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福建26岁消防员火黄海刺胡场救人牺牲 8年救过

时间:2019-11-27 13:00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日前,福建福州一名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牺牲的消息引发不少关注。据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介绍,11月25日,在一次民房火灾的搜救过程中,起火建筑突然

日前,福建福州一名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牺牲的消息引发不少关注。据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介绍,11月25日,在一次民房火灾的搜救过程中,起火建筑突然发生坍塌,造成被困群众和特勤大队四中队三级消防士张伟杰同志被压住。张伟杰被救出后送往医院救治,最终牺牲。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福州消防了解到,张伟杰先后参加过各类灭火救援行动1200余次,疏散和抢救群众300余人,先后7次受到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

事件回顾

消防员进火场救人被掩埋后不治身亡

11月25日,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叶下村一民房发生火灾,特勤四中队接到增援命令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配合特勤三中队供水。

6时26分,火势得到控制。7时29分,现场反馈有1名群众被困,张伟杰主动请缨,在水枪掩护下进入现场搜救被困人员。

搜救过程中,由于着火建筑长时间燃烧,建筑突然呈V字形发生坍塌,被困群众和张伟杰被坍塌墙体掩埋。

8点30分,被困群众被救出。9点58分左右张伟杰被救出,并立即送往福州市第二医院进行急救。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无效,张伟杰于13时15分牺牲。

26岁消防员救援时牺牲

北青报记者昨日从福州消防了解到,张伟杰是福建永春人,1993年4月出生,2011年12月入伍,三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生前任福州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四中队消防员。

张伟杰入队以来,先后参加2018年“5·4”莆田涵江房屋倒塌、2019年“2·16”仓山房屋倒塌等各类灭火救援行动1200余次,疏散和抢救群众300余人,先后7次受到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

背部划伤时破拆清理不停

据介绍,张伟杰在多次灭火及救援中表现突出,2019年2月16日上午5时50分,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叶下工业园一自建民房发生坍塌。接到上级的增援命令后,张伟杰所在中队立即组织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救援。在破拆打通救生通道过程中,由于空间狭小,张伟杰只能全程趴在地上对障碍物进行破拆,其间背部不慎被钢筋划伤,但由于担心临时更换人员会影响到救援工作的推进,他坚持忍痛完成了破拆清理工作,为后期人员救援开辟出了一条安全的生命通道。

整个救援过程中,张伟杰连续作业5个多小时未曾休息,全程参与了抢险救援工作,反复深入废墟之中,先后对两个作业点进行了搜救、破拆、营救等工作,成功救出2名被困人员。

2019年8月28日凌晨2时9分,福州市仓山区齐安路国艺汽配城一层店面突发大火。接到指挥中心命令后,特勤四中队4部消防车迅速抵达现场。张伟杰作为中队战斗员,第一时间随车出动。起火建筑内部存放有柏油清洁剂等易燃物品,火势蔓延迅速,危险系数大。根据现场指挥部命令,张伟杰作为第一攻坚组在火场周围架设水枪阵地,与队友配合在外围架设移动水炮对火场正面火势进行压制,防止向周围店铺蔓延。

由于当天气温较高,加上烈火的双重“烤”验,以及长时间不间断的扑火,张伟杰已疲惫不堪,甚至出现体力不支的状况,但还是又继续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降温排烟工作,直到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每日自觉训练弥补不足

据福州消防介绍,在训练中,张伟杰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经常分析训练项目的特点和自身条件的优势不足,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比如,挂钩梯这个项目以前曾是张伟杰的弱项,为攻克这一短板,他经常向中队老兵请教学习,分析原因,一遍遍地加班加点苦练动作技巧。

针对自身腰部力量不足、缺少爆发力的问题,张伟杰主动要求开展强化锻炼,坚持每天在健身器上完成二百个仰卧起坐,二百个俯卧撑,二百个屈腿伸。高强度的训练使他腰酸腿痛,浑身乏力,甚至影响晚上睡眠,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告诫自己一定把这个项目攻克下来。很快,他的成绩得到明显的提升,名列中队前茅。

训练之余,张伟杰还热爱钻研各个岗位专业知识。从信息通讯到装备维护、从车辆驾驶到水电维修,他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学习各个方面的业务理论,努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每当中队车辆装备维修时,他也在一旁观看学习,与中队其他人一起摸索维修保养技术,仔细揣摩。慢慢地,他成为大队专门负责应急通信网络维护管理、营区水电修缮以及车辆装备维护保养等多岗位的“行家里手”。

今年5月,第二届“数字峰会”会议安保前期,张伟杰跟中队其他队员一道对辖区内涉会的酒店、会展中心等重要场馆进行了多次全面的实地走访熟悉,对各涉会场所的重点部位、楼层分布情况、周边道路水源情况等重要安保数据进行了实地采集,在每次实地演练完后及时协助中队干部完善场所的灭火救援预案,为中队的安保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核心区域的安保人员,在安保期间,在室温30摄氏度的环境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文/本报记者郭琳琳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