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21年乡音未改,逃犯被自己口音“出卖”!杀害邻

时间:2020-11-09 16:07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9月1日下午5时15分,福建省屏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历尽艰辛、攻坚克难,先后三次赶赴青海省,最终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将一名在逃21年的命案积案犯

9月1日下午5时15分,福建省屏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历尽艰辛、攻坚克难,先后三次赶赴青海省,最终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将一名在逃21年的命案积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归案。

一次纠纷 引发斗殴致人死亡

张某与陈某皆是屏南县棠口乡福地村村民,本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多年来却因林地纠纷积怨颇深。1999年10月5日傍晚,二人在棠口乡福地村因再次口角引发斗殴,张某持木棍击打陈某头部,致其受伤,后使其跌入水沟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屏南公安接警后,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大量调查走访与现场研判工作,警方很快将嫌疑人锁定为张某。然而,此时的张某已从亲属口中得知陈某死讯,自己成了命案凶手,第一个念头就是“逃,逃得越远越好”。

“由于当年的刑事侦查技术手段有限,张某潜逃后,案件很快断了线索,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对张某的抓捕工作。”屏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表示,尽管21年来,专案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屏南警方从未间断对张某亲友的研判调查工作。

今年以来,屏南县公安局成立“攻坚”工作专班,再次对该案启动侦查工作,发现张某与青海一个名叫“吉某”的女性有所联系。这引起了专案组民警的注意,他们心中不由冒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吉某会不会是张某外逃期间结识的女友甚至妻子。

攻坚克难 摸排调查锁定目标

尽管一切只是推断,但秉着“不放过任何一条蛛丝马迹”的想法,专案组于7月底第一次派出人员前往青海西宁,对吉某身份展开调查。

对于常年在外奔波,吃惯了“苦头”的专案组民警来说,这次青海之行也是殊为不易。

“抛开环境地域的差异不说,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地区的群众在外貌、口音等方面都有诸多的不同。我们想要打听一个人的身份,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惕,甚至打草惊蛇。因此一开始,调查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专案组成员表示。

尽管如此,民警还是在艰难环境中打听到吉某确实于十多年前嫁给了一位名叫“刘某保”的男子。但出嫁之后,她就搬离了西宁,前往海东市生活。其原户籍所在的村庄,无人知晓吉某的具体落脚点,也从未见过她的丈夫“刘某保”。

获悉情况后,8月9日,专案组再赴海东、西宁等地进行摸排调查。经过长达14天的侦查取证工作,民警最终掌握了大量证据线索。回到屏南后,刑侦大队就目前掌握的信息再次开展研判分析,判断“刘某保”极有可能就是张某在潜逃之后所使用的身份。结合大数据分析比对,最终确定张某长期在青海、甘肃、四川一带从事小商品买卖。

千里追逃 终于将嫌疑人抓获

8月30日,屏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得知青海省甘德县岗龙乡将举行一场赛马会,而张某很可能前去摆摊卖货。刑侦民警当即从福建出发,辗转六地后抵达岗龙乡。遗憾的是,抵达岗龙乡时,张某已先行离开。9月1日下午,在当地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下,刑侦大队民警再次掌握到张某行动轨迹,并克服高原反应及各种困难,最终于甘德县市场门口将在逃人员张某抓获。

“见到张某的那一刻,他的外貌形象已与21年前截然不同。我们询问他的姓名时,他也自称‘刘某保’。但在话脱口的那一刻,其话中所携带的福建口音让我们确信,没有抓错人。”专案组民警告诉记者,之后,抓捕人员反问一句“你应该姓张,叫张某吧”,也让意识到逃脱无望的张某给出了默认反应。

经审讯,张某对其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据张某供述,潜逃21年来,他的日子十分拮据,仅靠贩卖小商品为生,虽然已经娶妻生子,但因其身份问题,孩子始终没有落户。“这两年,我经常在新闻里看到警方追逃的消息,隐隐也觉得自己被抓是迟早的事。之前我也有过投案自首的想法,但每次到了派出所门口,就又没了勇气。”张某称,他本想着等过几年孩子再大一些就向警方投案,没想到警察找到了他。

潇湘晨报综合中国警察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