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人行道该有多宽?这是一个“细微”的问题,依然被北京敏锐地“捕捉”到了。在新近发布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中,规定“城市道路以下等级的胡同、街坊路等道路,有机动车通行的,供行人通行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1.5米”。
上述例子只是北京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以下简称“疏整促”)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围绕首都功能定位,北京集思广益,启动实施了“疏整促”,逐步缓解“大城市病”,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从一开始起,北京就没有把“疏整促”简单等同于一“疏”了之,而是以“疏整促”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发力、绵绵用力,像绣花针一样对功能优化区域加以精细治理。
把“疏整促”落实、做细,力求工作效果最大化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最近正在征求意见的《北京市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办法》。业主与物业的关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疏整促”后如何提高小区人居环境品质,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和群众的满意度。鉴于此,“物业管理委员会”应运而生,这是北京在机制创新上作出的尝试,在组建流程、职责范围、退出路径、与基层政权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亮点。通过广泛发动居民参与“物业管理委员会”运行,可以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显现“疏整促”成效。
当前,随着“疏整促”的不断深入,公众普遍意识到北京已经步入减量发展时代。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企业2100余家,疏解腾退市场、物流中心900余个,均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正如“疏整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提升”,北京的“减法”亦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法”。其中,位于西直门外的“动批”曾代表了许多人的回忆,而今在其原址上兴建起以金融科技中心为代表的大批现代建筑,折射出产业的革新与升级。类似“动批”的变迁场景也在北京多个地方上演,“疏整促”不仅维持了区域的生机和活力,更探索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
“疏整促”带来了一些产业从中心城区退出。怎样把疏解的产业承接好,北京提前谋划、细致准备,在关键节点上施以“浓墨重彩”。近日,继“风生水起看大兴”“妙笔生花看丰台”之后,北京提出“平原新城看顺义”,要求顺义区瞄准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方向,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转移,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同时,北京加快构建“两翼”联动发展格局,扩大对雄安新区、城市副中心的优质资源注入;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立多层级、常态化的对接协调机制,滚动签订实施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产业疏解空间载体和平台支点。
北京明确表示,“十四五”时期要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相信得益于各项政策及产业“红利”加成,北京“疏整促”将继续稳步推进,在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文/任秀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