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杜虎
3月27日,南京日报重点报道栖霞区仙林街道办为684名外籍居民提供暖心服务:给疫情隔离的老外每天送4片面包;老外要喝桶装纯净水,一次买四桶,扛到楼上;派两人将老外买的大件物品抬上四楼送家里;给某老外一天送20多趟快递……街道办回应媒体采访说,对于隔离期的中国人,也会提供相应的服务。
这篇报道的配图是社区服务人员和老外合影的照片,即使隔着口罩,也能看到照片上的每个人都很高兴。保障外籍居民在疫情隔离期间生活不受影响,于情于理是街道办的工作,也是人道之举。只是,对老外的特殊安排和精心照顾,只有对本国同胞也一视同仁,暖心服务才不会让其他人寒心。
南京日报报道《为了684个“老外”的安康》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
本来,将针对老外的暖心服务当作典型事迹,无论是提供素材的街道社区还是参与报道的当地媒体,似乎都是按照惯例操作,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他们可能没有察觉舆情与人心的变动,或许,直到现在,通讯员、记者和街道办都不清楚哪里惹了众怒,说不定还埋怨做多错多。为什么“暖心服务”成了舆论争议的对象,这是需要搞明白的。
最关键的原因是,民众认为无论隔离的是同胞还是老外,隔离的标准都应该是一致的,包括隔离资格的划定、是居家还是集中隔离、隔离点条件以及生活保障标准,都应该不分高低。给老外配翻译利于沟通这好理解,但在一视同仁的隔离措施之外,生活服务上另搞一套,观感就难免令人反感。
就在街道办宣传暖心服务时,微博认证网友@怂小璃 反映,她3月19日在南京居家隔离,贴封条,门口装摄像头,26日又被拉去集中隔离。隔离点房间小,早餐10点送来,旅馆周边施工噪音大,12345(南京市12345政务热线)说管不了。对比给老外的暖心服务,针对内宾的照顾似乎粗疏得很,标准和条件悬殊很大。
网友反应自己在南京的隔离情况
在闹出舆情风波后,街道办的回应只是略微说明情况,含糊的地方比较多。例如街道干部说对中国人也会提供“相应服务”,这个检索新闻确实有,社区的生活保障工作也有。问题只是,会专门给隔离的人都送上纯净水吗?会一天送四片面包以保鲜吗?会送20趟快递吗?恐怕是做不到的吧。
报道中还提供了一组数据:累计684名老外享受“包保服务”,一户一个工作组对口服务。按照报道所说,一个工作组配一名翻译、一名医生、一名街道中层干部,外加网格员和社工,这起码需要上千人的服务。这些人力同时又要应付其他居民的隔离保障,对老外服务多了,照顾其他人的安排必然减少。
疫情凶猛,新冠病毒在侵害人类时不分国籍。人们以为疫情防控能超越惯性做法,暂时放下内外有别的特殊对待,对所有人同等相待,可人们看到的似乎却是另一回事。老外的面包不能放冰箱保存非要每天送四片?快递就不能汇总了送,非得一天送20次?
在抗疫紧急状态下,每个人都为配合防控牺牲了日常生活。老外有对新鲜面包的需求,其他人同样有。老外希望喝上纯净水,其他人同样不想喝自来水。老外儿子过生日,同学把礼物送到了家门口孩子却不能出门,街道办买了蛋糕上门安慰,其他被隔离的人同样也有庆祝的理由,也有委屈,但为何一致的需求背后,得到的满足程度却根本不同呢?
对于社区的暖心服务,老外是认可的。一名解除居家隔离的德国人对街道干部表达谢意:“你们的参与和支持简直完美,使我在隔离期间尽可能地舒适,我看不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外可以这样表达,但街道将其当作成绩是不是得想一想:“完美的支持”是普遍的吗?“尽可能地舒适”推及到同胞了吗?
总之,南京栖霞区对隔离的老外提供暖心服务,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安排、豁免资格、区别对待等方面有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有没有平衡好对老外和同胞的服务工作,是大家依然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