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珩 青塔
还有不到10天,2019年就要结束。跨年的门槛上,我们为研究生们准备了直击灵魂的3个问题:
▎硬性要求
对于绝大部分研究生来说,论文就是“命根子”。毕竟在许多高校,要想顺利毕业,仅仅拥有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还不够,若没有几篇符合要求的论文发表,就不能顺利拿到硕士或博士的学位证书。
△ 某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尽管对于大多数硕士和一部分博士生来说,发表论文的经历都可以称得上是“有惊无险”,但发表论文的要求,无疑给研究生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压力之下,这一硬性要求成为了绊住一部分其实已经达到培养目标的人不能毕业的硬门槛。而另一部分已经完成发表任务的研究生们“水论文”的自嘲中有几分真心,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细细想来,这一规定其实并不符合正常的学习和科研规律。以硕士研究生为例,学术型硕士的学制为三年。其中,研一需要上课,研三开学没多久就开始了秋招,来年4月又要提交学位论文送审。
在入学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要做出研究,发表1-2篇学术论文,还要写一本学位论文,再算上论文的审稿周期和反复修改,时间非常紧迫。因此要想按期毕业,3年之中就几乎不能容许任何计划外意外状况的发生。
然而所谓学术或者科研的创新性,说白了就是要去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既然没有人做过,那么就没有人能预测实验结果究竟如何。
于是,必须发表满足要求的论文才能毕业的硬性要求,与完全有可能出现的实验失败或实验结果不显著,构成了研究生学术生涯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高校特色
放眼全球,将论文发表作为硬性要求与学生能否毕业直接挂钩的做法,实属中国高校的独有特色。
在美国,研究生毕业不仅没有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甚至连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培养的结果评定中也不占决定地位。
据相关学者统计,美国只有约1/4的大学要求获得硕士学位必须有学位论文,反而有一些高校将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平时表现作为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事实上,在中国同样如此。国家层面上,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都没有对研究生发表论文作出任何的硬性要求。
然而具体执行起来,关于研究生到底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能毕业,却是学校有学校的要求,学院有学院的要求,导师更有导师的要求。
从校级层面看,大多数高校为研究生开出的毕业要求并不高,恰能达到监督评价的目的。
但很多情况下,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往往会在这重重累加下被加码,毕业要求1篇变2篇,“小”论文变“大”论文。毕业时间也从3年变成4年,甚至4年拖到5年。
▎“达摩克利斯之剑”
最初,把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联系起来,是一种监督学校研究生教育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的手段。
而现行评价体系下,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质量的论文才能毕业,已经从一种手段逐渐带有了一些“目的”的意味。
也就是说,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不发表论文就不能毕业,不是因为没法论文的学生没有达到培养目标,不让不合格产品出厂。而是正因为学生能够在相应的位置上发挥作用,所以学校需要研究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发表论文。
2014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袁本涛教授等发表论文,对中国在校研究生的学术贡献究竟有多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占论文总数的40.9%;以第二作者或第三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数占论文作者数在2位以上(含2位)的论文总数的42.07%。
通过不同作者身份的综合加权估计,我国在校研究生对国内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平均贡献率为32.31%。也就是说,中国高水平论文发表中,有至少1/3的功劳属于研究生。
也正因如此,学校争相扩招研究生,也早已不是出于培养人才的目的。而是需要更多的研究生支撑起学校的科研工作。
▎论文自由
今年4月,清华大学修订了博士生培养工作规定,规定中删除了所有除学位论文之外的论文相关要求,不再强制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开辟了国内高校放开博士生论文发表硬性规定的先河。
这一举动,再一次将是否应该取消研究生论文要求的讨论推向高潮。
站在学校和导师的角度,现在的研究生功利性、目的性太强,读研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一份工作。如果没有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很难说明还有多少研究生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实验室,项目的推进又将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取消论文要求的新规,在学生之中也没有赢得一片叫好。他们更加关心自己的毕业问题:如果取消论文要求,学生能不能毕业,究竟由谁说了算?
失去了明确标准,人为的决定是否公正将变得无法可依。一面是自己评定职称的论文、项目、成果要求,一面是培养训练了3、4年好不容易初具科研能力的研究生。论文是否让学生署名,是否让学生毕业也将完全沦为导师的“良心活”。
△某学术论坛民间调查:你发表文章,你的导师投入了多少精力?无论如何,以严格的时间期限去规定任何成果的产出都有悖规律,何况只是学术新兵的研究生。
然而没了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之后,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向哪走,或许导师和学生自己都应该好好想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