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20时55分,一架从泰国曼谷飞回的九元航空包机,成功降落在仍未“解封”的武汉天河机场,又接回166名漂泊海外的湖北籍乘客。
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呼吸科医生林书翰和护师顾金鑫,是这次赴曼谷包机上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任务护送乘客安全回家,应对机上可能出现的突发健康状况。这已是他们第二次执行护送任务,2月3日,他们曾随东方航空包机赴越南胡志明市,接回131名湖北籍乘客。
林书瀚医师(左二)和顾金鑫护师(左三)向机组人员讲解防护注意事项。
主动请缨随行包机,临行前没告诉家人
今年林书翰是从医的第6年。2月初,当他收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于派遣医护人员上包机的通知时,还在上班路上的他就马上回复报了名,“在这个全民对抗疫情的时刻,所有医护人员都是非常有激情的,希望能做点事,我本来就是呼吸科的医生,这一趟我觉得就应该去”。
1995年出生的顾金鑫从事护师工作2年,当到通知时,她也马上递交了申请。至今已为两次包机“护航”的她,还没有把这特殊的执勤任务告知家人,“我自己是医护人员,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我不想家人为我担心”。
入选为包机随行医护人员后,林书翰和顾金鑫接受了特殊的培训。林书翰向南都记者介绍,座位安排是在飞行途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原则上,所有乘客需隔位就坐,同时要确保后三排座位空出来,设为隔离区,如果乘客有突发情况,可在此区域进行隔离。
作为包机上仅有的两名专业医护人员,林书翰表示面临的挑战并不少:“飞机上有上百名乘客,老人、小孩,甚至有孕妇,除了考虑疫情防控,我们还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突发健康情况。除了保障乘客的安全,也要保障机组人员的安全。”
出现发热病人怎么办?老人出现高血压不适情况如何处理?林书翰说,在临行前,自己已在脑海中做了多次演练,确保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及时应对。
穿防护服10小时不吃不喝,曾遇上发热乘客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有很多情况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
林书翰向南都记者回忆,2月3日,当他们随东方航空包机到达越南胡志明市时,原来制定的方案是要求乘客集中在停机坪空旷位置等候,以摆渡车分批运载乘客到登机舱门接受体温测试。
但是,当地正处在旱季,气候炎热,最高温度可达35摄氏度,气温严重干扰了体温测试。“当时乘客都在户外等一段时间才能登机,登机时10个有9个体温都超标了,我们难以确定他们是受到室外高温影响,还是真的发烧。”他说。
为此,林书翰和机组人员立刻与机场沟通,请求调动更多摆渡车,以最大程度分散旅客,并通过摆渡车内空调调低温度,尽量减少室外高温干扰,最终,绝大部分旅客体温检测显示是符合标准的,得以登机。
不料,在飞行途中,一名在胡志明市登机前体温正常的旅客,在临到武汉时却出现了发热症状,林书翰与顾金鑫立刻将安排到后排隔离区,安抚情绪,并通知武汉机场工作人员。所幸,该乘客在随后在机场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为阴性。
时隔45天,3月19日,林书翰与顾金鑫再次出发,乘坐九元航空包机,赴泰国曼谷接回166名湖北籍乘客。
当天上午9时,他们从广州出发赴深圳机场,乘坐12时40分从深圳起飞的包机,于15时45分降落曼谷,在完成接载乘客后,又于当地时间17时54分起飞,20时55分到达武汉,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飞回广州。顾金鑫还记得,他们回到广州入住隔离的酒店时,已是次日凌晨2时。
12小时内,林书翰与顾金鑫经历了三趟飞行。
林书翰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在降落泰国曼谷前全员穿上防护服,此后不吃不喝,一直至到达广州的隔离酒店,才能将防护服脱下,“因为天气热,穿着防护服长达近10小时,对身体是极大的考验,我们都汗如雨下,当脱下防护服那一刻,人都快要虚脱了”。
乘客道谢让人触动,有下次任务仍会“上阵”
按照要求,返回广州后的林书翰与顾金鑫,需要接受隔离14天。3月24日,仍在隔离酒店接受隔离的林书翰向南都记者表示,两次随行“护航”最让人难忘的,并不是路途遇到的困难,而是乘客向他们道谢:“你可以感受到,他们每一个都是渴望归家的人,当你把他们送回家时,那种满足感是很强烈的。”
林书翰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在3月19日的包机航班快到达武汉时,机上所有的乘客齐声呐喊“感谢祖国和医护人员,我们终于回家”,他偷偷录了下来,不时会回放。这让他触动很大。
林书翰说,对于随行执勤任务,自己从没有过焦虑感,“做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我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只要做好防护,就可以降低感染风险,而且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完成这项使命,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24岁的年轻护师顾金鑫则向南都记者表示,如果有下次包机执勤的任务,她仍会请缨“上阵”。
专题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实习生 王森 南都记者 余毅菁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