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王琳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40年,更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40年。
11月16日,中国城镇化研究40年暨吴友仁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展开讨论。
中国城镇化研究四十年:城市化的本质是现代化
上世纪70年代,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吴友仁教授在文章中写到:“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城市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出现了城市群的过程。”“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不高,但也出现了一些城镇群的萌芽,如辽南(包括沈阳、鞍山、抚顺 、本溪等)等城镇群、宁沪铁路沿线的城镇群(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株洲—湘潭—长沙,以及广州—佛山—江门城镇群。它们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这可能是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
“这两段话明确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也前瞻性地提出城市群(都市群)的发展,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翟国方说。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周义安指出,“吴友仁先生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首开中国城镇化研究的先河。他在文章中定义了城市化的概念,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的经验,总结了我国城乡面貌的巨变,并预测了本世纪末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后续中国本土城镇化研究打下理论基础。这篇文章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成果。”
随着新情况、新问题出现,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将会怎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认为,“目前,城镇化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增长与收缩并存,要将乡村振兴纳入城镇化研究的范畴,弱化与户籍挂钩的政策。城镇化涉及到整个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的根本性改变,在中国,要从农业文明为底色的传统社会发展成现代社会,推动农民转变成公民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耕种从农业进入市场,需要各种要素的参与重组,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原有的解释框架也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认为,未来在现有城镇化当中要坚持三个导向,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发展作为根本的目标。现代化不一定只是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实现。第二,城乡融合应该是我们的基本语境。第三,以生态文明为基本底线。
城镇化发展:县(市)域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
周义安表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是国家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需要几百年的路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之同时,中国的城镇化研究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引起了全世界学术界的关注。”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县(市)域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空间规划体系不健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
李晓江指出了几个主要问题,“第一,中国城镇化发展认识和行政行为存在偏差,即认识上的偏差,我们发现规划行业、地理行业研究城镇化秉持相对中立的立场,但是许多经济部门在研究城镇化的时候偏于功利,把城镇化作为一种经济增长因素,或者是寻找投资的方向、促进增速的思路。所以,行政层面关于城镇化的认识和推进比学术界对城镇化的研究要晚20年。第二,县(市)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地方精英外流非常严重。第三,经济发展动力不充分。”
总结美法德日等国际发展经验,李晓江表示,“缩小地区、层级间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比缩小城镇化率差距重要。用多种政策推进欠发达地区现代化,是促进健康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进入新阶段,要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
随着老龄化与人口抚养压力剧增,就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产阶级群体扩大、收入和消费的增长等,城镇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李晓江指出,当下城镇化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未来人口城镇化将长期保持在70%左右。此外,人口向大城市和县级单元集聚的态势不断强化,县(市)域城镇化地位不断提升等也是新的发展趋势。
从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到现在的30多年,我们国家走过了一条以土地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化路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田莉认为,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长期制约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二元土地制度也进入转型的关键时刻。未来要从依赖土地财政工业开发区建设的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这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口流入城市,大量靠近城市的集体建设用地成为重要的战略性土地资源,同时也为这些城市未来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未来推动集体土地改革与租赁住房供应联动,不仅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忽视的流动人口住房问题,而且以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为突破口,也为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的土地管理机制,实现城乡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田莉说,“推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要从依赖土地财政、工业开发区建设与新城区地产开发的‘土地城镇化’模式转向以流动人口定居、安居为导向的‘人口城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