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家:
你们好。2020年伊始,新一个年轮的开端,似乎并不顺利。有网友用成语记录下鼠年春节的场景:
不约而同:不约饭不约会,这个大家都认同;
口捂遮拦:捂好口鼻,没口罩尽量不出门;
通风报信:早晚通风,发现体温异常及时上报社区;
……
这或许是大家经历过最特殊的一个春节。“热闹被病毒藏起来了”,城市不吵了,村镇没了喧嚣,路上不再堵车,餐馆门口罗雀,口罩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远距离。
疫情来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不单单是指病毒侵入肌体的威胁,对更多人而言,它打乱了原有的生活秩序,鲁莽地夺走了内心的安全感,习以为常的工作、聚会、节日在这一刻变成了奢望。很多人紧张焦虑,有的恐惧无助,有的甚至要面对悲伤与离别的煎熬。
抵御灾害,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当家家户户的大门挡住了彼此的交流,严峻的疫情却通过媒体将14亿人联结在一起。“别怕,再等等,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等地铁里的人多到挤不上这一班”,近日热播的一部短片《武汉莫慌 我们等你》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你的关心就是我的关注,你的悲伤就是我的悲伤。大家自愿捐资捐物、转发救助信息、监督政策落实……有你们的扶持,武汉不孤单!湖北不孤单!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是责任人。你们当中,有的是医生护士、社区干部、人民警察,在防疫最前线与死神斗法。也有的是教师、白领、演员,他们的恪尽职守看似与疫情无关,却维持着社会系统的运行,抵御着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非常时期,每一个岗位都是战位。复工复产以后,更多平凡者将化身英雄。城市机器不停摆,基层的毛细血管不堵塞,病毒就永远不会得逞。
图片来源@泉州机关党建事实上,哪怕不能外出,“宅”在家中何尝不是一种责任。从和孩子一起在抖音上比拼做蛋糕、做凉皮,到开启一次云学习,这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尽责,更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毕竟,防护网织得再密也还得靠自己,你与我才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好好洗手,戴好口罩,留神电梯按钮,每个人都成为一座堡垒,方能让病毒无缝可钻。正如不少弄村张贴的标语所写,“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这是提升群防群控水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关键所在。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对科学而言,一次疫情意味着学科边界和人类知识的拓展。对社会而言,一次疫情,或将倒逼应急系统、治理能力提升。对于我们而言,又会是什么呢?
或许是提升科学素养的一次契机。从N95、ECOM,到气溶胶、方舱医院,大家最近应该掌握了不少新知识。有人为了了解病毒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同口罩的用法,开始关注即时新闻,甚至浏览学术文献,希望消除对未知的恐惧、更好地保护自己。实战是最好的演习,这些知识与技能将伴随终身。
更是反思自我的最佳切口。有人担心:疫情过后,当一切恢复正常,人们是否会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确,遗忘是对伤痕的背叛。灾害就像一次思想实验,虽然不是常态,却能设置极端条件促使人们沉潜反思。避免在同一个水坑中再次跌倒,期待获得更成熟心态,练就更理性思维,养成将更合理的生活方式,是疫情过后每个人的责任。
反思如何面对野生动物,是冒险尝鲜还是敬而远之?
反思如何与自然相处,是随心所欲还是敬畏谦卑?
反思闲暇之时,除了K歌,撸串、打游戏,如何面对自我与家人?
反思网络时代,如何避免被海量的信息带偏节奏,如何正确发声?
反思社会参与,如何葆有热忱又不逾越规则?
反思健康、亲情、自我、他人,乃至生死。
……
人们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从节气和物候上看,立春时节早已到来。但在大家的心中,疫情的阴云尚未消散。
前几天,在武汉的方舱医院里,我们看到了在病床上坚持读书的青年学者,边治疗边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与医生一同跳起广场舞的轻症患者,他们用从容与乐观迎接春日。
医院之外,更多人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常态。有人第一次因为重新看到堵车而欣慰,虽然未必美丽,却是日常的烟火。
心中若有阳光在,自是花开春满园。击败病毒,我们有信心;疫情过后,在反思中成长,那将是我们穿过未来风雨的信心之源。
党报评论君
2020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