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个小护士电话,电话那边在哭。。。。。。(我)匆匆脱了防护服下去。。。。。。看了她刚拍的CT,该死的肺部白块。。。。。。不知道如何安慰。”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发热病区一线医生蔡毅发布的一则朋友圈引发社会关注。
看着战友变成病人,蔡毅无法形容心中滋味。
2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与蔡毅取得了联系。他表示,上述疑似感染的护士及其父亲已在医院住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状态尚好。
39岁的蔡毅介绍,医院1月中下旬号召去发热病区一线时,他主动响应号召,并且号召疼痛科全体医护人员参加,“非典那时我才二十出头,没机会参加,这次有机会了。我们科室里,没有退缩的,除了身体不允许的,大家都上了。”
蔡毅称,当医生这些年,见过太多生生死死,早已看淡。无论是新冠肺炎,还是其他疫情,“该上就要上”。
采访中,蔡毅多次说到,目前病区急缺无创呼吸机,他希望社会各界能予以捐赠。
蔡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 受访者供图疑感染护士病情稳定
关于发朋友圈的内容,能否再简单回忆下当时的情景?
蔡毅:当时那个护士觉得身体不舒服,我让她去做CT检查一下,片子一出来,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的肺部稍微有一点(发白),但是没有那么严重。我让她先居家隔离,又让她男朋友带她家人去检查。结果显示,她父亲也疑似感染,母亲没有。现在她和她父亲一起住院治疗了,病情稳定、状态尚好。
澎湃新闻:当时什么心情?
蔡毅:我当时心里挺难受的,一方面我和同事们在一起工作已经五六年了,肯定会心疼。另一方面,当时医院发通知号召去一线时,我第一个响应,然后把动员令发到工作群里,号召他们也一起参与。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都积极响应,自愿报名。最后,科室里只要没生病的都上了。看到战友病倒,我心里尤其难受。
澎湃新闻:目前发热病区有多少病人?你们每天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蔡毅:我是2病区的科室主任,整个病区都由我来负责,我要统筹协调工作。发热2病区有33位患者,是满员状态。我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查一次房,病人有危急、突发情况,我也要上。我会尽量保证每名医生在病房内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但是其他护理人员就没办法了,他们太忙了。我的工作除了这些,还有一点就是要照顾好医护人员的情绪和状态。
澎湃新闻:来发热病区支援多少天了?
蔡毅:说实话,我是什么时候来发热病区、几号发的朋友圈,我都不记得了,每天连轴转的工作,忙得不知道日期。
“该上就要上”
澎湃新闻:响应医院号召时,自己不害怕吗?
蔡毅:在我来一线前,武汉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已有十几名医护人员感染了,但也不至于那么恐慌。我在疼痛科之前是搞麻醉的,生生死死见的太多了,没什么好怕的,我对生死看得很淡。来之前,我们都做足了心理准备。无论是新冠肺炎,还是遇到当年的“非典”或是其他疫情,我们该上就要上。
澎湃新闻:“非典”时期,你参与到一线了吗?
蔡毅:我今年39岁,“非典”时我刚二十出头,还很年轻,我报名去一线了,但是不符合条件,没被挑选上。就像现在从全国各地来武汉支援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被挑选出来的。
澎湃新闻:工作劳累,有情绪崩溃的时候吗?
蔡毅:在家里独处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但是上班进入工作状态就不会了。大家一起工作,都积极向上的,不可能哭哭啼啼,要不然还得找人来安慰。有同事被感染了,我们剩下的还是要继续工作,否则我们这30多名病人谁来管?
所在的发热病区急缺呼吸机
澎湃新闻: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如此紧张,有什么呼吁的吗?
蔡毅:现在最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响应国家防控疫情的号召,尽量在家里呆着不要出门,因为这个病毒潜伏期太长,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谁感染了。另外,武汉市中心医院也收治了很多病患,目前急缺无创呼吸机,关键时刻就靠呼吸机救命的。经过社会各界的捐赠,医院其他的物资虽说质量上不一定达标,但是数量上还比较充足,唯独缺无创呼吸机。
澎湃新闻:你住在哪里?会想念家里人吗?
蔡毅:我这段时间都住在另一套房子里,进行自我隔离,不敢和家人住在一起。妻子和女儿在家,不说想不想念的,我们医务工作者早都已经习惯了,这没什么。
澎湃新闻:等疫情结束后,最想做什么?
蔡毅:我看到医生朋友群里,他们有手术做,我很羡慕。长时间不做手术,技术怕落在兄弟们后面。等疫情结束,我最想做回我的本职工作,回疼痛科“开刀”,给病人做手术。时间长了不做,手痒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