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直降19%! 中国“报复性消费”还会来吗?

时间:2020-04-27 16:43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4月17日,市民在北京一商场购物。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17日出炉,消费在疫情重压下直降19%。此间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直降19%! 中国“报复性消费”还会来吗?

△4月17日,市民在北京一商场购物。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17日出炉,消费在疫情重压下直降19%。此间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考虑到全球疫情形势,中国消费今后料将平稳复苏。

据官方数据,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大约跌回2016年一季度时的水平。其中,餐饮收入6026亿元,下降44.3%;商品零售72553亿元,下降15.8%。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本土疫情传播基本被阻断,3月中国消费出现回暖迹象。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8%,降幅比1-2月收窄4.7个百分点。

另据商务部监测,全国5000家重点监测零售企业3月销售额已经比2月份回升15.8个百分点,4月上旬日均销售额又比3月下旬增长3.1%。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称,一季度中国消费表现与疫情防控措施力度基本相称,符合预期。今后,消费料将继续稳步回升,特别是餐饮、旅游等行业将明显回暖。但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中国防止境外病例输入压力并未减轻。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依绍华也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居民外出日渐活跃,复工复产稳步提升,中国消费回暖态势有望持续。但考虑到民众对出门仍有顾虑,线下消费依然受到抑制,这一回暖态势可能更多体现在某些行业和区域内,是“局部性、恢复性的”。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提振消费成为稳定经济当务之急。

近期,中国不少地方已出台多项措施刺激消费。南京提出要试行每周休息2.5天,让人们有更多时间消费,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广东各地已派发消费券超过3亿元,覆盖餐饮、住宿、旅游、零售等多个领域;成都等地还准备深耕“直播带货”,培育受消费者欢迎的“网红”品牌。

依绍华称,促进消费的重点在于提振消费者信心,稳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让民众对未来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增长有良好预期,这样才会有底气“买买买”。此外,应当加大现有纾困政策的落实力度,把政策用足、用到位,让政策真正惠及企业特别是小微商家。

在王军看来,除稳定消费者预期外,中国还应加大对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力度。例如,给居民发放定向的现金补贴;各地发放消费券的范围、规模也应继续扩大,对疫情中受损严重的行业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发放消费券,以此引导居民购买特定商品和服务,释放市场需求,促进消费和行业复苏。这既可以起到稳定经济的效果,也不容易引发“后遗症”。

对此,中国日前已发布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专项文件,明确提出要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并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更多让民众“敢消费”“能消费”的政策落地,以及今年中国消费前景依然可期。

依绍华表示,疫情之下,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线上线下也将加速融合,这将为中国消费复苏提供支撑。总体来看,全年消费“还是会往上走的”。

来自:中国新闻社

作者:李晓喻

编辑:陈昊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