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动力电池成本系列报告之三:2025年后电池能量密

时间:2020-05-13 17:55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获取《动力电池成本系列报告之三:固态电池:抢占下一代锂电技术制高点》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综合报告4”,该报告编号

获取《动力电池成本系列报告之三:固态电池:抢占下一代锂电技术制高点》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综合报告4”,该报告编号为20bg0064

动力电池成本系列报告之三:2025年后电池能量密度达不到国家要求(可下载)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动力电池成本系列报告之三:2025年后电池能量密度达不到国家要求(可下载)

(1)固态电池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安全性高,大大降低了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2)固态电池电化学窗口可达5V以上,允许匹配高能正极,电池负极可以采用金属锂,提升理论能量密度,有望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问题;

(3)固态电池可简化封装、冷却系统,电芯内部为串联结构,在有限空间内进一步缩减电池重量,体积能量密度较液态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可提升70%以上。目前,

(1)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率先实现应用,但存在高成本和低电导率两个致命问题;

(2)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综合性能好,LiPON薄膜型全固态电池已小批量生产,非薄膜型已尝试打开消费电子市场;

(3)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最高,研究难度最高,开发潜力最大,如何保持高稳定性是一大难题。

固态电池领域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各企业期望抢占先机以赢得市场份额。固态电池领域市场参与者众多,车企、电池企业、投资机构、科研机构等在资本、技术、人才三方面进行博弈。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1)中国企业纵向联合,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成果初尝产业化;

(2)欧美多国政府拨款助力固态电池研发,科研机构及固态电池初创企业是主力,各大车企纷纷投资;

(3)日本电池领域底蕴深厚,企业依靠自身优势组建研发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同时车企横向联合共同开发电池技术,科研机构、车企、电池和材料企业等多行业抱团共同参与研究;

(4)韩国电池企业选择纵向联合,共同开发固态电池技术。

动力电池成本系列报告之三:2025年后电池能量密度达不到国家要求(可下载)

固态电池的工艺路线尚不成熟,降本仍需过程,全面产业化预计需要5-10年。2020年3月初,三星高等研究院(SAIT)与三星日本研究中心(SRJ)在《自然-能源》介绍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银碳基全固态电池能够实现900Wh/L高能量密度、1000圈以上长循环寿命及99.8%极高充放电效率,电池一次充电后可驱动汽车行驶800公里。但生产环境要求苛刻,银碳层大规模生产所需的贵金属纳米银成本较高;

短期产业化并不现实;目前,各家对固态电池的而研究仍在过程中,简单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并不能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只有匹配高能电极材料才能实现能量密度的跨越。我们认为降本需要:

(1)更低的物料价格;

(2)稳定完善的供应体系(高质量锂箔供应);

(3)工艺改进(bipolarstack工艺)。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向全固态锂电池过渡是锂电技术进步的重要趋势;

目前,全球都在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虽然距离产业化尚需时间,但如电解质或负极材料选择与改性、电池工艺革新都应是一步一步探索的过程;

我们建议持续关注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创新技术成果的发布、并持续关注龙头公司的锂电产品的研发进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