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作品《小偷家族》在国内上映,这次,仍然是是枝裕和擅长的主题——家庭。自去年的《第三度嫌疑人》(首映时间为2017年)后,是枝裕和不再满足于描绘《步履不停》、《海街日记》等作品中的“小家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家庭的实质。
电影的灵感来自于一则社会新闻——日本一户家中的老人去世后,家人为了能够继续领取养老金而隐瞒了老人的死讯。是枝裕和从2016年就开始构思这部电影,他曾说这部电影是想给生活没有保障的底层人士一个发声的机会。
跟是枝裕和以往的家庭电影不一样,《小偷家族》里的家庭并没有法律承认的家庭关系,6个“被抛弃”的人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名义上的家——柴田家。这家人靠着老奶奶柴田初枝骗取的养老金养活,钱不够时便去外面偷东西补贴家用,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样的生活很不堪,这家人却一直相濡以沫。一个接着一个地“捡回家”,家庭扩充到6个成员,虽然成员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相处非常融洽。
突如其来的外力却使这个家庭分崩离析,警方以家庭关系不存在为理由给家庭中的“母亲”柴田信代遗弃尸体罪、诱拐儿童罪……柴田初枝以外的5个人被分开,个人也对之前的“家庭”生活产生了怀疑……在他们当中,“家”真的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
被审讯的柴田信代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小女儿由里的情况,警官却以信代不能怀孕为由说信代诱拐儿童,还问信代两个小孩是怎么称呼她的,被戳到痛处的信代眼泪在眼眶打转直至不停地擦拭眼泪,含蓄克制的母爱被她表现得淋漓尽致,无声胜有声。最后,信代的一句“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母亲了吗”让许多观众流泪。安藤樱的这段哭戏被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称为“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没有生下孩子就不是母亲了吗?和祥太、由里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信代却将两个小孩视如己出,救下被抓的祥太、被虐待的由里,甚至在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的时候为了由里放弃了自己在洗衣店的工作。比起祥太不知道在哪的父母、虐待由里的父母,信代才给了祥太和由里真正意义上的母爱。
一家之主柴田治是渴望成为父亲的,尽管自己的妻子信代无法生育。影片中柴田治多次让祥太喊自己“爸爸”,在祥太难以说出口后尽管有失落,却也理解祥太的选择。柴田治这个父亲的角色,不仅仅是养活了祥太,还在生理、异性这些方面对他进行了开导。柴田治也是渴望有一个家的,他让祥太认同由里这个妹妹,在家庭关系的缓和上出了力。
柴田初枝是柴田家的长者,养活一家人的资金来源也是她。除了骗取养老金,她还定期瞒着家人去家庭的另一个成员——亚纪的生父母家,也是他的前夫的儿女家骗钱养家。外力介入导致家庭分崩离析后,亚纪却对一直对她好的初枝产生了怀疑,以为她是为了钱才收养她的。望着在海边玩耍的5个“家人”,初枝小声地说了句“谢谢你们”。柴田初枝珍视的亲情让她的晚年并不孤独。在她的眼中,家的本质不是由物质和法律连接起来社会单元,而是陪伴。
祥太这个在影片中并没有很鲜明的个性,但这个家庭的转折点却是因他而来。他的选择虽然导致原本不堪却温馨的家庭分散,柴田治却并没有怪他。由里因祥太的选择没有“误入歧途”却也再次回到谷底。但不管怎样,祥太的选择是出于作为长兄的责任感和他已经深深认可的兄妹情。
家庭是什么?是法律规定的小小的社会单元吗?还是生来就有的无法改变的关系?又或者是由物质串联起来的组织?是枝裕和这次告诉我们家庭的实质是爱,无关物质、法律甚至是生物关系。是枝裕和对家庭与社会的思辨在《小偷家族》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也没有什么衣食无忧,有的只是底层人群的努力生活、挣扎和生命力。
在这个看不见烟火的房间里,家真实地存在着。文/Dubli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