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以来,每一条或好或坏的新闻,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但是总有一些正在发生的真事,让人觉得迷惑、无情,如鲠在喉。
1
昨天下午的时候,我看到了不少大媒体发布了这样一条熟悉新闻: 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集体剪光头。
新闻图片上的配图,是常德市的一名护士,那在文字中提到的“甘肃医疗队集体剪光头”,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在出发之前,这十几名女医护人员,整整齐齐地坐好,在镜头的一顿狂拍下,留下了她们剃光头的全过程。
她们集体剃光了头发:
有人把她们剪下来的辫子,放在她们脸边,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有女医护人员剃完头发,带上统一的防护帽,在现场泣不成声:
这是发布在媒体上的视频,时长大概一分钟:
2
女医护人员上前线剃头发的事情,不是第一次见诸报端了。
我初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是在1月份。
那时候是有女医护人员自愿要这么做,因为考虑到穿防护服方便。
也有人说洗头发麻烦,或者是防止病毒附着在头发上,危害身体。
但是就像是绝大多数网友在官媒微博下发问的那样,这次甘肃的女医护人员集体剃头发,是她们愿意的吗?
怎么从视频来看,她们的表情那么痛苦和厌恶呢?
今天,有该单位的前员工透露,这里面15位医护人员,并不是100%自愿的:
图片来源见水印
有人说,剃头发也没什么,领导为女医护人员的健康着想嘛!以大局为重!
但是我们看一下,全体出征人员合影的照片:
发现问题了吗?照片里有15个人,唯一的男医生,是个平头,是女生的头发还长。
而且,照片里只有他一个人戴着N95口罩。
如果男女医生一样,都要剪,那怎么就女医生剃光光了呢???
女医护人员在哭,闪光灯在闪耀,我没有看到伟大,只看到了讽刺。
3
为什么我要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单独讲?不是区别男女,不是为了说谁的功勋更卓著,只是提醒有些选择性眼盲的人,女性在这次抗疫中重要。
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有多大一部分都是女性呢?
如果你仅仅看到一般媒体的报道,你会认为,这个数字不会超过50%。
但是实际上,这个比例高达90%。
而这高达90%的比例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上文提到的女性护士群体。为什么?
因为对于这场战役来说,专业、有素养的医生非常重要,但是有一大群能打胜仗的护士,去安抚病人、执行医生的医嘱,对于每一个新冠病人的康复来说更是重要。
可是我们的媒体,包括官方媒体,都给了她们什么样的刻画呢?
“流产10天后,武汉90后女护士重回一线”:
这是一位1月10号的时候刚刚经历了清宫手术的女护士,她本来可以卧床休息28天,但是她还是走向了一线,她自己说“难过害怕焦虑了就哭,哭完还是一条好汉。”
她伟大吗?伟大,但是这种宣传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女医护人员吃黄体酮集体推迟生理期”:
别看新闻里的她们阳光灿烂,简单科普下,黄体酮是一种对身体危害很大的避孕药,这种激素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黄体酮是吃一天,停一天,要想要推迟,需要一直吃药。平时吃都会有头晕等副作用,更别说这些医护人员一天只睡四个小时了。
“女护士一天搬运十几趟医疗垃圾,疲劳过度晕倒在医院门口”:
这个女护士拿着医疗垃圾不能够乘坐电梯,而且每天搬运的垃圾是按吨来计算的。
我很难为这样的新闻点赞,她是一个护士,是一个战士,她更是一个人,单位没人了吗? 就不能合理分工吗?
她也是人,她也会免疫力下降,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感染者。
“女护士怀孕9个月仍在一线”:
我们经常说“10月怀胎”,但实际上女性的预产期差不多就是9月零三周,她这种情况,极度危险。
4
既要宣传她们大公无私,豁出命去,还不能保障她们基本的卫生用品。
@来自凤凰网公益
来大姨妈不方便,那就吃避孕药推迟,让护士吃避孕药总比协调卫生巾、安心裤容易多了。不考虑抓紧时间给物资,反而让她们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去做一些伤害自己身体的无奈之举,然后大肆报道,骗取同情心。
基本的卫生用品没有,我们另说,可恶的是,还要拿她们的头发做文章。
至于宣传护士的伟大,别的点实在想不出来,当然还是统统剃光头,在统一合个影比较容易。
如果只是在表面问题上做文章,无谓的牺牲只会越来越多。
2月14日,武昌医院的护士刘帆牺牲了,网上有人为她鸣不平,说她高负荷运转,才牺牲。她本来不必这样的。
可是相关人士怎么说的呢?
“她是注射室的一名护士,本来按道理应该退休,但自己主动申请了延退,院方并未将其安排在一线工作岗位,只是一个打针的护士。她感染后我们也全力抢救,两次心脏骤停被抢救回来,最后一次尽力了但未抢救回来”,院方表示,该院防护服充足,不存在网上说的“裸奔”。
最后,这些被脸谱化的女护士,豁出命去的护士,得到了什么呢?
合着这个更狠——
她只是个打针的护士。
透着一股子冷血和傲慢。
5
没有把“男护士”和“女护士”,“男医生”和“女医生”区别对待,或者来分出个高下的意思。
我想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的愤怒点,都在于,明明有90%的女性医护人员,却连基本的生理期权力,连基本的说“我不想剪头发”的个人意志都容不下。
明明可以保护她们,却宣传起了剃光头、哺乳期强行断奶、流产还上前线、昏厥后毅然决然爬起来…… 明明可以做到最基本的保护,却让她们沦为宣传的献祭工具。
非常冷血,非常低端,非常让人不适。
有没有人为这些护士考虑过,她们在抗疫结束之后,还要回归自己正常的生活?
战斗状态的时候对她们大唱颂歌,等这段时间过去之后,“参加过新冠肺炎的女医生和女护士”,会不会成为羞辱、质疑、另眼看待她们的标签?
会不会有人在她们背后打听:“她去支援过武汉,她吃过避孕药,是不是会不会不能生了?”
“她参加过抗疫,跟病毒近距离接触过,会不会身体不好?”
和平年代,羞辱女性医护工作者的事情太多了。
6
如果你是一个有点年纪的中国人,你会记得,2003年非典的时候,举国上下的紧张气氛。
那时候,也有很多医护工作者身先士卒,冲在一线。
若干年后,当这次新冠肺炎流行,有记者又想起了当年的非典英雄,他们都在哪呢?
杨璐颖
上图是非典幸存者杨璐颖,她是最年轻的非典幸存者之一,原来是北大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她经常还会去小汤山疗养院接受治疗,也会去泡温泉。
别人泡温泉是为了放松,她泡温泉是为了治病——当年过量注射激素是导致很多幸存者股骨头坏死,泡温泉是缓解股骨头坏死最好的方法之一,在浮力的帮助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肌肉萎缩。
还有一个非典时候的一位女护士长,她曾经也是一位冲锋陷阵的战士,在疫情那时候冲在最前面,结果不幸感染。
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是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让她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需要待在疗养院里。
她见到记者来采访是高兴的,这十几年来,她有太多的苦楚想要倾诉。但是她又害怕,因为她怕说多了,影响儿子找对象。后来记者要发稿,她特意打电话嘱咐说,千万不要说她的名字, 儿子刚刚找到了女朋友,她不想让儿子难堪。
记者感慨——15年过去了,她从英雄变成了一个包袱,变成了一个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普通人。
还有一个非典的幸存者说,因为当时属于体制外,现在看病报销都成了难题。早知道如此,苟活着如此艰难,还不如跟当时的战友一起牺牲了就好,落得现在人不人,鬼不鬼的下场。
可见,以史为鉴,是困难的,我们就是善于遗忘。
新冠肺炎的后遗症还不明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有的。
我们还在重复17年前的错误—— 你如果批评我手段粗糙,那我就用目的的重要性来堵住你的嘴。
去年那些说着,高以翔去世之后,抵制浙江卫视,再也不看一眼浙江台的人,他们做到了吗?
我们没有必要道德绑架任何人,不说别人,我都害怕这段时间过去之后,我会忘记她们。
我很同意詹青云那句话:文明社会,我们要看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创造更多的超人。
停止畸形的宣传,保护我们的医护人员,改变,就从现在。
7
女医护人员,她们流血流汗又流泪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我写这篇文章,只有一个目的,不要鼓吹苦难,停止冷血的宣传,把女性医护人员当做人,不要当做宣传、摆拍、献祭的工具。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她们真的是太好了,好到让你必须站出来为她们发声,否则她们就是埋着头,忍着泪,一个劲儿的向前冲。
她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省着力气用,我们这些人再不心疼她们,这不是太让人心寒了吗???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这两天的直播里还提醒,要关注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 那些在疫情中表现的太过积极、太投入的普通人,疫后可能会抑郁。
总有人以女性医务工作者为切入点,鼓励付出,提倡完美的价值观。
这就是现在宣传的畸形。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他们宣传“6旬环卫工捐出10万元,最后口袋里只剩下13元钱”;
谣言出来后,社区工作人员擅自进入志愿者家中,趁主人还在隔离期“活埋了她/他的猫”,事后你骂他冷血,他们说:“特殊时期,请你理解”;
现在被人讽刺,就拉女护士出来歌颂伟大“她们都剃了光头”——
不要鼓吹苦难。
却忘了,她们也是人。
作者:正经婶儿,专栏作家,一支笔,两只猫,心比文字更热些。已出版《女人不可以穷》等畅销书。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正经婶儿(zjsh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