少,说的是外籍人士的增量部分;但人们担忧的非洲籍族群在广州的存量,有没有不在管理视线内的?有没有黑下来根本不被监测到的?换句话说,广州到底有多少非洲籍人士?不该是一道扑朔迷离的数学题。

谈论广州族群共存的文章一般都说这里有30万非洲籍人士,而广州市公安局2018年初给出的数据是1.5万人,与30万沾边的数据是2016-2018三年离境的非洲国家人员是35万人(合计114.6万人次)。这是官方公开的权威数据,但对于那些候鸟式中非贸易商、非法居留者,民间有自己算法,对官方统计保留意见。

广州非洲籍人士数量成了官民各表的谜团,搁在平时或许无所谓,但放在新冠疫情、特别需要数目管理的非常状态下,就成了左右舆论的关键。不管是危言耸听的“黑人爆雷”,还是广州官方坚信的“可防可控”,要化解尖锐的矛盾看法,急需区分外籍人士的旅居状况,按“近期输入”与“存量防控”的统计口径公开数据。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左)对入境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图片来源:新华社)

目前广州疫情最新通气会各部门给出的统计口径,不能很充分满足民众的期待,比如对于非洲籍族群的基础人口数、分布及流动情况回避不谈,竭力强调现有病例不会导致社区传播。虽然提供了严格管控的例子,比如驱逐违反隔离政策的外国人,但对非洲籍族群的日常管理信息付之阙如。

民众希望了解生活在广州的非洲籍族群的真实情况,绝非是要为歧视寻找依据,而是迫切看到这方面的公开与公平。因为在常识的看法里,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疫情防线不能从任何一个身份族群那里被攻破,每个部分都要负起责任,不要搞特殊化。疫情的发生,就这样将广州管理非洲籍人士的透明度凸显出来。

因此,要理解舆论对非洲籍族群的关注与担忧,除了极少数人在防控形势转化时寻找责备的替罪羊,为恐惧寻找出口外,更主要的是,对特定人群的日常管理还不够信任,官方数据无法说服市民的亲身感受,遇到紧急疫情难免焦虑。广州意识到了焦虑,但提供的答案尚未匹配舆论的问题意识。

总之,一方面要看到广州非洲籍族群在国内舆论场中被逐渐聚焦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要真正地理解民众在这个问题上的关切。这种关切不仅指向应急的防控手段,还体现在对非洲籍人士日常管理信息及其披露机制的期待。反对歧视,反对针对特定族群的危言耸听,但相关的管理不该成为黑洞,这是紧急状态下说服大众的基本条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