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湖南常德沅水右岸棚户区各家各户独具特色的瓷砖地面及曹磊创作的《百家路》草图。 |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如何留住城市文脉与乡土记忆,一直是颇受关注的话题。开展公共艺术是留住“旧城记忆”和营造城市空间文化氛围的有效手段。城市发展阶段不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公共艺术创作,必须针对城市特定问题有效展开。
就留住“旧城记忆”这一问题,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在湖南常德沅水右岸棚户区开展了一次公共艺术创作试验。创作是在旧城拆除、新城将建这一新旧交接的“临界点”启动的。这决定了创作所要回应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将旧城区的“历史记忆”植入未来新城,形成新城的“记忆原点”。
何为“旧城记忆”?像沅水右岸棚户区这样普通的城中村,是否有“记忆”值得去保存?设计者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毋庸置疑,这片土地承载了当地人的生活,而“旧城记忆”其实就是人的记忆。公共艺术创作的意义就在于将这些记忆“物化”和“空间化”,让作品有温度、有情感。
创作以棚户区“人的记忆”为切入点,通过系列主题策划最大限度调动当地居民参与到家园建设中。《画房子做房子》《留言墙》《封存》是这次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们的问题指向和参与主体各不相同――
《画房子做房子》组织棚户区小学生通过“画房子”表现他们眼中的家园。他们画的房子每三幅一组连成片,再采用钢板雕刻的方式“做”出来,每组作品标明作者姓名与年龄。作品将被永久安置在未来新城的街区之中。到时候,这些童年的家园印象将如一面镜子映照历史,把孩子们与家园、与城联系起来;
《留言墙》的参与主体是棚户区居民。棚户区拆除后,邻里关系面临瓦解,大家可否留下共同的心声?这是《留言墙》创作的初衷。艺术家从拆迁的废墟中收集大量品相完好的红砖,交给棚户区居民,每人在砖上写下自己的心愿,艺术家在砖上完成心愿刻印。未来,这些刻满心愿的砖块会在新城空间中垒砌成一道道心愿墙,那些美好的心愿将与新城共存;
《封存》是以棚户区家庭为参与主体的艺术计划。棚户区的自建房屋,由于每户人家喜好、品味及经济状况不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手法各不相同,拆除后留下的废墟“表情”也不尽相同。创作团队将每家每户这些具有“微表情”的建筑废墟收集起来进行封存,然后再按一定尺寸进行切割。这些封存体将被安置在新城的公共空间中。每个封存体都会用名牌标明户主姓名、曾经的家庭住址和采集的GPS定位点。多少年后,人们根据这些标记可以找到自家的“封存体”。当他们再次触摸这些镌刻历史记忆的建筑物料时,仍可从中追忆曾经的老屋、故园、旧事。
在这些互动性艺术计划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艺术家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创作和参与的主体其实是当地居民。另外一些作品如《漂流的地址》《爬山虎的家》《老窗新景》《花窗万象》《百家路》,则是以艺术家为主导创作的各类艺术装置。这些作品在面貌上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其最大特点在于所涉及的问题都源于人们的生活日常,使得作品与人、与环境的交流成为可能,从而实现“旧城记忆”的留存。
湖南常德沅水右岸棚户区公共艺术实践的价值在于,探讨了艺术创作“保存”城市记忆的可能。其介入时机提示我们,城市文脉和记忆保存的意识,应该贯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因为“城市记忆”是个累积的过程,不同时期所要铭记的内容不同。城市改造过程中,艺术家当以真诚且平等的姿态看待不同的城区环境与历史,真切体会城市居民的感受,真诚研究问题。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0日 08 版) (责编:马昌、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