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之前的两篇文章中,为各位看官介绍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装甲航母和装甲航母在面对神风飞机时的表现,这里是传送门~
她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浅谈皇家海军的装甲航母
只不过是擦伤——当神风飞机邂逅装甲航母
此前在介绍装甲航母的设计历程时,我也有简单提及美日两国的防护航母。关于这两种防护流派航空母舰的争论从未停止,有些人可能会说"装甲航母都是什么破玩意,只能带少的可怜的飞机。"也有人会说:"美日的航母都是垃圾,只要一发炸弹就能干沉。"当然这两种过激的观念都是不对的啦。今天我们就以英美两国的航母为主线,对她们进行比较,但是与以往的文章不同的是,这次我会把重点放在罗列事实上,让大家在读完文章后自己思考这两种防护流派的优缺点,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来看看一战后大型军舰的主流防护体系,如图是《战舰世界》中"扎拉"号重巡洋舰的模型,我们可以看到由舰体两侧的装甲带、位于装甲带前后两端的装甲横舱壁和位于装甲带上沿的装甲甲板共同组成了一个装甲盒。对于大多数战舰来说,装甲盒所保护的就是弹药库和动力舱,此外整个舰炮系统也受到了严密保护。
但是航空母舰对于防护的需求又与战列舰不同,其主要进攻手段是舰载机,因此对于一艘航空母舰来说飞行甲板和机库理论上也应受到保护,因为一旦飞行甲板或机库被破坏,那么这艘航空母舰也就无法继续作战了。所以我们讨论的中心自然是飞行甲板的防护。
那么设计师是如何取舍装甲飞行甲板的呢?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母舰,在防护方面可以分为两派:防护航母和装甲航母。前者便是以"埃塞克斯"级(Essex Class)、"翔鹤"级和"约克城"级(Yorktown Class)为代表的大多数航母,其防护的特点是由装甲甲板和舷侧装甲带对舰体核心区进行保护,而机库和飞行甲板是不设防的。而后者则将机库和飞行甲板也纳入了整个防护体系中,"光辉"级(Illustrious Class)和"大凤"号均属此列。
对于美日来说,理论上航空母舰会在远离敌方大型陆上基地的地方作战,其受到的空中威胁主要来自于两方面:来自岛屿基地的小规模机群和来自敌方航母的大规模机群。因此他们可以选择更大的机库来搭载更多的飞机,以期在决定性的一击中击溃敌方航母舰队,而自身的战斗机也足以对付来自岛屿基地的小规模机群。
但对于皇家海军来说,想要凭借自身的战斗机来抵抗来自敌方空军基地的大规模机群显然是不可能的。通常来说相比于舰载机,陆基飞机有着更好的性能,它们能携带更多的炸弹和鱼雷,也有着更好的空战能力。更为关键的是陆基航空兵可以一次性出动占有绝对数量优势的大机群,而航母所能携带的飞机数量却是极为有限的。只需要几颗炸弹,航空母舰就至少会在短时间内丧失作战能力。这样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在不可避免的打击下存活。",因此皇家海军选择将他们的航母用装甲保护起来。
这两种流派最直观的区别便是载机量
首先是甲板系留,简单来说就是将飞机停放在甲板上并将其固定好,美军航母常常使用这一方法来增加能搭载的作战飞机数量。在广阔的太平洋上,除了偶尔会有台风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海况都很不错,并且在有预警的情况下是可以避开台风的,(此处手动艾特哈尔西#滑稽)。而在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这一方法显然不适用,放在甲板上的飞机会常常被大海洗脸,甚至掉下航母。在这一点上美军可以搭载更多的飞机。
一个极端案例是在1944年12月,哈尔西所指挥的舰队误打误撞地闯进了台风"眼镜蛇"的暴风圈中,美军航母损伤了相当数量的飞机,一些轻型航母也受到了结构上的损伤。哈尔西上将发电询问附近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台风后的情况,当然有着封闭式舰首的英军装甲航母基本没什么事,并嘲讽地回复哈尔西:"什么台风?"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机库,美军航母使用的是开放式机库,而英军则是封闭式机库。这是由于不同的设计导致的,一方面装甲甲板需要结构支撑,另一方面装甲甲板也要与机库两侧的装甲共同构成装甲盒。下图是"光辉"号的装甲图示,黄色部分代表机库,其上方被3英寸(76mm)厚的均质装甲覆盖,可以抵挡从7000英尺高度投下的500磅半穿甲炸弹,机库侧壁有着4.5寸(114mm)厚的装甲。但需要注意的是,升降机并没有装甲保护,但在图中绿线位置设有4.5英寸厚的装甲滑门,在进行航空作业时打开供飞机通过,在遇袭时则关闭,保证命中飞行甲板非防护区的炸弹不会波及到机库。
但为机库赋予一个装甲盒也意味着整艘船的重心会因为额外的重量大幅升高,影响舰只的稳定性,因此皇家海军不得不将舰体高度降低,这也导致了机库容积变小。虽然英国人为后续的"不挠"号和"冤仇"级又增加了一层机库来增加载机量,但机库的高度也明显受限,每层机库只有大约4.3米高,而相比之下美军航母的机库约为5.2米高。过低的高度限制了英军装备更大的飞机,比如英国版的F4U海盗就不得不采用裁剪翼的设计。
总的来说在载机量方面美军显然要更胜一筹。此外美军航母通常会在机库顶部存放备用机体,用时可组装起来,皇家海军则建造了"独角兽"号(HMS Unicorn)航母来解决飞机的维修补充问题。光辉姐姐的专职辅助,独角兽号航空母舰
接下来就是耐久性方面的问题了
有人会说:"那肯定是皇家海军的装甲航母防护更好啊!"。是的,但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可以将舰船的耐久性分为两种形式——战术耐久性和生存耐久性,而后者常常被忽略。
所谓战术耐久性,指的就是舰船在遭受攻击后,能不能通过自身的防御系统来最小化伤害,使得舰船在经过短时间的修复后还可以继续作战。显然装甲航母在这一项上完胜,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太平洋舰队所遭受的一系列神风攻击,英军的航母在遇袭后基本上可以在数个小时内恢复航空作业,之后的修理也是在完成作战任务后进行的。
而防护航母由于舍弃了装甲飞行甲板,在战术耐久性上显然毫无优势。炸弹可以轻易地穿透飞行甲板并在机库内爆炸,这里有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其一就是中途岛之战中日军机动部队的覆灭,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穿透飞行甲板并在机库内爆炸,充满了易燃易爆品的机库内燃起熊熊大火。其二就是1945年3月19日"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USS Franklin CV-13)在日本本土附近遭到俯冲攻击,两枚250kg炸弹砸进机库引发连环爆炸,可以说完全是靠着美帝氪金损管救回来的。但无论这些航母是否存活下来,她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参与作战。
在战术耐久性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接下来就是生存耐久性。那么防护航母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牺牲遇袭后的持续作战能力换取存活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43年10月26日,圣克鲁斯海战,"翔鹤"号被命中4枚炸弹,严重受损,舰上燃起大火,丧失飞机起降能力,但在舰上损管人员的努力下,在5个小时后最终将大火扑灭(我IJN也有氪金损管哒),最重要的是舰体核心舱室并没有受损,"翔鹤"号依靠自身动力回港维修。这一战例也将防护航母的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防护航母通常在载机量上有着更大的优势,她们可以一次性出动更多的飞机,对敌人造成更高的伤害,但在遇袭后可能会丧失战斗力。而装甲航母能在抗下敌人的攻击后,继续作战,但其飞机的数量也限制了其作战能力。关于这方面的争论一直存在,所以还是希望各位看官能在看完文章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到底哪一种更好?
参考资料:
《Anatomy of the Ship The aircraft carrier Victorious》 Ross. Watton
《英国太平洋舰队 皇家海军不可磨灭的打击力量》 David. Ho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