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有抗体了?不会再得这病了?”40岁的徐玲(化名)问。
2月19日,上海市共有9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徐玲是其中之一。目前,上海已累计有186例患者出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天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看到,9名出院患者均状态良好,他们与公卫中心医务部主任、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沈银忠热情攀谈。
徐玲最关注的是,自己是否可以回家正常生活、是否还会传染家人。今年春节,徐玲同丈夫、孩子一起到哈尔滨玩,但原定的行程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一家三口只能每天戴着口罩在哈尔滨市区玩。
徐玲一家在哈尔滨玩了4天后乘坐飞机返沪。返沪的第二天,徐玲测体温是37.1摄氏度,她和家人都没把这当回事。
又过了几天,她的体温升到近38摄氏度,其间她还吃了两次退烧药,全程并未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吃了两次退烧药,刚吃下去体温下来一些,后面就又上去了。感觉可能不大对,会不会‘中招’了?”徐玲告诉记者,她2月3日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看病,胸部CT显示她的肺部已经发生了感染,当天晚上,她就住进了医院的隔离病房。
徐玲做的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就是阳性。2月4日,她被紧急送往上海专门接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公卫中心,当时她的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2月5日,也就是徐玲低烧的第九天,她开始高烧咳嗽。
徐玲回想起来,发烧的第九天到第十四天,是她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其间,她的体温几乎没有降下来,最高的时候曾达39摄氏度以上。她每天要同一对一医护人员电话沟通病情,每天都在关注自己是否有“透不过气来”的情况。
“发烧头晕,恶心想吐,吃不下饭。洗澡洗到一半,会喘不过气来;出门做个CT都扛不住,走到一半会靠到墙上。”徐玲告诉记者,自己最无力那会儿,就连上卫生间都很吃力,去一次回来要躺床上休息好久。
她记下了医生每天给她服用的各种药物:有抗病毒的药,有抗艾滋病的药,还有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消炎类药物,她还服用过增加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的药物、增加血钾含量的药物,还有维生素、营养粉等。
那个每天与她电话联系、未曾谋面的医生,每天都在记录她的症状。在这名医生的背后,有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指“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记者注)团队,他们包括心理专家、营养专家、中医药专家、重症医学专家、呼吸科专家、感染控制专家、呼吸治疗师等。
“这个疾病,从一开始我们就认为是一种会造成多脏器损伤的病,一直是由一个MDT团队在服务患者。”沈银忠是感染免疫领域的专家,他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团队接治的300多名患者,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治疗方案都是“一人一策”,用药的剂量不同,对于是否用抗生素、激素等,都不一样。
他介绍,医院MDT团队每天至少两次对所有患者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每次讨论,还要带上后勤、行政人员,“某些设备不够了、药物不够了、要用什么新设备等,都要他们赶紧调配上”。
沈银忠说,出院患者体内确实存在一定量的新冠病毒抗体,但是以目前对病毒的认识来看,这种抗体的存在应该只是短暂的,“也就是说,他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再感染的可能性”。他建议出院患者回家后多吃、多运动,继续注意防护隔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