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遭遇的“数字鸿沟”正在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还有另一种鸿沟,是否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了呢?
图源IC老年人的“鸿沟”表现在对飞速发展的数字生活、对无往不在的互联网生存的不适应,表现为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不方便:打车难、购物难、就医难,等等。年轻人潇洒一挥、随手一点的各类场景中,老年人——当然,不是全部,数字生活玩得溜的老年人也大有人在——却因为不熟悉新工具显得十分无力。我相信,老年人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古已有之,甚至多多少少、代代如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确实把这种不适应放大了好几倍。
如果说老年人遭遇的“数字鸿沟”是“不及”于互联网的话,那么,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当然,也一定不是全部,善用数字生活的年轻人也大有人在——则是“过”于互联网。
每当我看到地铁车厢里,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学生,从上车到下车,甚至下车了也还目不转睛盯着手机屏幕,当然绝不是在阅读,而是在打电子游戏的时候;每当我看到快餐店中,三三两两的孩子,为手机游戏中虚构的人物、情节沉醉,不仅是对食物,而且对周遭都无感的时候;每当我听到孩子们说起游戏就滔滔不绝,说起学习就兴趣寥寥的时候,听到身边朋友、尤其是家长感慨对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我总觉得这样的孩子们,与真正的现实生活间似乎也隔着一条“鸿沟”。
老年人面临的“鸿沟”,通过各类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通过年轻人的传授、通过老年人的逐渐习得,或许能得以渐渐填平。年轻人遭遇的“鸿沟”,却让他们越发沉醉其中,甚至让数字生活篡夺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然而,他们所沉醉的数字生活却是狭隘的,在获得这种时代所赋予的便捷体验时,却可能逐渐丧失了对真正现实生活的感受能力甚至是感受兴趣;而且,这种后果是互相加强的:越是没有兴趣就越是没有能力,越是没有能力也就越是没有兴趣。
古语有云,过犹不及。出于对老年人关爱,我们关注“数字鸿沟”;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我们同样也应该警惕这另一种鸿沟。如果说前者代表了人类社会的温情和善意,后者是否代表了明智和远见呢?
吴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