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产业发展两二十四小时纸黄金个新提法,释放了什么信号?(2)
时间:2019-09-02 04: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当前,我国面临综合成本上升、比较优势变化,中美贸易战也带来不利影响。冯媛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自己的事,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对拉动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点线面”整体推进,对“断链”逐一进行弥补 辨明优势和短板,如何才能扬长避短,打好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这一场攻坚战? 会议指明方向: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工程重点,分类组织实施,增强自主能力。 李燕认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就是要坚持应用牵引和问题导向,围绕我国各行业领域产业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整合各方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具体来看,对一些产业或产业链环节来看,要解决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对另一些产业来讲,则是实现从有到优、由优变强的高级化跨越。”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朱明皓指出,产业基础再造应以“结构体系”为着力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点线面结合,进行整体推进。“一方面,政府要聚焦在试验验证、检测检验等‘市场失灵’阶段,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基础产品和基础技术,形成‘点’的突破。另一方面,应引导市场进行产业链要素集中投入,解决‘下游不信任上游、上游找不到下游’的应用难题,形成‘线’的拉动,最后引导各行业挖掘培养‘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形成‘面’的展开。” “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相互支撑,前者为后者提供丰富的应用需求,后者为前者提供技术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戒骄提出,要通过产业基础能力再造和升级,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链的核心能力。 从产业链本身来看,先要识别短板,对“断链”逐一进行弥补。中国企业联合会首席研究员缪荣解释,需要瞄准产业链中主要依靠海外供应且替代性弱的关键环节,针对这些环节重点攻克,寻找更好的替代方案。“短期内,可以从市场、交易、法律等方面,增加供应商毁约的成本,也可以专利互换的方式获得技术。” 长期来看,想方设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核心要义。朱明皓认为,应开展全产业链持续创新能力建设,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与之相配套,要开展政策全流程创新支撑能力建设,注重科技政策、教育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 (责编:曹昆、岳弘彬) (责任编辑:admin) |