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收快递会感染吗?专家:概率极低但注意消毒

时间:2020-02-06 14:05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现在快递是否能正常收件了?”“我的快递寄出了,什么时候能收到?“现在有哪些快递能发?”这段时间,与吃穿用度同样受到人们关注的,应该就是快

“现在快递是否能正常收件了?”“ 我的快递寄出了,什么时候能收到?“现在有哪些快递能发?”这段时间,与吃穿用度同样受到人们关注的,应该就是快递物流了。2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邮政、顺丰、韵达、圆通等主流快递企业,了解到他们目前的运营情况和进一步恢复运营的计划。

越来越多快递企业调至正常运营模式

按照惯例,邮政、顺丰两大快递企业采取的都是”春节不打烊“的服务模式,疫情爆发后,顺丰、邮政更是加大武汉方面的运力,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物资配送。随着小部分企业的开工,圆通在1月28日发布了“圆通速递全面恢复网络正常运营”的公告,但“疫情重点防控地区除外”。

另外,记者从韵达方面获悉,韵达全网也已从春节运营模式转变为正常运营模式,其余各大快递企业在全国各地的运力也在慢慢恢复当中。

2月5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了邮政相关负责人,了解到邮政全国各地的EMS、包裹等寄递业务与年前一样正常收发。同时,记者从高新区顺丰一网点了解到:目前顺丰快递可以进行正常揽件和派件,但是应小区要求及防护措施,需要寄件人前往固定的收发点寄送快递,“客人可以在微信上下单,然后与快递员取得联系后,约定取件地点。”一位顺丰小哥说。

邮政快递:运输方面一直畅通

疫情发生后,受封路等影响,快递物流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不得不暂停部分地区的快递业务。对于全国覆盖率最高的邮政而言,此时更多地承担起了保障快递正常运行的责任。

“邮政一直保持正常揽寄件,有需求的客户均可以正常下单,各地政府对邮政自有运输车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邮政快递在陆运方面基本保持畅通,陆运快递方面与之前基本一致”。四川邮政指挥调度中心负责人李俊莉告诉记者,“平时邮政EMS等快件通过邮政航空及民航空运的方式运输。一般而言,我们运输的标准是赶发最近的有效航班,但目前能够使用的航班数量有限,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快件的到达时间。”

疫情发生后,四川邮政也不断出台了许多保障措施,例如专门成立了武汉路向的运输保障组,确保寄往武汉的邮件和防疫物资能及时发运。同时,四川邮政还调整了邮路发运计划,分4个路向运送寄往湖北全省的邮件和防疫物资,据李俊莉介绍,一是保留了成都直达武汉的快递通道,另外,把原本需要经武汉中转的市州快递改为经长沙、合肥、郑州三个城市进行中转。

寄递时间仍存在一定延缓

“朋友给我寄的口罩,从泸州到成都,整整5天了还没收到,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于女士告诉记者。和她情况类似的不在少数,“我年前在网上买的口罩,寄往成都的显示已经发货,寄往贵州的却一直没有物流消息。”周女士也对记者说道。

为何原本两三天就能收到的快件,如今迟迟收不到?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够正常发货,有些地方却没有快递收件?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快递企业,对方均表示,目前各地交通管制措施不一样,有的地方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快递出现延迟到货属于比较正常的情况,消费者可以通过相应的单号查询自己的物流信息,有疑问可以向快递公司正常反应。

“目前能发货就算幸运的了,大部分快递都没有收件,我们店跟顺丰合作,但疫情时期的收货时间也不能100%保证,不能确定几天能到。”某购物平台客服向记者讲到。

邮政方面,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虽然各地对邮政自有车辆(印有邮政字样的绿色车辆)在通行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但邮政委办运输的车辆需要通行证和办理相应的手续才能通行,另外加上航空运输的动态性等,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货时间。

外卖/快递会传染病毒?

专家回应

疫情当前,在家点外卖/收快递安全吗?人们会不会因接触外卖/快递而被感染?权威专家回应称:概率极低但需注意消毒。

专家表示,即便快递或外卖上存活着病毒,也不等于可以达到感染条件,病毒经快递或外卖传播的可能性极低,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食品传播的风险较小,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病毒通过外卖、快递传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应可净说:对于外卖、快递等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我们建议从业者每天进行体温监测,一旦出现不适情况要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同时,在从业过程中,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还要尽可能减少物体的触碰。

对于收快递(外卖)的人来说,尽可能不要接触物体的外包装。像快递盒的外包装一类的去除后,马上扔进垃圾桶。最重要是,无论外卖、快递从业者还是收件人,一定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

所以,与外卖员和快递员接触前,

一定要提前戴好口罩,

防止飞沫传染,

接收到外卖和快递后,

要及时去除外部包装并马上洗手,

再接触口鼻和眼睛。

切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袁野费成鸿摄影报道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