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翼城花鼓传承后继有人

时间:2019-11-12 19:2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原标题:翼城花鼓传承后继有人 10月30日,翼城县中小学生参加第三届翼城花鼓大赛。 胡 波 摄 “天黑打到公鸡叫,天亮打到日头落
原标题:翼城花鼓传承后继有人

翼城花鼓传承后继有人

10月30日,翼城县中小学生参加第三届翼城花鼓大赛。 胡 波 摄

“天黑打到公鸡叫,天亮打到日头落,一时不听花鼓声,凉水盆里着了火。”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是花鼓之乡,国家级非遗项目翼城花鼓历史悠久,深受民众喜爱。

作为非遗花鼓进校园示范学校、翼城花鼓保护项目传承示范单位,30年间,翼城县北关小学将花鼓有机融入课堂,带领一届届小鼓手走出县城,把花鼓声传向全国。

花鼓传承从娃娃抓起

翼城县北关小学党支部书记宋志国介绍,从1988年开始,为了传承古老的花鼓技艺,丰富学生的美育课程,北关小学将目光锁定在当地最具地方特色的翼城花鼓上。实施花鼓“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系统工程,成立翼城县北关小学少儿花鼓艺术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翼城花鼓校本课程。

据介绍,除了每班每周开设的两节花鼓课,学生还会在周五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进行集中展演训练。为了让花鼓进一步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学校把花鼓改编为课间健身操。翼城花鼓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小鼓绑在头上、胸前、腰部、腿部,练习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敲到身上,孩子的额头甚至被敲肿。但付出总有回报,六年级的花鼓队员郭鑫说:“我每次出去演出都能增长见识,回来给同学讲自己的见闻,他们都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许佳凝说:“我虽然是一名小学生,但也深深感受到了花鼓的美和所要表达的精神。作为翼城人,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花鼓艺术,并了解我的家乡。”

北关小学培养了一批批花鼓幼苗,翼城花鼓艺术在这里代代传承。据统计,北关小学少儿花鼓艺术团已经培养了35批队员,总人数过万。小鼓手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先后8次荣获国家级艺术大赛金奖,10次登上央视,4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金奖,成为传承和传播翼城花鼓的一支少年生力军。

全校教师齐参与

不仅仅是学生,北关小学的老师也纷纷行动起来,组建起一支30余人的花鼓乐队,学习敲锣、拍钹、打点,为学生伴奏。

英语老师吕艳慧是花鼓乐队中的一员。她说:“我们拿惯了粉笔和板擦,不熟悉花鼓,最初学习时并不轻松。每天放学后,就是我们去‘上课’的时间。”翼城花鼓市级传承人肖军说:“从如何抓鼓槌、敲锣点,一点点教学员,练得多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花鼓用得多,开裂、毛边、鼓面破损,长时间下来总有大大小小的毛病。宋志国笑着说:“破损的鼓扔掉可惜,所以我经常到花鼓教室转转,看到有破损的鼓就琢磨怎么修,久而久之,也成了半个修鼓‘行家’。”

学生当队员,老师当乐手,校长来修鼓。北关小学的翼城花鼓课程全校共同参与,人人都是翼城花鼓传承人。学校在继承以往打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从一人一鼓增至多人多鼓,从几个人发展到几百人,从广场社火表演走向舞台表演。动作技巧由简到繁,创作了“顿四槌”“一点油”“二槌加五槌”的穿插打法,以及转身鼓、抱鼓、边鼓、漫头鼓、高低鼓、多鼓对打等击鼓技巧,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北关小学少儿花鼓艺术团主任郭慧说:“多年的实践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了学生深厚的民族感情,提高了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百家花鼓队越走越远

30年来,翼城花鼓进北关小学成果丰硕,成为“非遗进校园”的样本。近年来,翼城县将翼城花鼓、翼城琴书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浑身板等省级非遗项目植入中小学教学课堂中,从学校艺术教育入手,在中小学校全面开设非遗课堂,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技艺”,把花鼓普及和创建非遗特色学校纳入学校年度考核范围。

除北关小学外,翼城三中将非遗课堂作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组建了千人花鼓表演队伍;翼城县西阎学校各班有花鼓表演小队,各年级有花鼓表演大队,学校有花鼓表演校队;翼城汉德园中学从三年级到高三人人都会打花鼓……今年10月30日,翼城县举办了第三届“翼城花鼓”大赛,94支参赛队伍中,有61支来自全县各中小学校。

“翼城花鼓在各个学校得到普及,让学生在花鼓等传统项目的表演中感知翼城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自信。”翼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新明说。为了促进翼城花鼓高水平发展,翼城县建立了集科研、教学、展演为一体的翼城花鼓传承基地,为花鼓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如今,翼城的百家花鼓队不但常年在中国各地表演,还远赴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对促进山西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产生了积极影响。(记者 杨渊 郭志清)

(责编:刘颖颖、丁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