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回乡调研|故乡的路

时间:2020-04-28 17:2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走出故乡,是希望把人生的鼓点敲得更响;情倾故乡,那是魂牵梦萦的地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是记忆“底片”或思乡之“

走出故乡,是希望把人生的鼓点敲得更响;情倾故乡,那是魂牵梦萦的地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是记忆“底片”或思乡之“弦”。

对我来讲,印象深刻的是故乡的路,每次返乡,故乡的路都有新变化。这次返乡,行走在故乡之路,深感改革新气象、发展新成就、生活新风气、精神新风貌。故乡之路的发展渐渐在记忆深处清晰起来……

我的故乡坐落在大巴山南麓的山区之中。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儿时,由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逶迤绵长的群山,几乎把故乡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连接故乡与山外的路,是上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时期修建的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机耕道、简易公路。这是父老乡亲出山的通道,也是年少的我求学必经之路。

那时,故乡的好柑橘、柚子运不出去,只能手提肩挑到十来公里外的镇上集市便宜出售补贴家用。冬日里逢集的日子,父辈们天不亮就得背上农货、打着火把往镇上赶,回家时常是傍晚时分,有时甚至天已漆黑。

村里的小学在离家几公里外的山坡上,四川盆地多雨,尤其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绵绵细雨持续不断,上学的路上水坑遍地、泥泞不堪,我们只能把布鞋或胶鞋装进书包,卷起裤腿赤脚行走。4月雨天乍暖还寒,脚踩在水坑里凉冰冰的,路上的小石子硌得脚板生疼。

那时故乡的路,是一条泥泞之路、艰辛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初,附近一条铁路开工,修建铁路的机械、材料要运进山,机耕道被暂时修整,汽车能开进村。但好景不长,铁路竣工,工程队撤离,机耕道又破旧如故。“要想富先修路”,乡亲们意识到修路的重要性,村委会号召村民集资修路。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修出一条简易公路通向村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后,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出台,“乡乡通、村村通”公路实施,国家出资修建了乡村水泥路。交通方便了,许多外出务工的人相继返乡承包果园、种植蔬菜、建养殖场等。

村里到县城的时间由原来的2、3小时缩短到40分钟,许多人家买了摩托车、汽车,部分人家还跑起了运输。村里出产的果蔬、养殖的家禽,成批量销售到县城甚至省城。逐渐富起来的乡亲们,腰包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那时故乡的路,是一条创业之路、富民之路。

故乡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村被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年青一代大多数在县城买了楼房,小孩也在城里上学,农村、城里两头跑。不愿进城的老人也住进了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楼房里。同村的王大爷说:“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代,想进城住进城住,想在农村在农村呆,生活确实方便安逸多了”。

前两年,国家下拨专项资金扩建加宽延长故乡的路。县纪委监委工作组严格对职能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到村里召开“院坝会议”了解情况,征求村民意见。镇里派专人负责协调工程建设有关事项,村里推选德高望重的石匠老人担任监督员,对用料情况、施工标准、工程质量等进行全程监督,村务公开栏及时公示材料购买、资金使用情况等等。修好的路,路基更宽、路面更平,小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现在很多人家院子里都停放着各种类型、各地车牌的小汽车,形成一道亮丽的新时代农村风景线。今年回乡时,我本以为又要遭遇堵车之苦。结果,村里车辆有序进行、畅通无阻,即使在弯道或相对狭窄地段,大家都会彼此鸣笛礼让,没人会抢先通行或硬闯硬挤。路上村里安排的交通疏导员,戴着袖标在维持秩序。故乡的路宽了,乡亲们的心也宽了,展现了良好社风民风。

如今,故乡的路,是一条廉洁之路、和谐之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前景光明,我相信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罗恺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