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35岁前考公“上岸”,这才是90后眼中的福报

时间:2020-12-14 15:29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年薪30W,相当于普通人工作10年的薪资水平。”今年4月,考上深圳基层街道某紧缺专业公务员,余飞在某社区平台上报喜。 这是余飞人生的高光时

“年薪30W,相当于普通人工作10年的薪资水平。”今年4月,考上深圳基层街道某紧缺专业公务员,余飞在某社区平台上报喜。

这是余飞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半年前还愁找不到工作,自嘲学历一般,专业就业面窄,如今分享报考公务员(以下简称考公)经验,网友们异口同声恭喜他,有人开玩笑说要把他当成考公锦鲤供起来,保佑自己早日“上岸”。

上岸”这个词,对应的是30年前的“下海”——据《现代汉语词典》,“下海”是在中国刚开放时的用词,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一个新的自由空间正在出现,一些人,主要是政府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到这一新的空间里谋求发展,这样的行为被称作“下海”。

数据显示,光是1992年辞官下海的人就超过12万,停薪留职、兼职投身商海的人数超过1000万。

时至今日,情况调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视市场为畏途,倾心于 “上岸”——回到体制卵翼之下。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今年国考计划招录2.57万人,共有157.6万人报名,平均竞争比达到61:1,不少岗位甚至是千里挑一。·

有湖南考生诉苦,自己过去一年花了近10万用在考公培训上,国考省考都没能上岸。即使如此,如今失业在家的他,却还想再考一年。

不是正在考公,就是在考公的路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这条人生轨迹。

即使是互联网大厂里的天之骄子,也有人心心念念于考公。腾讯微信事业群某程序员,从国内Top2大学硕士毕业,年薪50W,从入职开始就担心10年后35岁失业,想要进体制寻找安全感。“打算在30岁准备考公,用5年时间完成上岸目标。”

特别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企业招聘收窄,应届大学生、研究生却有增无减。根据今年年初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38.73%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考公务员。

有篇文章《毕业半年即失业,只是这个湖北码农倒霉的开始》里就提到过,疫情期间,程序员向阳放弃回北京,选择在家乡宜昌考公务员。这半年来,他一直在家里准备,前不久试水了一次事业编面试,反而坚定了考公信念。“事业编工资低,只有2000多块,还要加班,远不如公务员。”他打算参加2021年国考,目标是考上市级公务员。

从考公者的角度看,今年机不可失。疫情之下,国家兜底,各地基层公务员扩招,根据9月28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提供的数据,截至9月1日,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的政策性岗位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无形中提高了上岸几率。

一名考上长沙选调生的准公务员告诉直面派,现阶段适合考公,既因为有疫情扩招红利,也在于随着60年代出生公务员逐渐到退休年龄,一大批空出岗位能给各级公务员上升的盼头。

余飞(1995年生):公务员比外企更舒服

我决定考公是在去年9月。当时从外企离开,焦虑又迷茫,找了一个多月工作,过程相当不顺利,每天都在怀疑自己。

那段时间,唯一接收的正面信息是同学分享在朋友圈的深圳公务员招考通知,多方衡量之后发现,深圳公务员福利好待遇高,就打算试一试。

当时距离考试只剩1个多月,时间已很紧迫。而且深圳的公务员岗位一直竞争激烈,我身边一位同学,笔试136分就能进中央环境部门面试,但另一个考深圳税务系统的人,150分在笔试环节就被淘汰。

我的要求不高,选基层街道岗位,竞争压力相对小。准备了差不多200小时,参加的两场考试都只考行测,事业单位是笔试第三,紧缺专业是笔试第一。因为面试时间冲突,只去了紧缺专业公务员面试,成绩第一,顺利上岸。

我是在上岸之后才发现自己幸运。今年年初各大企业频繁爆出裁员新闻,我是刚好抱上铁饭碗,6月进入岗位之后,工作也轻松,相当于在居委会工作,主要是给政府项目做前期,跑跑审批手续,偶尔去施工现场,日常就是坐办公室开会,做会议记录,对接业务部门等,比之前在外企要舒服得多。

其实之前在外企,我的工作压力就不大。在国内,外企的工作环境比起国内大多数私企制度更完善,遵守劳动法,不要求员工996,正常上班时间就是一周40个小时。现在到了街道,加上我心态好,基本没什么压力,一周工作时间只有35小时,至今没见过同事加班,我也没加过班。

平时吃得也不错,不用将就难吃又贵的外卖,每天吃单位食堂,一天3顿5块钱,有荤有素有汤有水果。

据我打听的数据,我的年薪大概是30W,差不多是普通人工作10年,35岁左右的工资待遇水平。刚好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职场人很难往上提薪,还可能遭遇失业。公务员的好处就是,没有犯大错,我们不会失业。随着资历上升,年薪福利都会增高。

刘旭(1993年生):我可以在知乎回答工资断崖式下跌是什么感觉了。

我在北京漂了2年,之前在中国网库集团做程序员,中国网库成立21年,业务和阿里巴巴差不多,都是B2B起家,但阿里成了互联网巨头,中国网库的知名度就小多了,没有入职之前,我都没听说过这家公司。

去北京前,我就做好了吃苦的打算。我比较能折腾,从小到大没离开过湖南,大学期间当了2年兵,2018年大学毕业时就决定,要去就去最好的城市工作,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北京。当时我就抱定了一个想法:只要我在北京能过得不错,以后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担心自己的生存能力。

那2年时间,我住在通州梨园,距离中国网库的办公地址——北三环环球贸易中心直线距离32公里,坐地铁要换乘3趟,八通线转1号线再转5号线,每天在通勤上的时间至少3小时。好在公司比较大方,入职薪水15K,能保证我在北京衣食不愁。

我从始至终没打算这么快结束北漂,去年8月从中国网库辞职之后,我和战友在西安一所高校开了一家饭店,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我就回北京继续找工作去了。

年前离开北京之后,家当都没带走。过年期间看到北京管控严格,为了省钱,我跟房东商量暂时不回北京,出租房里的家当全都送给隔壁邻居,当时的想法是,等疫情结束之后再回来。

之所以会在家考公,只是听父母念叨多了,反正在家休息没什么事情做,就满足爸妈的要求考一次试试,到5月才开始准备,报班学习2个多月,没想到就顺利上了岸。

今年市场经济行情差,北京的疫情管控一直严格,我回去要自费隔离,14天,按每天住宿费300块算,再加上饮食和交通费,去一趟北京就得花1万,还得找房子,找工作,想想就觉得麻烦。

在家待久了,回想起北京的日子,最大的感触就是累。通勤时间长,住宿条件差,周末没地方玩,想去打篮球都找不到地方。在家乡就舒服多了,去同学、亲戚家里都能随便去,周末能约钓鱼和农家乐。去哪儿都不堵车。停车还方便,没有停车费。

赶上今年考公成为大趋势,基层扩招,庆幸自己趁早上了岸,虽然偶尔会有不甘心,收入从15K断崖式跌到3000块,以后要紧巴巴过日子,学了4年的编程技术基本“金盆洗手”……

李常(1991年生):影视行业吃的是青春饭,考公是最好的退路

我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公务员。如果不是因为今年年初这场疫情,我的工作根本停不下来。

我做的是影视美术设计,负责剧组拍摄场景、道具筹备,还包括和政府沟通项目,陪领导吃饭,全国各地到处堪景。

和大多数影视工作者不一样,我的事业重心不在北京,而是西安,按照影视圈的圈子划分,我属于西北圈,“带头大哥”是张艺谋、贾樟柯。

西安的影视行业发展一直很好,我比较幸运,毕业入圈就有贵人提携,认识的前辈都比较靠谱,这么多年工作没断过,就算2018年税务危机导致大批工作室倒闭,我的工作节奏也没变,每年能参与3部剧拍摄,基本全年无休,近2年播出的作品就有《月嫂先生》,《善始善终》,《龙虎山张天师》……

但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对行业是致命一击。影视行业是资本玩具,创作风向根据资金来源变化,近十年,投资人从煤老板到房地产老板再到互联网公司,随着互联网市场行情走低,资本对影视投资越来越谨慎。疫情爆发之后,互联网公司裁员消息不断,影视行业则是从创作到发行、播放全面停摆。我的工作一停就是几个月,看不着前路,只能逼着自己去思考下一步。

影视行业是典型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挣了钱的人就想出去。大多数影视从业者,身体都不好。行业超负荷工作是常态,虽然从整体看收入高于很多行业,但是熬夜多,强度大,说白了吃的就是青春饭。

之前工作忙,我顾不上这么多,突然沉下来去思考,才觉得未来危机重重,我马上快30岁,在西安不能安家,身体素质拼不过年轻人,再加上女儿出生,我不敢再跟之前一样,不要命的工作。

思来想去之后决定回乡,在一个18线小城考公,离父母近,也能陪孩子长大。我也想通了,城市再大再好,也要有时间去享受,与其在一线城市996,还不如在小城市享受生活。

雷磊(1994年生):选专业时脑子进了水,只能靠考公挽救

去年从云南某高校硕士毕业后,我一心待在家里考公。不为别的,我的专业是天坑。

当年凭兴趣填报生物专业的志愿,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就懵了。每次大数据评选最难就业的专业,生化环材都榜上有名。

我学的生物是纯科研技术型工种,辅助制药,做药物动物实验,包括喂养、给药、解剖、样本检测,整理数据的一条龙服务,或者养细胞做细胞药理实验,收入不高,硕士毕业生在北京入职,起薪也就7K左右。待遇低,工作无聊没有升值空间。所以流动性很大,岗位常年缺人。

刚好我是在山东读的大学,在环境的影响下,我不可避免加入了考公大军,但我要更麻烦一点,属于曲线考公,生物专业不仅就业面窄,而且和很多公务员招聘岗位不对路,我要先考研究生,来提升考公的几率。

所以当年因为填志愿时脑子进了水,我至少要花13年来还账。

去年硕士毕业后,我一直在家准备公务员考试,省考、国考、事业编都试了一遍,事业编是最后一名,国考没进面试,只能退而求一次考县镇公务员,因为省考报县镇公务员竞争压力小。

但县镇公务员要付出的代价不小。每个人要签订协议,至少在乡镇服务5年才能调职。我的家乡是湖南南部的一个小县城,经济本就不发达,县镇情况只会更糟,老同学都劝我,说我进乡镇是大材小用,应该往市里面考,否则未来可能一辈子就扎在乡里面。

没办法,我目前只考得起乡镇。我其实没有多大的目标,爸妈就我一个儿子。考乡镇公务员就是为了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虽然基层公务员钱少事情不一定少,但家乡的消费也低,2000多块的工资能养活自己。

我也没有想到,还会有人羡慕我这样汲汲于考公的样子。

前段时间跟一位在华为工作的老同学聊天,他是华为的研发工程师,工作一年年薪已经30多万,轻而易举达到了我这个专业难以企及的薪资。

但据他说,很多华为人都想考公,因为在华为工作太累,工作强度远超996,一周只有周日下班能休息,没时间恋爱,交友,拼尽青春赚钱也没办法在深圳买房安家,还不如老家一份3000块的工作,至少能拥有生活。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