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在学术期刊《Nature》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展示了其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据统计,这是颜宁的第33、34篇CNS论文(美国《Cell》、英国《Nature》和美国《Science》是国际公认的三种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开挂”般的速度,让颜宁成为当之无愧的学术明星。
而此时,关于颜宁的流言再度纷飞。比如,虽一度是“清华才女”,但她“连续3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最终离弃祖国,花落美国科学院”。而所谓落选的理由,是“要想入选中科院院士,你可以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但你必须是一个听话的人!”
25日,颜宁通过微博驳斥上述谣言“扯淡”。她表示,“我们无论在哪国做基础研究,受纳税人出资支持,能第一个搞明白一些东西已经是最大的赏赐,带来的名利只是副产品,而不是追求。”
颜宁的辟谣,透着一股子无奈。作为许多人心中的“学术女神”,她成为许多自媒体笔下的红人。而很多写手深谙网络传播之道,精心炮制了不少挑动“吃瓜群众”的话题。这些故事总结起来,集中在两点,一是颜宁落选院士,二是颜宁离中赴美。
但只要查证一下,即可发现漏洞所在。比如,颜宁本身就不在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上,不存在落选一说。2017年确有其事,但既然要筛选,自然有人落选,仅因颜宁为人熟知,就质疑评选不公,岂非站不住脚?至于离开清华,远赴普林斯顿,颜宁已经说过,是“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在新的环境中激发新的灵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至于“听话的人”云云,颜宁也通过微博亲自“打假”,感叹自己“终于有了被‘语录’”的待遇,并喊话“到哪投诉这种说瞎话都不眨眼的啊?”
国际人才的流动本是常事,网络上的种种,纯属自媒体“加戏”。而如是“戏码”又何止加在了颜宁一人身上?细究这些自媒体的套路,本质上都是利用一些灰暗的刻板印象制造种种对立。
在他们的笔下,我们的科研院所官僚气十足,评奖评优不看学术成果,只凭溜须拍马。而“颜宁们”都是品性清高、学术过硬,不甘同流合污,最终在异国他乡实现理想。“扯淡”完毕,进而再发出一通“呜呼哀哉”的悲叹。一些“朴素正义感”满满的网友容易上钩,随之攻击相关科研院所。
从当事人的回应来看,一个比一个“佛系”。其实这些以科研为事业、以探索为乐趣的科学家,追求早已超越了普通人眼中的功名利禄。在人才是战略资源成为广泛共识的当下,中国的科研院所已经竭尽所能地为他们提供适宜条件。
就像颜宁所言,“过去10年,我在清华大学获得了极好的支持,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过了自己回清华之初的预期。”我们不否认,社会上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欺负老实人”的故事没有绝迹,但凭着想象贩卖潜规则焦虑,骗取廉价的流量,其实是对科学家的侮辱。
今天的中国足够开放,在科研领域,走得出去、请得进来,我们应当有一颗平常心。这不仅是大国公民该有的心态,更是尊重科研发展规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