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皖两年前创办码字人书店时,为书店想了一句座右铭:自由,是你可以选择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但创业的两年中,很多原先不打算做的事她都做了。
2020年这场疫情中,李苏皖又做了一些以前不会去做的事,比如线上直播。疫情让本就经营困难的书店业遭受了不小的冲击,线上活动、直播带货、登陆外卖平台等等尝试,成为不得已的自救手段。
时至今日,全国大量书店在关闭2个月之后仍未开门。码字人虽然2月就较早地恢复营业,但客流稀少,店员说,每天只有个位数读者光顾。
但就在疫情之中,仍有一批书店逆市开业。今年初至2月底,北京新开业书店达73家,其中不少刚开业就获得了北京市政府资金扶持。
春天到了,书店开了,但是读者在哪里?
码字人书店。由于开在深巷中,疫情后,书店的客流减少很明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谁在书店读书?
3月25日,湛蓝窝在码字人书店二楼角落的座椅里,独享整个空间。她是一名互联网从业者,春节后应公司要求一直居家办公,原本不太光顾书店,但如今家门口附近这间安静的书店,成为她每天必到的地方。
码字人书店以诗歌、戏剧、电影为主题,店面不大,也不在繁华地段,但在京城读者、全国书店业和青年创作者中都小有名气。
“最近这里很安静,疫情之前有时候也很拥挤。现在来书店不仅是买书,更多是参加活动或者享受空间。我很久没有买过纸质书了。”她说。
疫情尚未结束的北京,开业的书店并不多。已经开业的书店里,客流量也比往日锐减,很多书店出现了店员比顾客多的窘境。
中信书店启皓大厦店开业不到一年,作为中信书店在京29家店中的“准旗舰”店,原本客流旺盛,也是京城文化活动偏爱的场地。自从恢复开业以来,每天客流量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读者进店需要量体温、登记信息,店员每天测温三次,全店一天四次消毒,每周迎接两三次街道防疫检查。店员很多时间都花在防疫上。
店内不多的座位原本一座难求,如今随处虚位以待。3月下旬一天,店内读者小金拿了两本金融类图书在窗前阅读。他原先也不常来读书,但最近在家待久了以后,时常会来这间书店“透透气”。
现在去书店,读者需要经过多道关。戴口罩和消毒只是最初级的要求,在北京每家书店进门都需要实名登记信息,有时被告知要保持与其他读者的距离。很多书店因为地处园区、楼宇等场所,必须实行预约制,进店难度再度提升,也“劝退”了不少读者。
对于深巷中的特色书店码字人,客流的减少更明显。码字人书店位于尚8远东科技文化园,是一处老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园区,进园之后要走一百多米再拐个弯,才能找到书店。疫情期间入园流程烦琐,需要测量体温,扫描两次二维码,填写电子和纸质表格各一份,并提前与书店预约、报备,用时至少3分钟。
客流的减少,直接影响了书店的现金流,让书店经营面临危机。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在疫情期间面向北京248家实体书店开展问卷调查。48.4%的受访书店称现金流能够支撑1-3个月,27.4%仅够支撑一个月以内,17.7%可支撑3-6个月,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仅6.5%。
中信书店启皓大厦店。作为北京的“准旗舰”店,恢复开业以来每天客流量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书店做直播,原本“不做”的事也做了
即使在疫情重压下,北京仍然有新的实体书店开业。
三里屯背街小巷,距离三联书店三里屯店和朝阳城市书屋·春风习习馆两大网红书店不足百米,一间小小的独立书店,正在疫情的低气压中倔强地准备开张。
Jetlag Books,直译为“时差综合症书店”,店里的时钟以欧洲时间运转,解释了店名。书店以国外期刊杂志为主,不多的中文图书都与人文地理有关。创始人乌云多年从事时尚杂志编辑工作后,第一次运营线下空间,期望以此寄托对杂志、设计和旅行的热爱。
他对书店的定位十分明了:立足创意和时尚行业,提供全球的灵感,满足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世界公民。他认为北京的年轻人需要更多地从全世界汲取灵感,杂志就是一个窗口。只有在三里屯,这样一家特立独行的书店才能存在下去。
不过,采访过不少书店的乌云很清楚,书店经营不易。他的朋友们听闻消息,都祝他的书店“活得久一点”。
已经开业的书店从业者们忧心忡忡。中信书店公共事务经理徐慧说,到店客流虽比上月多了一些,但仅有正常状态的十分之一。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调研组发布的千家实体书店调研报告指出,即使书店重新开业,读者到店消费的心理恢复期还要至少要两三个月。“也许会影响到整个上半年。”徐慧预测。
码字人书店的客流,以前很大程度上由店内活动引来。开业后500天里,书店举办了274场活动,在业内收获“活动印刷机”之称。借助李苏皖曾经媒体经历积累的资源,以及书店特色主题,这里常常举办青年创作者沙龙。如今线下活动按下暂停键,客流直线下降。
李苏皖的“不做”清单里,原本就有线上活动这一项。
她的前一份工作在互联网公司,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仿佛是与时代逆行,却顺从了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决定开实体书店,就已经作出选择,就是线下更美好。”
她以莎士比亚书店为榜样,希望码字人不仅是一家书店,也能见证青年作者们的成长。码字人举办的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是引荐青年诗人、作家、音乐家等,创作是孤独的,但作者需要交流。在一次青年诗会年会中,六七十位青年诗人罕见地聚集在一起。
当线下停摆,李苏皖也琢磨起转战线上,她希望恢复之前线下文化现场,让它在线上依然成立,维持和增强书店的内容活力。团队很快策划了“星夜联航”线上共享项目,联合全国出版社、书店、读书会以及北京阅读季等品牌,每周末举办举办一两场线上活动。3月办了5场,主要是围绕女性主题的诗歌、电影活动。
虽是码字人书店初涉直播,但互联网企业出身的李苏皖“入戏”很快。每一期语音直播过后还会上线喜马拉雅,引发再次传播。在微博上也进行了视频直播,海子诞辰日那天,请来《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版》作者来到店里,通过直播设备在线谈诗。“星夜联航”活动在50多个微信群里语音直播,最多一场有17000多人在线参与。
“我现在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李苏皖说,“之前特别抗拒的一些事情有了变化,就像螺旋上升的过程。”
线下与线上是两套不同的玩法,但她发现,利用好线上可以帮助线下更好地发挥价值。虽然牺牲了现场感,但线上受众面更广,而且码字人书店希望推出的一些青年创作者,线下号召力往往不强,线上参与难度的降低,反而会让更广大的读者听见他们的声音。
Jetlag Books。疫情期间新开张的一间书店,书店以国外期刊杂志为主,不多中文图书都与人文地理有关。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紧急扶持中73家书店逆市开业
店面还没开张,就赶上疫情带来的两个月延宕,成本支出让Jetlag Books十分吃力。2月下旬,店员看到北京紧急实施实体书店扶持的通知,随即联系,并准备了申报材料。
针对疫情对书店的冲击,北京今年提前启动实体书店扶持,2月26日开始申报,3月底前预拨第一批租金补贴,以解燃眉之急。往年一般4月-6月申报,10月-11月完成评审。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说,今年扶持重点聚焦书店经营投入最大的领域:房租。房租补贴占扶持资金总量比例预计超过70%,房租补贴总额预计将超过获评企业申报房租成本的50%。
3月30日,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发布消息,首批实体书店扶持项目评审近日完成,161家书店获得扶持,资金已经发放到位。Jetlag Books名列其中。
“书店扶持对新开设的书店一视同仁,新书店生存能力比较脆弱,我们会更加关心。”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印书出版处处长冷文波说。
17年前的非典疫情,也严重冲击过发行行业特别是实体书店。当时出现了“四大症状”:销售额下滑、现金流不畅、回款周期长、退货没商量。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近日向媒体回忆,后来证明,中国书业有短期抗风险的能力。17年后书业整体实力增强,有能力战胜疫情带来的困难。
与17年前不同的是,至少在北京,政府为了保护城市文化坐标,对实体书店进行了持续的专项扶持。
今年年初至2月底,北京有73家书店开业,其中部分是在疫情中逆市开业的。像Jetlag Books这样的新书店,甫一开张就能可能获得政府补贴。王野霏此前透露,今年市区两级财政对书店业的扶持资金达到历史最高峰,大大高于去年资助水平。
除了资金的支持,此次疫情暴发后,北京实体书店主管部门还通过其他方式为书店减压。3月初,北京市协调电商平台对书店免收或降低入驻费用,并给予特殊费率优惠和流量补贴。北京新华书店旗下32家门店入驻外卖平台。北京外研书店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店一天接了50多单。
参差书店。参差书店倾向于回归书店的本质,在书店纷纷靠餐饮和文创弥补收入时,创始人拒绝用这些业态喧宾夺主,希望能用书养活书店。参差书店供图
从步入线上到自救仍有遥远距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认为,一些书店会在疫情中倒下。但疫情也许只是压垮书店的最后一根稻草,书店经营面临的根本问题,还是新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
“图书是商品,书店也是商店,应该正视书店的商业性。”徐升国认为书店需要“在商言商”,把握商业规律和趋势。有条件能力转型的书店,以前下不了狠心改变自新,此次正可以壮士断腕,寻找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方向,凤凰涅槃,转危为机。而本来就活得很艰难的书店,“不妨借机‘出清’,退出挣扎,否则未来也很难维持。”
北京市实体书店项目评审专家刘明清认为,疫情对实体书店行业是一次严峻考验,尤其考验线上线下的综合能力。能力较弱的书店,受制于客流量“清零”,生存受到很大影响,而融合发展较好的书店,通过线上渠道减少损失,甚至出现逆市变化。
很多书店的功能早已经转变,“应该成为以书为核心的商业机构,而不仅是卖书商店。”刘明清说,这时迫切需要培养和发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能力,政府也要帮助降低实体书店线上运营的门槛。
不过,书店从业者在疫情中积极尝试线上后发现,从步入线上到实现盈利并自救,仍然有很遥远的距离。
3月的线上试验让码字人获得了很多意外关注,但对解决现实问题帮助不大,因为线上活动目前还很难转化为消费。模范书局歇业期间开设的“线上书局”销售量也不高,仅能填补人员成本。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有些书店仍然对线上持保留态度。
书店虽然拥有线上阵地,却难以转化为销售收入,大多是作为向线下引流的手段。疫情催促实体书店“上线”,但书店面临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线上与线下的选择。
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小型书店的线上销售没有价格优势。在进货环节,中小型书店的进货价格就高于电商,甚至是电商进书成本的两倍,以至于即使书店上了平台,也不可能打太多折扣。
参差书店创始人胡洁认为,书店的困难是一个结构性困境。由于电商拿货的价格低,新书一出来,电商就五折销售,赶上折扣活动甚至低到三折。“很多读者也跟我说,新书我就不从你这里买了,网上可以三折价格买下来。”长此以往,不仅实体书店利润越来越薄,也会反噬出版社和作者,因费心思做原创好书性价比太低。
她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没有图书限价政策,例如规定,新书出版一两年内不可以低于8折销售。
一些国家实行的图书限价政策,确实延缓了很多书店的消亡。例如韩国2014年实施图书定价制,近来又出台针对网店的新规,要求网店售出不得低于书价的九折。德国严格执行图书统一定价制,不能打折销售,让很多小出版社和书店获得了生存机会。国内一些出版人认为,我国也需要立法限制新书打折。
模范书局。创始人执着于书店的古典一面,坚持“卖很老很老的书”。模范书局供图
那些固守线下的书店
线上活动做得好的书店,疫情中甚至在招人,准备开拓线上业务。李苏皖预测,疫情过去后,有些书店可能会主动关门,全部转向线上。然而对于另一些书店,线上一时难以赚钱,加之需要额外的成本,他们选择固守线下。
模范书局创始人姜寻执着于书店的古典一面,坚持“卖很老很老的书”,临时组建的“线上书局”售书效果并不理想,更像一个在线阅读的群。参差书店尝试过线上直播,但读者反馈说,书店的目标读者并不会看直播。
库布里克书店考虑的是成本,入驻电商平台基础年服务费是1万元左右,“我唯一想的是,这1万块是多少本书的毛利?先把这1万块钱挣出来就很纠结。”库布里克书店大陆区域行政经理齐芳说。
参差书店开在五道口一座居民楼的11层。2018年开业至今没有盈利,去年获得北京市书店补贴,贴补4个月房租,才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参差书店是胡洁单枪匹马开创的,她倾向于回归书店的本质,这决定了书店的经营理念。在书店纷纷靠餐饮和文创弥补收入时,她拒绝用这些业态喧宾夺主,希望能用书养活书店,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如果靠这些盈利来支撑的话,那我为什么不去开个咖啡馆或者文创店呢?”店里有一个小咖啡机,如果有客人需要,她会帮忙做一杯,但不准备扩大成日常业务。
这是北京一类书店的代表。这些书店依靠运营者的独特品味和独立姿态,通过推荐书目在读者中获得信任和黏度,甚至形成阅读风向标和文化IP,从而吸引顾客不断来到店里。
无论是否选择转向,这场罕见的停滞,让书店从业者们都重新思考了书店的意义。
在很多书店从业者眼中,线下依然更美好。炎夏之夜,码字人书店举办读诗会,有园区下班的人路过,看到了,就走进来临时加入。午后,读者在模范书局的书架间流连,与一本老书不期而遇。在这些书店人心中,书店的本质正体现在这些故事里。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记者浦峰 视频制作 周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