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常年禁捕,近两年,重庆渔民陆续“退捕上岸”。渔民“上岸”,改变的不仅是生活和工作方式,还有几代人的传承和习惯。
“退捕渔民”上岸后,如何更好地转产就业?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12月22日从重庆合川区获悉,通过技术培训、创业培支持,截止目前,全区退捕渔民中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的874人已全部实现转产就业,转产就业安置率达100%。
退捕上岸后的“新人生”
“船到哪里,家就在哪里。”这是一代代传统渔民“水上漂”的生活状态,如今,这样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
蒋依霞是“洗脚上岸”后的退捕渔民。早上5点半,她就早早来到合川区政府大院外做起了清洁维护工作。
今年50岁的蒋依霞,是合川区草街街道高枧村建卡贫困户,这也是她“上岸”后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渔民几代人的传承和习惯,但她对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公益性兜底就业岗位还是很满意,家住得近,也很方便,还可以早早起来锻炼身体。
退捕转产渔民刘光明则因好厨艺而出名。
刘光明所经营的鱼庄,在前往合川区大石街道的路上。鱼庄是前几年开的,退捕转产后,刘光明用退捕渔民补偿费扩大了店面规模,还重新进行了装修。在渔船上练就的好手艺,成为了鱼庄生意红火的保证。刘光明乐呵呵地说,“不少客人专门从主城区和合川城区开车过来吃鱼。”
退捕渔民掌握“实用技能”
据了解,合川区人力社保局为精准掌握退捕渔民帮扶工作底数,联合涉及退捕渔民的22个镇街开展摸底调查,动态掌握最新就业情况。
“我们充分了解和收集渔民培训需求之后,分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就业意愿的渔民,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就业形势,结合渔民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退捕渔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或职业技能”,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党委书记、局长柳萍介绍。
合川区官渡镇断桥村的“退捕渔民”戴隆珍,通过区人力社保局组织的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后,到义乌艺海幼儿园当上了一名保育员。
同时,对有创业意愿的渔民,进行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担保贷款和后续扶持等。截止目前,已培训退铺渔民105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6.52万元,并帮助60名退捕渔民走上创业之路。落实公益性岗位政策,对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就业的渔民纳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