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

时间:2020-04-27 16:4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央视网消息:4月,武汉花开疫散,人们开始重拾珍贵的日常。对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余追来说,则是从一个战场转战另一个战场。 轻型

  央视网消息:4月,武汉花开疫散,人们开始重拾珍贵的日常。对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余追来说,则是从一个战场转战另一个战场

  轻型、普通型及危重症患者有何症状?药物的使用时间节点如何甄别?俯卧位通气如何进行……这些天,余追参与连线意大利、美国、爱尔兰、埃及、肯尼亚等多个国家的医生,为他们提供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宝贵经验。同时,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诊非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包括消化道大出血、心肌梗死、心衰、肺部重度感染等患者。

  16日中午,余追在医院门口迎接一位治愈患者的女儿,她为答谢救治之恩专程从外地送来160份咸鸭蛋,“比起你们在抗疫中的付出,这都不算什么”。在余追看来,得到患者的认可是一名医者最幸福的事。余追说,前期正常医疗救治基本停滞,所导致的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整个科室医护人员依旧严阵以待。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从阻击战到最后一道关口:“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活过来”

  去年12月31日,余追作为专家组的一员进入金银潭医院,研判不明原因肺炎。此前,余追曾多次到过该院进行重症救治会诊,也曾参与过SARS、手足口病、甲流等传染病的治疗,但这次的情况明显复杂得多。研判没有得到确切结果,但引起了业内重视加强防护。余追嘱咐其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备足防护服、N95口罩,医护人员必须做好三级防护才能进入病房。

  金银潭医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武汉最早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定点医院。自从2019年12月29日晚,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这里就成了关注疫情的焦点。

  今年1月18日晚,湖北省卫健委发出紧急指令,要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派出重症医护团队支援金银潭医院。当晚,余追和6名医护组成重症医疗队进入金银潭医院,开始承担起南六楼病区的病患救治工作。

  “按照原先的部署,我们六楼、五楼是打阻击战的,就是尽力阻止患者病情恶化,不让患者转到七楼去,减轻重症医学科的负担。”但随着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数不断增加,院方又增设第六层作为重症病房。原是普通病房的六楼没有监护仪、呼吸机,连喉镜都缺。要用作重症病房,急需进行改造。余追带队重新摆放床位,隔离分区;加紧添置设备,调试优化。两天半时间,南六楼基本具备收治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条件。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随着确诊患者的增加,1月20日前后,南五楼也改造为重症监护病房。两层楼不再收治轻症患者,专门收治重症患者。此后,金银潭医院南五、六、七楼成了焦点中的焦点。

  1月底,南六楼收治危重病人达29人。ICU工作强度大,按照标准,护士和床位比为3:1,医生和床位比为0.8:1,而当时,医护团队只有40多名护士14名医生,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运转”。护士柯全记得,余追即使在不值班的时候,也常常凌晨两三点还在微信群询问患者病情进展,指导治疗,甚至起身就奔到病房,“他总是精力充沛,不知疲惫”。

  由于改建病区的病床是普通病床,不能整体升降,医生在给病患插管时只能以半跪姿势实施。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动作,插管瞬间,患者管腔内的病毒会“喷薄而出”。

  但在患者命悬一线之际,余追顾不上太多,他把两层防护面屏粘在一起挡在脸前,紧急施救。“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活过来。”在余追来看,重症病房就是挽救生命的最后防线,不能有丝毫迟疑。1月24日,余追脱下防护服全身湿透的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他藏起疲惫对着镜头大笑。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余追说,一进病房,看到患者每分钟四五十次的呼吸和求生的眼神,就停不下手,停不下脚,停不下各种指令,甚至停不下高声吼叫。“那一刻,多么希望自己是降妖除魔的孙大圣!”

  最初一周多的时间里,7位患者从南六楼转到了普通病房;而死亡数最多的一天,5位患者离开了……悲喜交加,余追说:“我们做重症救治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需要非常强大。”

  是医生,是战士,也是一名武汉人:哭过,痛过,拿命拼过

  在余追看来,重症患者病情变化极快,不到最后救治成功,不能放松警惕。1月6日,余追在武大人民医院接诊了62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陈婆婆,其病情进展很快,入住3个小时,她呼吸困难就持续加重——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100%氧浓度给氧下,其血氧饱和度只有70%,这意味着呼吸衰竭可能随时发生。余追当机立断,给患者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暂时保住了她的生命。

  持续10余天紧张的治疗之后,陈婆婆的状况开始好转,可以自主进食、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肺部感染也已基本吸收。余追到了金银潭医院之后,仍牵挂着这位重症患者,要求治疗组姚兰博士等人密切关注病情,并想办法找出致病源。终于在两次核酸检测确认为阴性后,2月4日,陈婆婆顺利出院。

  然而,尽管每一次都用尽全力,依然有无力回天的时候。1月下旬,南六楼收治了多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据光明网报道,1月23日是医务人员确诊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天,有137人在当日确诊。救治同行,余追心情特别沉重。他认为,这是医护人员的不幸。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作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彭银华在金银潭医院的主管医生,彭的离开让余追难以释怀。余追保存着一张照片,照片中彭银华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他非常坚强,求生欲很强”。但2月9日,血氧饱和度急转直下,病情进展得非常快。2月20日晚,彭银华经抢救无效去世,很多护士都崩溃大哭。

  余追无比沉痛,但面对疫情,作为带队医生,他更清楚,不管是对医护人员还是同病房患者而言,士气对打赢这场硬战至关重要。他对病房里的患者、被感染的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杨昊说:“杨昊,你给我挺住,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添乱!”杨昊回忆,自己当时充满恐惧但赶紧把头转向墙壁,努力调整呼吸。

  那段时间,余追一直住在酒店,两点一线投入救治工作。开车行驶在空荡荡的街道,他不止一次泪流满面。在这座城市生活了32年,余追深知这座城市的温度。封城之下,作为施救者的同时,他也是承受者。而这座城市的900万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斗争。余追说,其间,有未曾谋面的人为他们送来了水果、鲜花、咖啡,而他的校友、54岁的胡曦更是送来了亲自煲的鸡汤。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彼时武汉爱的江河。

  2月21日,金银潭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3人,出院56人,出院人数超过入院人数,首次出现“床等人”。

  2月27日,医院安排余追暂停在金银潭的工作,开始隔离休整。从冬天到春天,连续工作了两个月,余追不言疲惫。他说,我们哭过,痛过,拿命拼过,因为我们深爱着我们的武汉。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守护武汉 仍在“战场”

  最早冲锋陷阵,用生命守护生命,换来的是宝贵的救治经验。余追认为,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越是到了危重阶段,越需要心细。患者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的基础病也不一样,因此,对于病情的把控和治疗方案的调整不可能千篇一律。这时候,特别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观察。

  对于重症患者救治,余追坚持“整体观和个体化”的救治理念。尽管有着多年丰富的重症临床救治经验,但每遇到一个病例,余追都会仔细分析研判。这段时间,他总是把一个个患者的病情进展详细地记在笔记本上,仔细分析;与同事反复沟通,实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期待找出更能广泛应用的规律性方案。

  余追说:“把重症病人照顾好、诊治好,及时总结经验,分享给更多同行造福更多病人,这是医者的使命。”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3月以来,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武大人民医院组织多场国际视频研讨会,连线意大利、美国、爱尔兰、埃及、肯尼亚等多个国家的医生。余追积极分享经验,逐一讲解轻型、普通型及危重症患者症状区别、药物使用时间节点、俯卧位通气操作技巧等等。与此同时,余追还利用休息时间,线上直播,把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医生。在4月9日的一场直播中,余追一开始就切入病例讲“干货”,毫无保留地回答海内外医生关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问题,原计划45分钟延长的直播到了两个半小时。

  随着武大人民医院本部重症医学科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科室开始收治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按照疫情时期住院程序,首次入院患者需要通过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之后才能入住。一次检测结果需要5到6个小时,两次检测间隔24小时,加上其间等待的时间,意味着患者大概需要三天时间才能住进病房。而除了检测,医院还需要准备缓冲区床位。4月12日,余追到病房查完房,又受命着手组建新的缓冲病房,“只有保证缓冲病房充足,才能让积压的患者尽快住进医院得到救治”。

  许多患者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加之科室医护支援抗疫人手不足,余追说,ICU的救治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余追忙碌也逐渐走向日常。面对着ICU里不再是具有强大传染性的非新冠患者,余追不用再像2个月前那么拼命,但内心的那一根弦,却始终紧绷着:“救治好病人,保护好医护。”

  武汉恢复正常交通后,余追所在的重症医学科不时会迎接特别的客人:新冠肺炎治愈患者送来的“仁心仁术 妙手回春”的致谢牌匾,海外友人送来的保健品,治愈患者女儿送来了咸鸭蛋……疫情终会过去,而这些牵挂照亮了那段记忆隧道。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无论面对何种病情,余追总是如他的名字一样,全力以赴,“有余力去追求”。在他看来,这是父母寄予自己的希望,也是这个职业追赶死神、抢夺生命的隐喻。他常说“老百姓是很淳朴的,作为医生,一定得想想办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