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广州警方发布“双十一”防骗指南

时间:2019-11-13 01:05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原标题:警方发布“双十一”防骗指南 又到“双十一”,你在血拼的同时,骗子也盯紧你的钱袋,准备疯狂收割一轮“韭菜”。你为什么会被骗,究竟是在
原标题:警方发布“双十一”防骗指南

又到“双十一”,你在血拼的同时,骗子也盯紧你的钱袋,准备疯狂收割一轮“韭菜”。你为什么会被骗,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忽略了?10月30日,广州警方根据以往“双十一”前后多发的八类诈骗,发布“双十一”防骗指南以及最新诈骗特点。同时,以往被骗的市民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反思被骗过程,提醒大家注意防范的关键环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栋 通讯员 晏楠 张毅涛

亲历者反思被骗过程

“当我表现出怀疑时,骗子给我科普反诈知识”

广州市民曾小姐今年28岁,从事设计工作。她遭遇的“冒充客服”诈骗是近年来电话诈骗中最突出的手法,也是“双十一”诈骗最常见的类型。

去年6月的一天,曾小姐在公司上班时接到一个电话:“请问您是×××吗?您在淘宝我们店里购买过某商品,由于我们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您的账号出现异常,误将您当成了商家,现在派专人来帮助您解决问题……”

对方核对的最近消费记录和身份信息都准确无误,“当时有一点怀疑,但还是继续听下去”,曾小姐说,接下来,对方以账号异常问题会导致经济损失为由,转入需要进行财产登记程序,并了解曾小姐有多少资金。

此时,曾小姐再次表现出有点怀疑,对方则好心提醒曾小姐注意防范诈骗,并给曾小姐“科普”防骗知识,于是,曾小姐打消疑虑,继续按照对方的指引操作。

整个转账的过程都是在手机上通过银行APP完成的,对方以财产登记为由,发来了几串数字,事后曾小姐才发现对方分成两段发来的数字合在一起就是一个银行账号,整个过程中,对方从来没有提及“安全账户”半个字,这让她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对方发来的其实是银行账号。

第一次转账只转了几块钱,转账之后账户金额未发生改变,这让曾小姐也放心了很多。事后才知道,对方开始时是试探,曾小姐转账后对方又马上转了回来,曾小姐放松了警惕。

后面进行的转账都是数万元的大额转账,这回转出去的资金没有再回来,对方称可能是资金比较大,操作会有延缓。就这样,最终转出去了16万元,直到家人联系上时才意识到被骗。

曾小姐反思被骗过程发现,整个通话时间很长,从下午3点多一直持续到傍晚6点多,中途不能挂断电话,而且对方不断地催促你,没有任何思考和冷静下来的时间,这是曾小姐认为中招的最大原因,“稍微一想就发现骗子漏洞百出”。

事实上,此前曾小姐通过短信、朋友圈等各种渠道接触过反诈宣传,“跟骗子相比,内容实质是一样的,但套上的外壳不一样”。

而且,骗子把整个诈骗的过程弄得很复杂,一直“牵着你的鼻子走”。再加上骗子的表演也堪称一流。

八类陷阱

陷阱一:“预售”骗局

“预售”是近两年“双十一”商家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不法分子以“预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诱饵,通过通信软件或手机短信发送包含木马的链接。

警方提醒:凡是短信中有优惠券或者红包链接的都不要点!因为链接中很可能含有木马病毒,能“秒”盗客户信息和账户资金。

陷阱二:“刷单返利”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网店商家,以在“双十一”前以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称需要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

警方提醒:这是典型的“刷单返现”骗局,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需要交纳定金或先行支付的工作,要谨慎。

陷阱三:伪“红包”骗局

有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红包,但并不能直接领取,而是要先关注并分享,或转发一定数额的好友或群。

警方提醒:慎点此类红包领取链接,接到此类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电商或第三方支付网站官方客服咨询确认。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陷阱四:

假“客服”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便冒充客服,假借“所购商品出现了卡单、调单或交易失败等情况,若逾期处理,账户资金将被冻结”等理由,要求到银行ATM机前操作退款。

警方提醒:诸如“卡单”“调单”“激活订单”等多为诈骗术语,见此类词语基本可断定是骗局。一定要通过电商平台官方热线或客服咨询。

陷阱五:“信用提额”骗局

不法分子通常会冒充花呗或银行客服,谎称可以提升信用额度,继而以支付“服务费”为由,诱导网友扫其二维码支付,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切勿轻信网络上关于提高花呗、信用卡等透支额度的信息。提高透支额度要经过严格审核、提供相关证明,并且不会额外收取费用。

陷阱六:“中奖免单”骗局

冒充网店,声称回馈客户搞“中奖免单”。

警方提醒:一定要仔细甄别,跟正规客服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要谨慎,小心上当。

陷阱七:节后退款诈骗

“双十一”过后,不法分子常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要求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

警方提醒:谨慎对待自称网购客服的电话或短信,切莫泄露银行卡账号、户名、动态验证码等信息。

陷阱八:节后快递诈骗

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消费者,把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称“货到付款”以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签收包裹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并确认是否是自己的包裹。取货后,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从包裹上抹去。

(责编:易潇、毕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