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学者防疫调研:武汉严控社区防疫迫在眉睫

时间:2020-02-10 13:26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1月23日,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全面扩散,武汉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下令封城。截至2月6日,确诊人数达到28060人,疑似人数达到24702人,其

1月23日,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全面扩散,武汉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下令封城。截至2月6日,确诊人数达到28060人,疑似人数达到24702人,其中武汉确诊人数10117人,死亡414人。距离武汉“封城”已经过去半个月,医疗资源消耗巨大,医务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连轴转,普通群众在家“禁足”,企业推迟复工时间,学校推迟开学时间,付出的经济社会成本极高。

此次疫情防治重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治疗,主要依靠医院提高收治能力和药物紧急研发;另一方面是防疫,主要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包括针对疑似病例和发热病人的有效隔离,以及降低普通人群的感染风险。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潜伏期长、感染者住院需求高的特殊性,病毒传播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进一步加快医疗资源挤兑。从全国各地援助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资源,有效缓解了武汉及周边市县的医疗压力,武汉市也正在抓紧时间建设“方舱医院”,全力收治“四类病人”,疫情防治的治疗方面和“四类人员”的有效隔离不久就能见到效果。但是对于普通未感染群众来说,进一步严控传播路径、降低感染风险同样关键。因此,针对疫情最为严重的中心城区来说,从社区做起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迫在眉睫。

 2月5日,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道仁义社区工作人员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送菜上门。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2月5日,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道仁义社区工作人员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送菜上门。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一、普通群众对社区防疫的直观认识

笔者2月5日在线访谈了6个分别位于武汉江岸区、武昌区、东西湖区、黄陂区的朋友,发现他们所居住的小区没有严格管控人员出入,虽然从1月25日开始陆续在小区门口张贴“非本小区居民严禁出入”的告示,但是居民仍可以比较随意的出入小区,除必要生活物资购买,严格“禁足”仅靠自觉。

一位朋友说,1月25日社区在小区入口处张贴了应急车辆使用的公示,非特殊情况车辆不得进出。2月1日出门发现小区的3个出口只保留一个,只有一个没有戴口罩的保安师傅坐在保安亭里。小区门口张贴有“致武汉市民的一封公开信”。2月4日小区要求出入量体温,外卖进出小区要量体温,但是小区内居民为避免量体温的“麻烦”会从栅栏的漏洞出入。该朋友1月23日封城后一直待在家里,出门四次都是在小区附近,第一次去楼下买药,第二次去楼下拿快递,第三次去自提点拿菜,第四次去小区门口买菜。居住的楼为18层,电梯内没有张贴任何防护或已消毒的提示。在此期间没有收到物业和社区的提醒或信息登记要求。且前段时间天气放晴,下楼出门的人增多,看到有少数人不戴口罩在小区内走动。

另一位朋友住在新开发的商业小区,1月31日,看到物业通知小区即将封闭,无特殊情况车辆不准出入,人员出入要登记、量体温。物业每天四次给公共场所消毒,包括电梯等,消毒拍照发到业主群。有发热的人通过微信或电话向物业自行登记,物业帮忙买药。2月3日,物业开始免费向有老年人的家庭送菜,每户一个萝卜和一颗大白菜,分批领取,先报名再分批通知领取时间。小区以物业牵头建有业主微信群,业主通过微信群展开互助,其中包括帮助特殊人群送菜、送药,分享交流购买生活物资渠道,积极分子统筹购买蔬菜等等。还通过微信群与物业沟通,督促物业对公共环境消毒。

总体来看,社区内基本以小区或居住区为基本单位展开疫情防控工作。商业小区的公共场所消杀工作基本做到位了,物业工作人员在此特殊时期充当一线人员,维持居民区内的正常生活秩序。大多数群众依据家庭需求外出采购生活物资,或者以线上形式开展集体采购蔬菜等互助活动。但是老旧小区、村改居类的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公共环境消杀、居民需求等等都要直接与社区对接,但是与社区实际的防疫能力并不对等。

二、社区防疫的关键:居民区封闭式管理

从笔者访谈获知的情况来看,武汉的部分小区出入管控不严格。一方面,部分疑似病例和发热病人在2月6日前居家隔离,但是购买必要的生活物资出入超市不受限制,社区工作人员也无权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另一方面,普通群众依靠自觉进行自我隔离,但小区封闭式管理并不严格,仅张贴告示限制非小区人员进出。实际上,上述措施并没有严格在居民区做到有效控制传播途径。武汉处于疫区中心,虽然封城切断了绝大多数人员与外地的交流,只保障支援物资和人员流通,城区内公共交通也暂停市民远距离流动,但是以社区或小区为单位的小范围内人员流动并没有受到相对严格的控制,极大增加了小区范围内交叉感染和家庭内部交叉感染的风险。

比照同时段的省内和省外情况,从湖北省内来看,疫情严峻的黄冈于2月1日实施人员出行管控,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指派一人外出购买生活物资,其他人员除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商超和药店上班外,不得外出。从外省情况来看,疫情相对严重的浙江等地于2月3日开始全城严格封闭式管理,要求所有村、小区都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凭出入证进出。江西部分地区于2月5日也开始实施严格的小区封闭式管理。

小区封闭式管理不严格会增加普通群众交叉感染风险的可能性。在1月23日武汉封城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慌,导致大量人员挤兑医疗资源,其中包括部分普通感冒发烧、普通肺炎患者,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在线上问诊和社区分级诊疗之后,部分缓解了医院的接诊压力,但是居家隔离使得部分家庭内部感染严重。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的建设及投入使用,加快分类收治“四类人员”,实现应收尽收。但是在“四类人员”收治之前存在时间差,部分疑似病例、发热病人居家隔离,没有严格管控人员出入的小区使得这类人员与普通人群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因此,社区内部封闭式管理迫在眉睫。

笔者看到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于2月5日发布通知,要求省内村庄、小区、单位实施封闭管理。希望这一举措能尽快得到落实,让城市真正按下“暂停键”,壮士断腕没有白白付出代价,使得疫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但与此同时,也要尽力保障部分群体的特殊、紧急的需求。

三、社区防疫的保障:一线防疫工作人员

一般社区只有5-7个社区干部,10来个工作人员,但是人口密集的辖区可能面对一两万群众。在疫情防治的特殊时期,社区工作压力巨大,摸查、登记、协调等基础工作量剧增。特别是武汉市区疫情严重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面对大量求助的病患、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协调人员等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尽力而为。人员不足只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同时对普通未感染群众来说,虽然社区工作者很忙压力很大,但实际上他们很难直观感受到社区在防疫上做出的努力,不理解的情况下甚至觉得社区工作不力。这导致社区工作者寒心,普通群众担心甚至恐慌。

另一个问题在于,社区一线防疫人员包括社区工作者、社区卫生室医护人员以及物业后勤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等,他们的防护工具有限,大多数仅有口罩。长时段在公共空间暴露,并密集接触人群,使得他们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一线防疫人员是社区基本生活秩序的托底者,他们又不得不在工作岗位上,作为普通人的他们在防护不充分时也会担心被感染,一旦感染隔离后,社区防疫的人力更不足,还会打击其他社区一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医疗防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不能忘记社区一线防疫人员的防护。

相比农村的熟人社会,以陌生人社会组建的城市社区增加了防疫的复杂性,除了依靠普通群众的自觉性,还要以更严格的社区防疫措施才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进一步,社区防疫在切断传播、减少病患增量上意义重大,动员力量增加社区一线防疫人员、提高防护措施也非常必要。武汉市以工作队下沉社区的方式增加社区防疫力量,同时也要积极动员社区群众以线上形式展开互助,提高防疫意识,降低一线防疫压力。

打赢这场防疫的胜仗不能依靠某一类群体,医护人员是冲在最前沿的人,他们积极救治病患,但是疫情防控不是仅靠前线作战就万事无忧。传染病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传染性,医院提高收治能力降低病患存量,同时,以社区或村庄为单位的要严格控制传播途径,减少病患增量。

(作者黄思系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