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中国高铁总里程数已经近4万公里,实现盈利的却只有京沪高铁等六条线路,铁路公司的负债已经达到了5.28万亿,光是每年的利息就需要偿4000多亿,然而高铁的建设却没有丝毫停手的意思。
根据中国长期铁路网规划图可以看出,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约20万公里的铁路,届时高铁总长度将达7万公里,由原来的四纵四横形成八纵八横, 就连国外的高铁建设者,都不禁感到讶异。
这里很多人都不能理解,14亿的客流量,为什么中国高铁还会处于亏损状态呢?
既然高铁亏损这么严重 ,为什么中国还要不断扩大版图,真的能从中获利吗?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高铁亏损的原因。首先就是建设前期投入的资金过大,从造价上来看,时速350公里的项目每公里造价为1.29亿,时速250公里的项目每公里是0.87亿。这也就意味着,100公里里程的高铁,至少就要有100亿的财政支出。
其次就是后期运营费用极高,高铁是使用电力来驱动的,虽说这种方式无污染 速度快,但相应的就是极大的耗电量。
相关资料表明,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的耗电量为9600度,我国工业用电 每度收费1元左右,算下来的话,高铁每小时大概需要花费1万元的电。加上人工费,1小时的成本就达到了两三万。
以最赚钱的京沪高铁举例,5个小时的车程,光是成本都要10万以上,客座率以八成来计算,一趟车的实际收入大概在28万~33万元之间。问题是有几条高铁能达到京沪高铁8成的客座率呢?
能达到五成就不错了,这也就导致了资金回笼速度特别慢,甚至在高铁建成后的5、6年,都呈现出了亏损的状态。单是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的亏损都高达955亿元。
那么既然如此,中国为什么还加大高铁建设呢?
其实高铁的本质更像是公共设施,而不是一家公司,这样一来 在看待支出时,就不再是简单的是否盈利,而应该从国民经济 公共福利上来看。
高铁虽然看似不赚钱,但它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规划和发展,目前国内所建设的高铁,大多都是中国技术,这背后就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比如车辆配套设备,电力、通信、电气化系统,以及轨道铺设时,所涉及的路基、桥涵、隧道等一系列工程。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是不是也为众多劳动力谋求了一份岗位呢?
据统计,每建设2000公里的高铁,就能为565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这还是单从高铁本身来看。
其次就是高铁能够促进两地的经济繁荣
比如较为偏远的高原藏区等祖国大好河山,解决了交通闭塞的问题后,就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也能逐渐富裕起来。
这样一来 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经济运转率,还能促进我国税收。
举个简单地例子 怂叔外出旅游时,花了500买了张高铁票,旅游期间还要吃饭住酒店,景点门票和其它交通费加起来 一共花了4500。但这4500国家是不是还要抽走部分税呢?
以20%来计算 4500x20%+500,得出的1400才是国家真实的收入。
总的来说,中国高铁的建设 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社会效应 和地区平衡问题,虽说中西部的高铁目前还没有盈利能力,但中国不仅要建 还要把高铁建的四通八达。
因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梦想:是共同富裕 ,全民共享社会发展红利
说了这么多 既然高铁的利益颇多,许多欧洲国家也在大力发展高铁建设,为什么美国目前还没有建成高铁呢?
这个现状其实是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二战之前,美国一直是轨道交通的领头羊。
但由于本土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公路交通在当时所展现出的种种优点,美国的决策层就彻底放弃了轨道客运,转而往公路汽车客运上发展。
再加上后期蓬勃发展的航空工业,有钱的坐飞机,没钱的就开车这样一来,轨道交通基本就废了。
现在随着人口暴涨,城市交通问题激增,美国没有高铁的这一个弊端就显露出来了。不过社会模式已经成型,再想回头建设高铁 也就不合适了。
对比我国在技术方面,不仅高铁的设计、建设、运营体系趋于完善,还在性能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
2021年1月13日,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工程化样车,在西南交大正式启用。
时速设计为620公里,理论预计可高于1000公里/小时。要知道 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也只是在900KM每小时,真的是实打实的“中国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