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山东菏泽:“十三五”非遗业态日趋丰富

时间:2020-12-14 15:46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记者12月14日从山东省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十三五”期间,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动非遗业态培育,通过完善条例法规、增加产品供给、强化

记者12月14日从山东省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十三五”期间,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动非遗业态培育,通过完善条例法规、增加产品供给、强化传承支撑等方式,实现了全是非遗从点上突破到面上进步的可喜局面。

“十三五”时期,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配合立法部门颁布实施《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非遗保护工作走向规范化,成为全省第一个颁布非遗条例的地级市,此项工作被列入全省2018年度非遗十大亮点工作。起草的《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非遗保护工作明确任务、指明方向。

大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助力脱贫攻坚。鲁锦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曹州面人等6个项目入选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鄄城县精一坊被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花冠集团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被评选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曹县孙老家镇等6个乡镇被评为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依托非遗项目建立的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共3000余家,实现产值200余亿元,实现安排就业人员26万余人。形成了链条较为完整、门类较为齐全的传统工艺产业体系,涌现了一批代表性企业。

打好组合拳,群众知晓率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一是加强宣传,营造非遗开发利用的舆论环境。组织了菏泽非遗展演、“曹州古韵”非遗实景演出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通过网站、报刊、微信平台等,进一步增强群众对非遗、传统工艺项目的了解。二是充分利用对外文化交流推介非遗产品。刻瓷、东明粮画等项目多次赴俄罗斯、瑞士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参加了青岛上合组织峰会非遗展示、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活动等活动,观展群众、企业对菏泽市的非遗项目产生浓厚兴趣,各个项目抢抓机遇,洽谈项目、签订一批订单。三是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面塑、泥塑、剪纸等传统工艺走进了学校。此外,指导成立菏泽市非遗促进会等,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力度逐渐增强。

责编:杨晓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