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滞留在美国的中国人真实记述:从被羡慕到被同

时间:2020-04-10 17:17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特约撰稿|李疫难 编辑|段文万万没想到,早在去年十二月就来美国探亲的我,如今成了滞留在海外的中国人之一。美国西部时间3月27日一早,多位亲友

特约撰稿|李疫难 编辑|段文


万万没想到,早在去年十二月就来美国探亲的我,如今成了滞留在海外的中国人之一。


美国西部时间3月27日一早,多位亲友转给我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通知上说,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这一严格的限制运营政策将从3月29日起执行。而我和家人的回国机票,在经历了3月初的取消和3月中旬的改签后,最终定在了5月初。这一新政的出台,大概率意味着我和家人将继续滞留美国,归国之路充满未知。


这样的打击在过去两周不断升级。随着欧美疫情的急剧恶化和国内疫情形势转变为"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后,每个在海外的中国人恐怕都过上了"提心吊胆"的生活。每天一起床,手机上总有若干条未读信息,多半是朋友们发来的关于国内控制疫情的新政。从"境外人员抵京需集中隔离",到"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第一入境点调整",再到最新的"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通知",归国的大门似乎正逐步关闭。


疫情之下国内政策的变化,不仅让我这样需要回国工作的中国籍人员备感焦虑,也影响着在海外谋生的诸多华人。


受疫情影响的华人们 籍贯武汉的在美国同样受歧视


我居住的地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核桃市(Walnut),这里是当地知名的亚裔聚集区。


和我住在同一社区的华人老板王强(化名)来自北京,在当地经营一家小型旅游公司,客户主要来自东南亚和东欧。中国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还笑称自己公司的生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因为还有很多俄罗斯的游客仍然会组团来美国玩。但随着疫情的蔓延,以及美国加大入境限制,他的订单也逐步减少。而当3月19日加州州长纽瑟姆宣布全州封城令之后,公司的业务彻底"凉凉"了。王强说,他和妻子考虑过回北京"躲"一阵子,但民航总局的新政一出,他们只得留守在空空如也的办公室。


滞留在美国的中国人真实记述:从被羡慕到被同情;武汉人在国外同样受歧视


受影响的还有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保险经纪人Vincent。他的绝大多数客户来自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而他近两年向中国客户出售最多的保险产品是一款美国知名连锁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这个包含生育险种的保险产品一经推出便深受欢迎,许多计划赴美生子的孕妇成为他新的目标客户。


在特朗普政府开始打击赴美生子产业的背景下,今年来Vincent的客户数量骤减。而随着疫情的发酵,美国政府宣布从美国东部时间2月2日下午5时开始,过去14天内曾到访过中国的外国人将被暂时禁止入境。Vincent的许多客户不得不先去第三国逗留14天再入境美国,其中大多数人会选择绕道加拿大。但随着本土疫情的不断恶化,美国先在3月12日限制欧洲人入境,又在3月19日关闭了美加边境。这些措施几乎堵死了这些客户入境美国的通道。


Vincent告诉我,未来他可能会把业务重心转向其他保险产品,而因为疫情失去的中国客户短期内将很难恢复。


在附近一所医院工作的产科医生Kita也说,因为自己会讲普通话,过去一两年很多来自中国大陆的产妇都指定她当主刀医生。但受到疫情的影响,她的大陆客户在近一个月内急剧减少。最近也波及到了台湾产妇,因为台湾当局在3月19日出台了严苛的政策限制外国人入境,导致很多产妇无法带娃回家,只能等疫情好转。


在这条产业链上受影响的人不在少数。住在我家楼下的李女士在附近经营一家月子中心,最近同样面临两难,一方面很多出不了国的客户取消了订单,另一方面她也不太敢接待国内来的新客户。"之前有先来的人怕不安全,让新来的人去别的地方隔离,结果产生了口角。所以我干脆暂时不接单了。"


来自武汉的一位月嫂同样经历着最为艰难的时段。在美国疫情不算严重的时候,她因为武汉人的身份备受客户"嫌弃",以至于不得不谎称自己只是籍贯是武汉,但很早就嫁去了江西。再后来,华盛顿州出现首个感染案例后,她又因安全问题取消了西雅图的订单。随着入境美国的大陆客户越来越少,作为生子产业链中心的洛杉矶备受冲击。


滞留在美国的中国人真实记述:从被羡慕到被同情;武汉人在国外同样受歧视


当然,我认识的朋友中,也有幸运搭上末班车归国的人,即便这条路走得颇为坎坷。刘叶(化名)3月22日还是顺利从洛杉矶回国,正巧赶上"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第一入境点调整"这一新政。她已经做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但起飞前才得知会先降落在天津。落地后经过层层检测、填表等环节后,她和家人被要求就地集中隔离。尽管她符合当时的居家隔离政策,但在向所在社区进行报备后,请求未被通过。由于忌惮被小区居民骚扰以及将来遭受冷眼,刘叶和家人没再坚持。


"由于发生了一些个别人不好好居家隔离的案例,网上有很多声音说我们是回国'投毒'的人,小区邻居们也对我们冷眼相待,挺让人难过的。"在微信群消失20多个小时后,刘叶给我发了这段话。据她说,同飞机有位女士由于没带够水奶,才2个月大的宝宝被足足饿了6个小时。


生活在"亲友眼中的疫情重灾区"


至于我,去年底来美国探亲的时候,没想到自己会在此滞留。原本我是被"羡慕"和"祝贺"的那一个,毕竟在当时看来,我躲过了国内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如今形势全然逆转,我成了亲友们关心和同情的对象。


如今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0万,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上已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而加州也被特朗普总统列为"重大灾区"。截至当地时间3月26日,加州已成为美国第三大疫情暴发区,官方公布的确诊人数超过4000例,而加州总人口为4000万。其中我所在的洛杉矶县确诊病例数为1216例,死亡21例。


因而在七大姑八大姨眼中,我所在的地方,俨然是像意大利、西班牙一样的重灾区——类似的话洛杉矶市长也说过(原话是加州会是第二个纽约,纽约是第二个意大利)。


只不过,他们每天转发给我的是各路中文自媒体信息,其中大部分是未经核实的消息,包括一些明显的谣言(例如特朗普检测呈阳性的消息屡见不鲜)。有次一个亲戚说我家附近死了人,让我千万不要再出门了,描述的细节有板有眼。但事实是,洛杉矶县首起死亡的女性曾到访过核桃市。截至目前,核桃市仅确诊1例,并无死亡案例。


以我在此3个月的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并未受太大影响——和美国其他地区类似,这里很难买到厕纸和含酒精免洗液,但其他物品供应还是充裕的。正如上海华山医院的张文宏医生最近跟中国留学生交流时所说,只要不去人多的地方"瞎混",还是能大概率避免被传染的。


滞留在美国的中国人真实记述:从被羡慕到被同情;武汉人在国外同样受歧视


加州政府颁布的封城令里,要求大家外出时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跟纽约警察开着车提醒公园跑步的人保持距离不同,在远离市中心的核桃市实现这个并不难。即便没有疫情,这里的日常也可以用"人迹罕至"形容。毕竟在地广人稀的"矶村",车永远比行人多得多。无论买快餐、星巴克还是去银行取钱,也都能开车进行。


我日常跑步锻炼的森林公园,除了周末以外,平日本来就没什么人。刚来的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包场,只有松鼠作伴。即便现在封锁了娱乐场所和商场,实在想"放风",只需把车开到附近山坡上,望着远处山脉发发呆,再享受一把日光浴,也算是片刻的安宁。


生活和跑步一样,还得继续


封城令颁布后,我会定期去超市采购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毕竟美国没有那么发达的外卖系统。在常去的Target超市,工作人员戴上手套,并会给每一辆手推车进行消毒。诸如纯净水、大米、纸巾等商品早就开始限购,但超市给老弱人群专门预留了购物时间,以便让这些人买到生活必需品。周边开始有餐厅挂出"出清"的牌子,附近中国餐厅的老板则说,很多员工都回家休息了,近期只得改成了送外卖,经济损失颇大。


周末的公园里依旧有人散步、遛狗和运动。在亲戚们看来"不怕死"的美国人,依然很少戴口罩。只有在华人超市,才能看到"全副武装"的景象。


封城令发布后,小区的健身房也关门了,但我依旧会在周边小范围内锻炼。3月22号举办的无锡马拉松原本是我2020年的第一场比赛,我本计划把目前的全马成绩再提高几分钟,跑进3小时。刚来美国时,我还想着参加3月8号的洛杉矶马拉松,后来反而庆幸自己错过了报名时间……


在我看来,这场波及全球的疫情如同一场马拉松跑到了32公里,进入到了最难熬的时期。此刻心理崩塌比感染疫情更为可怕。保持乐观心态和健康体魄恐怕是应对当下处境的唯一方式。毕竟,生活和跑步一样,还得继续。


*本文由观象台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